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7章 真新娘設計偽婚禮4(2 / 2)

柳留梅的公開課已經不是先前剛畢業的小女子教師上的那種背書似的比賽課,上出了水平,上出了檔次,上出了時代性,有不少校長來聽課。當知道柳留梅原是本市的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教師時,不竟生出些許感慨。課後老校長邀了幾位聽課的教師和校長開了座談會,大都是溢美之詞,不過也是心裏話。

“柳老師,請教一個問題,我們學校初中語文組前不久在爭論一個問題,對朱自清《背影》的理解,原因是有位青年教師沒有按教參本的觀點講,教參本的觀點是《背影》表現了父子真情。至今他們沒有一個統一的看法。這個問題怎麼看,我回家請教老父親,他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

老校長介紹說:“柳老師,這位是米校長,她是社會學專家,對學校的教學很關心的。”

柳留梅對米校長點了下頭,然後很認真的想了想:“這個問題涉及到對文本的理解。著名的德國哲學家伽達默爾認為“理解不可能是一種複製的行為,而始終是一種創造性的行為。”多年來對課文《背影》的理解定位在“感人的父子真情”,這樣的理解沒有錯,但是僅僅隻是停留在這一個理解上是不夠的,就失去了閱讀的創造性。比如季羨林先生對《背影》另有理解,他說:“讀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就應該把眼光放遠,遠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然後才能真正體會到這篇名文所蘊涵的真精神。若隻拘泥於欣賞真摯感人的父之之情,則眼光未免太短錢了。”從伽達默爾的現代詮釋學觀點來看,季羨林的理解可認為是創造性的行為。

座談會結束後,米校長對柳留梅說:“柳老師,您回哪裏?”

柳留梅說:“我去大學。”

“那您坐我的車,順路。”

柳留梅猶豫一下,還是坐進了米校長的車。

米校長駕車很熟練的樣子,車子拐進一家酒店:“柳老師,到吃晚飯的時候了,我們隨便吃一點吧,我早該請您了。”

柳留梅有點不解,下了車,米校長選了一個小包間。這時艾教授短信來了:“我女兒今晚請你吃飯。”

柳留梅回了條短信:“今晚有飯局,改天吧。”

老頭子又回短信:“你怎麼忘了你師母是米家的人。”

柳留梅一愣之後,見米校長在微笑,便什麼都明白。原來她是用母親的“米”姓而沒有用父親的“艾”姓。

米校長點了幾個菜,要了一瓶紅酒。

“不喝了吧,你要開車。”

“今天不能無酒,喝了再說。”米校長說。

兩人邊吃邊談。

“柳老師,我首先要感謝您,這幾年您陪我爸一路走了過來,我們知道你們這一路的不容易,等於是逆風持燭。但你們能在中國濃厚的傳統環境中堅持到現在,而且彼此成了精神盟友,我們當子女的為你們高興。”米校長同柳留梅碰了下杯,“很感謝您在我媽病重時,日夜照顧我媽一段時日,那時我正在緊張的寫研究生畢業論文,實在回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