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現代人的通病是孤獨(2 / 3)

拮據,因此在那段近乎絕望的日子裏,她一再自問:如何才能使別人接納她,需要她。

她後來找到了答案——她必須采取主動,把自己奉獻給別人,而不是坐等別人的施與。想清

了這一點,她擦幹眼淚,換上笑容,開始忙著畫畫。她

也抽時間拜訪親朋好友,盡量製造歡樂的氣氛,卻絕不久留。沒過多久,她的生活開始變得

豐富多彩起來,大家漸漸地都願意與她相處,經常有人邀請她去參加宴會、舞會,她還在社

區的會所裏舉辦

了個人畫展,處處給人留下美好印象。

後來,她參加了這次遊輪的“地中海之旅”。在整個旅程當中,她一直是最愛大家歡迎的人

。她對每一個人都十分友善,但絕不喋喋不休。在旅程結束的前一個晚上,她的

艙旁是全船最熱鬧的地方。她那自然大方得體的風格,給每個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很多人都

願與她互換地址,以便日後經常聯絡。

“地中海之旅”結束後,她又參加了許多類似這樣的旅遊。她知道自己必須勇敢地走進生命

流,並把自己奉獻給需要她的人。她所到之處都留下友善的氣氛,大家都願意與她交朋友。

時代在進步,醫學在飛速發展,但我們的社會卻有一種疾病愈

來愈普遍,那就是處於擁擠人群中的孤獨感。

加利福尼亞州奧克蘭的密爾斯大學校長林·懷特博士在一次晚餐聚會上,發

表了

一段有關這種現代人的孤寂感的演講。“20世紀最流行的疾病

是孤獨。”他如此說道,“用大衛·裏斯曼的話來說,我們都是‘寂寞的一群’。隨著人口

數量的迅猛增長,人性已不再突顯,根本分不清誰是誰了……居住在這樣一個‘不

拘一格’的世界裏,再加上政府和各種企業經營的模式,人們必須經常變換工作地點——於

是,人們的友誼無法持久,時代就像進入了另一個冰河時期一樣,使人的內

心覺得冰冷不已。”

那些走出孤獨寂寞的人,一定是成功地營造出來了懷特博士所說的“勇氣的氛圍”。無論我

們走

到哪裏,都應帶著歡笑和愛心。就好象燃燒的煤油燈一樣,火焰雖小,

卻能產生出光亮和溫暖來。

要想不被孤獨寂寞所纏繞,陷入難以自拔的境地,就必須與自憐道別,走出狹小的自我空間

,去與人接觸,結交朋友,把心窗打開,讓友誼的陽光驅盡內心的陰暗。

根據統計顯示,大部分已婚婦女,都比先生活得長壽。但是,一旦先生過世之後,這些

婦女都很難再創新生活。而男性則相對好得多,因為他們必須繼續工作,而且基於工作本身

的要求,他們不得不驅使自

己不斷進步。通常,夫婦當中,先生要比太太強壯且富進取性。妻子則大都以家

庭為中心,以家人為主要相處對象。所以,她對必須獨自生活或追求個人的幸福,並沒有什

麼心理準備。但是,隻要她願意邁向成熟的話,她一定會做得很好的。

當然,孤寂並不是喪偶者的專屬,任何人——單身漢、美麗的公主、城裏人或鄉下人,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