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與狐60(1 / 1)

老人與狐 第六十章 求寶

台商段某,懂文化,精管理,待人謙和,人稱儒商。每有員工告假還鄉,他必囑之曰,請給家人帶好,回來時也別忘了給我帶回一個故事或見聞。員工們都知段某喜聽各地風情,尤其是那些奇人逸事、鄉井古怪,回來銷假時自然要講上一二。段某聽得興致盎然,有時還掏出本子記上幾筆。

劉君講,他的家鄉數十年前修梯田,竟挖出一個古錢塚,大大小小的十幾個罐子裏,都是大同小異的大錢兒。鄉民們一擁而上,三錘兩鎬將罐子砸破,便把那些古錢幣搶了去,有人送進廢品站賣了廢銅爛鐵,有人給了孩子們去紮毽子,還有農婦穿了串兒掛在屋簷下,隻等秋天焯曬老母豬耳朵豆角時丟進滾水裏一涮,聽說那樣一來晾曬出來的豆角就是綠瑩瑩的了。段某說,那是古錢上的銅鏽起的作用,上了餐桌雖好看,對食用者的身體卻沒有好處。現在去山上還能撿到古銅錢嗎?答說,按說,早沒影了。前些年聽說古銅幣是文物,能賣大價錢,人們又上了山,掘地三尺,沒日沒夜地翻找,聽說有人還真碰了運氣,可眼下就比大海摸針還難了。可也別說,我這次回去,聽說又有人碰了彩頭,是一塊什麼通寶,立馬被人買了去,用那錢足足蓋起五間大瓦房。眼氣得山裏人眼都藍了。段某聽罷大笑,說不藍才是怪事,這是民眾的文物意識增強了。

又有齊君對段某說,家鄉的堡子有一對母子,老太太年近八旬,帶著一個四十多歲的傻兒子,日子過得格外艱難。那兒子雖傻,卻舍得花氣力勞作,對母親孝順無比。問題是,這傻兒子真真的是隻有一個心眼兒,母親讓他去拾柴,他就是在路上見了金條也會視而不見,母親讓他去別人家收獲過的地裏翻揀花生,他就隻認花生,有人故意往他身邊扔紅薯都不靈。段某聽之讚道,這人可就是個寶啦!齊君說,活寶吧?聽說村人給他介紹了一個寡婦,寡婦要求相看相看。老母為防尷尬,給他換上一身幹淨衣裳,借口讓他去介紹人家借簸箕,沒想他隻記著簸箕,站在那家大門外等著拿,連屋門都不肯一進。段某說,世人浮躁,難得這般單純。是寶不是寶,那就看怎麼使用啦。

員工們講給老板的故事,閑暇時難免交流一番,以博一笑,誰也沒太認真。沒想一年後劉君再回老家,便聽說段某曾專遣人去相鄰村裏買下一處房舍,又親自驅車去了齊君的家鄉,說服老婦帶憨兒遷居數百裏,住進了那處房舍,並許下每月千元的生活費用。他還出示了帶在手上的一枚古錢,要求隻有一個,讓憨兒去山上撿拾這類物件,撿來歸他,另有重賞,撿不來也隻認天意。

員工聞之,未免驚愕,或譏段某財迷心竅,不惜賭博,或歎老板變廢為寶,善於用人。話兒傳到段某耳裏,也隻是嗬嗬一笑,不作辯解。

時光荏苒,不覺三年過去,齊君再從家鄉回來,人們便追著問可有結果。齊君搖頭說,哪知呀。我隻知老板又給傻爺們找了個媳婦,媳婦走路有點跛,卻不耽誤侍候一老一少。那個傻兒子每天都去山間遊轉,風雨不誤。一家三口的日子,倒也其樂融融。人們不禁又猜,如此局麵,是不是段某已有了收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