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說《小偷與狗》是馬哈福茲在20世紀60年代初發表的上乘之作,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作品的中心是描寫小偷薩伊德與一群被斥之為狗的背叛者之間的矛盾衝突。主要情節是:出身貧寒的青年薩伊德初學偷竊就受到大學生拉烏弗的袒護,從而使他確信偷竊致富光榮合法。但不久被一群背叛者出賣,小偷於是被警方逮捕入獄,4年後獲釋。這時,拉烏弗一躍而為暴發戶——上層社會的貴族;伊列什占有了薩伊德的妻子拉芭維婭,並將薩伊德家產攫為己有。薩伊德唯一的愛女由於年幼,不認親父。這樣,薩伊德成了無家可歸的人,他悲憤交集,決心懲罰這些狗。但報仇未遂,兩次錯殺了無辜者,結果他在全力抵抗警方追捕後失敗。
作品通過小偷與狗之間你死我活的鬥爭,寫出了世態冷酷,對下層人民苦難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對背叛者的靈魂進行嚴厲鞭撻,表達了人民對埃及社會的不滿情緒,但是,作品的批判隻停留在道德範疇之內,沒能從根本上觸及資本主義社會製度,也未提出改變社會現實的有效途徑。因此,在強烈的憤怒和激烈的批判中,又帶有些無可奈何的哀愁。
《小偷與狗》的故事平淡無奇。然而在這平淡之中卻透露出深邃的思想和人生的真理。作者試圖以這個故事來揭示埃及社會毒瘤,表達自己對人生、道德、法律和宗教等一係列社會問題的理解和思考。其思想意義極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