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明白要趁早之米字路口問答8(1 / 2)

18

跑在路上

Supreme Lin:很多人對跑步這事的觀點聽著挺虛的。瀟灑姐,您一向說話比較坦誠,您參加兩次馬拉鬆了,除了鍛煉身體之外,到底從跑步裏得到了什麼?

瀟灑姐:就拿上海和台北這兩次女子半程馬拉鬆來說吧,時隔半年,地點不

同,體驗差別也很大,這裏麵確實有些心得,終身受益也說不定。

第一次是參加上海國際馬拉鬆女子半程賽,我又興奮又怕怕的,一切都是未知,所以準備得鄭重又賣力,把科學表格打出來貼在牆上,和馬拉鬆專家做朋友,賽前恪守睡眠和飲食計劃,該做足的都去做足,基本上就是要去完成人生遺願清單的意思。

開賽以後自己一直在做心理建設,還配合學來的戰略戰術做調整,始終把敵人想得很強大,但是由於特別痛苦的難熬時段並沒有出現,完賽後我出現膨脹感達三天之久,覺得這也行那很多事我都行。

台北國際馬拉鬆女子半程賽我也完賽了,沒錯,但我要說說全程都發生了

什麼。

有了上海半程馬拉鬆的體驗,我覺得自己掌握了過程裏的感覺,依據經驗展開想象,恐懼和好奇的部分消失了。這導致沒有一個比上次堅實的目標鼓舞我堅持鍛煉,所以練得不好。體育鍛煉,練得充分與否差別很大,台北這趟半程馬拉鬆下來我累得半死。不好好練,累得半死是自找的。

上海的賽事,出發處幾萬各色參加者,無論從氣勢上還是視覺上都非常壯觀,站在隊伍裏基本就等於泡在腎上腺素裏,造成熱血上湧;台北賽事是和七八千個身著同樣背心的萌妹子一起參加,多數白又軟。環境很重要,在一條洶湧的江河裏隨波逐流和在一條靜靜的河水裏隨之流淌是不同的。

台北賽事跑起來之後,確實是靜靜的,妹子們跑步聲又輕,還有就是賽事規模小,台灣人民夾道加油者很少,這就與上海21公裏幾乎連綿不絕的圍觀者形成了鮮明對比。可見,是否受到鼓勵比我想象的重要,跑一直是靠自己的腿,但是心念是和場外接通的。路上一寂寞,累的感覺就更真切了。

格外累也是由於台北天氣熱、濕度大,全身濕透數次,但極其幸運的是, 比賽中一直是陰天或小雨,賽後才出現了酷暑直射的大太陽,燒灼後背那種的。 路上甚至因為中暑搶救了幾個人。我想,如果大太陽的酷暑早出現一小時,我就絕對沒能力跑完全程了。這是運氣,最不可知的部分。

上海賽事,我是一個人參加。這次賽事我和塔塔一起,她是第一次參加半程馬拉鬆 。路上塔塔出現了突發狀況,我們不得不幾次減速或者停下。一個人和一個Team是不一樣的。Team裏同伴的狀況和速度,就是整個Team的狀況和速度。Team 裏除了守望相助也沒別的招兒。這是跑起來才意識

到的。

然後就是最刺激的一個體會了——上海賽事,我起跑後除了喝水就幾乎沒停過,這次由於各種原因我停下來或步行了若幹回。我不回頭還好,我一回頭,就看見一大幫白又軟、平均年齡小我15歲的妹子刷刷地撲麵而來,又迅速離我而去隻剩背影,一秒鍾就把我甩在後麵。我當時就覺得,這才是我參加這次馬拉鬆最核心的隱喻。

那麼多人之所以都迷跑步,也許是因為除了鍛煉身體之外,跑步就是個最直白的隱喻。人們常說“出發、旅程、奔跑、在路上、人生沒有終點之類”的比喻詞彙,而跑步就是這一切本身。跑與不跑,這種方向、競爭、速度、寂寞和堅持都一樣存在,對有質量的生命都一樣重要。

就像現在我坐在電腦前,如果我不思考、不寫作、不向前,分分鍾就有至少幾百萬個白又軟的萌妹子超過我。即使我思考、寫作、向前,幾百萬個萌妹子們也許一樣會超過我。這裏麵最大的隱喻是我知道我是跑著的,和所有的萌妹子一起跑著,做一件關於方向、競爭、速度、寂寞和堅持的事。我們要知道,在這條路上,跑是我們唯一能做的事了。

19

我的事業

ZYX:Sheryl Sandberg(謝麗爾·桑德伯格,Facebook 首席運營官)有自己的事業,她用自己的事業來做例證,鼓勵女性lean in(向前一步)。沒有冒犯的意思,您把鼓勵女性自律等的趁早精神的宣揚當成了自己的事業,那您的例證是什麼呢?我覺得那一部分我沒看不到。瀟灑姐是在一邊喊著趁早的口號,一邊以此為事業嗎?我真的是因為崇拜關注您這麼久,有些好奇您趁早品牌的運作。一邊勵誌一邊以勵誌贏利,對否?除了勵誌,您像Sheryl一樣的另外的事業是什麼?我很好奇。還是勵誌是媒介,打造品牌贏利才是重點?我不想做討厭鬼,還是覺得您超棒的,隻是好奇勵誌能不能作為終極目標。

瀟灑姐:在2013年8月之前,你以上的問題也正是我自己確定事業方向時最大的困擾。

我從2006年創業之初,業務核心都是做公關活動的策劃和執行,一直到2013 年 8 月。其中有的案例,比如說巴菲特、比爾·蓋茨中國行,算是業界著名的案例,我們會把它寫在公司介紹裏最重要的位置。對於我來說,也算公關活動事業的裏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