《詩選》第34首。

我要送些東西給你,我的孩子,因為我們同是漂泊在世界的溪流中的。

我們的生命將被分開,我們的愛也將被忘記。

但我卻沒有那樣傻,希望能用我的贈品來買你的心。

你的生命正是青青,你的道路也長著呢,你一口氣飲盡了我們帶給你的愛,便回身離開我們跑了。

你有你的遊戲,有你的遊伴。如果你沒有時間同我們在一起,如果你想不到我們,那有什麼害處呢?

我們呢,自然的,在老年時,會有許多閑暇的時間,去計算那過去的日子,把我們手裏永久失了的東西,在心裏愛撫著。

河流唱著歌很快地流去,衝破所有的堤防。但是山峰卻留在那裏,憶念著,滿懷依依之情。

新月集《贈品》

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莢。

“你離我有多少遠呢,果實呀?”“我是藏在你的心裏呢,花呀。”

露珠對湖水說道:”你是在荷葉下麵的大露珠,我是在荷葉上麵的較小的露珠。”

刀鞘保護刀的鋒利,它自己則滿足於它的遲鈍。

大地借助於綠草,顯出她自己的殷勤好客。

塵土受到損辱,卻以她的花朵來報答。

根是地下的枝。枝是空中的根。

人走進喧嘩的群眾裏去,為的是要淹沒他自己的沉默的呼號。

道路雖然擁擠,卻是寂寞的,因為它是不被愛的。

《飛鳥集》

五文學成就。

泰戈爾一生的詩歌創作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早期的主要以“故事詩”為代表。詩人選取了古代一些佛教和印度教的故事傳說,創作成詩歌,這個時期的詩歌主要集中揭露多種形式的壓迫,歌頌大眾的優良品德,歌頌抗擊民族侵略的民族英雄。這些詩歌情節往往動人心魄,技巧高超。除了在詩歌內容方麵,在詩歌形式上泰戈爾也是有所繼承,有所創新。由於吸收很多印度民族傳統詩歌的養分,早期詩歌多采用印度傳統的“波雅爾”和“特裏波迪”等格律詩體,同時詩人也嚐試突破舊體束縛,將民間“宣拉體”和西方詩體格律糅合,以西方14行詩歌形式出版的《剛與柔集》、《鴻雁集》等,就是詩人關於西方詩體民族化問題的探索。

印度民族解放運動時候的詩創作由神秘主義傾向代替了從前強烈的政治性。詩人從小生活在濃鬱的宗教氛圍中,後來又受到印度傳統哲學和歐洲哲學中泛神論影響。因此詩人心目中神的活動無處不在。詩人通過對神的禮讚,表達了自己的理想和觀念。詩人這一價段選擇了自己民族語言進行創作。《吉檀迦利》就是一部獻給“神”的詩集。

詩人第三階段的創作,是以人道主義與樂觀主義精神為詩作的主題。抒寫出對生活,對東方,對整個人類前途獲取光明的信心。盡管詩人的詩始終追求著真善美,但他晚年仍責備自己的創作,沒有更走近農民、工人,他希望有更多的詩篇讚美普通人。詩人後期作品格格調清新質樸,正是因為他開始關注現實世界人民的生活和感受,用詩的語言描述人民和自己的真情,因此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泰戈爾最突出的藝術成就在於,他簧於根據不同詩體調整語言風格:抒情詩清新明麗,故事詩通俗樸實。藝術美感跟隨詩人不斷變化。

另外,泰戈爾經常在詩歌中借助比喻,語言形象性大大加強。詩人使用的比喻經常是別出心裁,自然如人,風光似畫,一首詩中就有氣象萬千。泰戈爾是音樂家,詩歌語言深富音樂感,詩作悅耳動聽。他一生都紮根民眾,使用語言也力求大眾化,更創造性地采用盂迦拉口語形式。

泰戈爾的詩歌是鮮活的。他使印度詩歌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六名家點評。

泰戈爾用人民自己生動素樸的語言,精煉成最清新最流利的詩歌,來唱出印度廣大人民的悲哀與快樂,失意與希望懷疑與信仰。

冰心。

他的博大溫柔的靈魂我敢說永遠是人類記憶裏的一次靈績。他的無邊的想像遼闊的同情使我們想起惠特曼;他的博愛的福音與宣傳的熱心使我們記起托爾斯泰;他的堅韌的意誌與藝術的天才使我們想起造摩西像的米開朗琪羅;他的詼諧與智慧使我們想像當年的蘇格拉底與老聃!他的人格的和諧與優美使我們想念暮年的歌德……

徐誌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