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需要夫妻之間好好經營,需要兩個人彼此守護。經營好婚姻最重要的就是要兩個人之間相互了解、彼此溝通。溝通是夫妻之間和諧相處的橋梁,也是家庭幸福的保障。溝通需要理解,要讀懂你的另一半,要知道對方最需要的是什麼;溝通需要協調,要調節好自己的情緒,要化幹戈為玉帛,避免不必要的矛盾;溝通需要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斤斤計較必將傷害夫妻之間的感情;溝通需要交流,通過交流才能相互了解對方的想法和需求。隻有這樣才能駕馭好婚姻的方向盤,讓自己的婚姻幸福美滿、綻放光彩。

夫妻交流,不“通”則“痛”

還記得《大話西遊》中的那段台詞嗎?

“你想要啊?悟空,你要是想要的話你就說話嘛,你不說我怎麼知道你想要呢?雖然你很有誠意地看著我,可是你還是要跟我說你想要的。你真的想要嗎?那你就拿去吧!你不是真的想要吧?難道你真的想要嗎?”

雖然有點搞笑,不過,要是把它引用到婚姻生活中,這種讓人心急得抓頭撓腮的情形也並不少見。

大量的事實表明,溝通不良是眾多婚姻家庭問題的“禍根”,它常引發各種婚姻家庭的矛盾衝突,甚至導致婚姻解體。如何進行夫妻問的良好溝通是一個重要問題。

溝通是傳達意圖給別人,且為別人覺知到的行為。這種行為可以是語言或非語言的,隻要傳達意思就是溝通。由此看來,夫妻之間沒有溝通是不多見的,通常存在的問題是是否溝通良好。溝通不暢隻是溝通不良的一種表現。而有的情況,比如妻子非常憤怒地指責丈夫總是晚回家,應該說這時溝通是通暢的,丈夫知道了妻子的不滿和為什麼不滿。但丈夫未必接受這種溝通,他仍可能很晚回家,這可能更加劇他們之間的矛盾衝突。那麼這種溝通就是不良的。夫妻溝通本可以是積極的、建設性的,但也可以是消極的、破壞性的。應該盡量使不良的溝通轉變為良好溝通,以利於婚姻中其他問題的解決,所以重要的是促進夫妻感情向良好和健康的方向發展。

那麼,夫妻主要是哪些情況下溝通不好呢?不外乎溝通是用語言還是非語言;常怎麼表達自己的觀點、看法;當時的情緒狀態如何;常在什麼時間或地方進行溝通等等。

同時,夫妻主要在這些地方表現出溝通不良:是彼此經常誤解,還是不願聽對方的嘮叨;是經常用挖苦諷刺的語言,還是不斷地吹毛求疵;是隻說不做,還是隻注意自己的感受從不會傾聽對方,等等。

在這裏介紹一些較好的溝通方式給大家:

溝通時要清楚、具體,不可以讓對方猜或覺得無所適從。夫妻間常說的話是“那還用我講嗎”意思是作為夫妻似乎本該有先知先明。但是事實並不像人們所期望的那樣。因此,作為夫妻之間可以做的是,如果妻子覺得丈夫回家晚,就直接告訴他最好幾點回家,而不隻是說“下班早點回來”。

1,言行必須一致

溝通並不隻是嘴上的功夫,比如,光嘴上說關心是不夠的,如果真正關心對方,就應該思考自己是否真正理解對方的情感和需求,並給以必要的關注。如果夫妻某一方說的和做的不一致,也可從中發現婚姻問題的一些症結,以盡早予以解決。

2,實事求是

在批評對方時,不能用“你從來什麼家務也不做”,“你總是和我大聲喊叫”等誇張、歪曲的表達。對方可能會說:“我不是從來”,“我不是總是”,不但不承認被指責的事,而且可能還指責對方不講理,並糾纏在到底做過多少的“次數”上以至於轉移了主要問題。

3,理解肢體語言

據專家研究,人與人之間的溝通65%是非語言的,人的一舉一動,都包含著溝通的信息,如果夫妻之間能盡量體會、準確感覺到相互之間的非語言信息,有助於夫妻之間的良好溝通。

4,真情表白

要讓對方了解自己的心靈,隻有將它表露出來,別人才能知道。不僅有助於體現表達者的自信,既不怕被評判,也有助於夫妻之間的真正親密。可能有的來話者會說正是顧慮對方才隱瞞真正的感情,其實這種顧慮多半是為了自己,因為怕自己不是想象的那麼好,以及其他。當然夫妻之間最需要溝通的,就是及時把美好的感覺告訴對方。

5,選擇時機

良好的語言溝通需要有較為合適的時間安排。在對方情緒比較好的時候談一些棘手的問題,可能有助於減少衝突。在對方正處於比較緊張焦慮的工作或生活狀態時,盡量與對方談一些愉快的話題,這其實也在傳達著對對方的尊重、體貼和理解的信息。時間和話題的選擇本身就是一種良好的溝通方式。

6,學會傾聽

良好的溝通除了表達自己之外,同時積極傾聽對方並給以反饋也是非常重要的。傾聽不僅有助於了解對方,而且也是體貼尊重對方的表現,同時也是在向對方傳達著這樣一個信息:他也應該這樣傾聽自己的聲音。

7,深入交流

不管是子女教育問題,還是夫妻的相互感情問題、性生活問題等等,雙方都應有深入的交流,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相互理解溝通。

8,就事論事

不要抓住對方的缺點不放,作為每次攻擊指責對方的“法寶”。

9,讚美和表揚

不斷鼓勵和表揚對方,是夫妻良好溝通的有效方式,並且夫妻之間的相互讚美要多於指責,這非常有利於夫妻關係健康地發展。當然表揚時應具體,不論事大事小,隻要對方做得好,就要不斷給以肯定。這樣做可使對方感到你真的很在意他,並會促使對方做得更好。

不通則痛,通則不痛,這是眾所周知的中醫理論。婚姻生活中的夫妻雙方也是如此,適當的交流與溝通,可以增進夫妻感情,讓許多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反之,缺乏必要的交流與溝通,絕不會“距離產生美”,反而隻能拉開夫妻之間的親密距離,給矛盾的產生留下大量的空間。因此,幸福的家庭,必從良好溝通開始。

別讓代溝毀了家庭幸福

毫無疑問,現代家庭正麵臨著一場嚴重危機:青年一代的價值觀念,完全脫離了父輩們所設計的軌道,這就是所謂“代溝”問題。

一個典型的傳統的中國家庭,家長的意誌主宰一切。在這種家庭裏,家長式的長篇訓導持續不斷,家庭的所有成員都必須無條件順從權威的意誌,按照規範的模式塑造自己,如若表露出絲毫叛逆,都將受到權威的責罰。在權威意誌主宰的家庭裏,個人的情感受到壓抑,以致有些青年從小到大沒有快活過。家庭生活的單調貧乏導致他們探求自己生存意義的意誌受挫,他們有時甚至會覺得,“為什麼要把我生下來呢?”這使他們精神上感到不安,性格漸漸變得膽小、孤僻而內向。他們不敢麵對現實,躲入難以駕馭的幻想世界。

缺乏情感交流的家庭,其生活氣氛勢必單調、沉悶。單調使人感到緊張,沉悶使人感到壓抑,緊張與壓抑是有害於人們身心健康的。隻有清除對權威的崇尚與依賴,家庭的情感交流才有可能暢行無阻。

豐富多彩的家庭情感生活無疑有助於人們的身心健康。在一個有健康的情感交流的家庭裏生活,人們可以最大限度地如實地讓自己的情感態度充分地表現出來,而不必加以防禦。當一個人能夠深刻地,而且常常又是生動地體驗到了隱藏在他自身內部的各種因素時,他便越來越變成了他自己。他不再裝著處處順應別人,不再玩世不恭地否認一切情感,也不再披上理智的外衣,他變成了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充滿情感的人。他對他的恐懼感、沮喪感、痛苦感更為開放。他對他的勇氣、柔情和崇敬的情感也更為開放。當這些情感存在於他的內心時,他的主觀上體驗他的情感是自由的,並且在意識這些情感上也是自由的。一句話,他變成了一個瀟灑的人。

情感上的交流,包括夫妻問感情交流,兩代人之間愛的傳遞,每個家庭成員都要有一個積極、開朗、樂觀的情緒,特別是在與家人的交流中,要能夠時時注意運用積極而富有生氣的言語、表情、動作感染其他成員,創造出快樂的家庭氣氛。

朋友,當你感到焦慮不安,或是感到心情壓抑,或是覺得生活索然無味、情感淡漠,或是因工作學習不順心而沮喪等等,此時,你切莫把自己封閉起來,割斷與親人的情感交流,如若那樣的話,強烈襲來的孤獨感會使你心境更壞,處境更糟,隻有交流,才能體會真情!

夫妻交流是必須的日常功課

許多夫妻之所以走向離異,主要是因為平時懸而未決的小矛盾長期累積的結果。為什麼會發生矛盾累積?最主要是缺乏一種經常性的、麵對麵的心靈交流和溝通。

每天給愛10分鍾,在這短暫的時間最適合夫妻幹的事莫過於交談了,這也是最有效的保持愛的方法了。美國學者諾爾曼·賴特在其所著《兩性間的交流》一書中,為那些經常意見不一致的夫妻設計了一份交流契約,使他們以積極的態度來表達生氣和煩惱;在觀點不同時,不誇張事實,不進行人身攻擊;盡力控製情感的爆發和激烈的爭吵;在爭論中永遠不要互相躲避;在對方說話時,盡量不要打斷對方;當對方正在說話時,要仔細、用心地聽;不要以一個人過去的失敗來衡量、刺激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