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關於職業選擇
葛羊羊:我是大學生,對職業選擇比較迷茫,究竟應該以什麼為標準?自己擅長的?夢想?感興趣的?賺錢的?
瀟灑姐:如果你的生存有問題或者你亟待經濟獨立,先解決眼下的生存問題,找一份以能解決溫飽為標準的工作。但盡量別讓這份工作距離你的能力及理想未來方向相差太遠,這樣有助於簡曆漂亮和積累有效經驗。
如果你的生存溫飽甚至生活質量都不算問題,那麼應該優先考慮擅長的範圍。擅長意味著你的天賦所在和投入過的時間,如果你的擅長超過行業同齡人平均水平,那就非常有利於你在職業生涯開端增強信心和擠上上升通道。
如果不巧,你的擅長和你的興趣毫不相幹,如果你很想以興趣作為安身立命的條件,那麼你的興趣依然需要到達擅長的水準,即超過行業同齡人平均水平,否則四處碰壁的概率會很大。興趣和能力沒有正比關係。生活告訴我們,興趣能提供的激情常常禁不住考驗。
如果你的興趣已經到達了“摯愛”“為××而生”的程度,但這興趣暫時又無法使別人承認你是精通級的專家,你可以在工作時間之外先自我培養一段時間。如果你認為一旦工作了就沒有時間培養興趣,則證明興趣其實還不算“摯愛”。
我個人認為,如果你的興趣無法負擔你的生活,但你決定堅持它,讓父母、戀人甚至伴侶負擔你的開銷的話,上限是三年(按一天努力8小時計算)。已經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了,沒有懷才不遇這回事。
如果你是天才,則忽略以上所說。
最後,把夢想和賺錢分開來問有點兒圖樣圖森破(too young,too simple 的音譯,意為:太年輕,很傻很天真),隻要在這世間活著,有肉身和家人,有眷戀和更美好的期待,夢想幾乎都要包含賺錢,賺錢是實現夢想的重要工具和重要階梯。
48
事業與家庭
3 yukin:有的人說,女人要有自己的事業,工作辛苦一點也可以。有的人
說,女人還是要照顧家庭,有一份悠閑穩定的工作就可以了。到底應該怎
麼看?
瀟灑姐:我們先來定義事業。一說事業,人們就覺得必須是什麼大事,其實無論是為國家、企業、群體工作,還是個人創業,都有機會叫作事業。
一份工作可不可以叫作事業,對每個人來說,是很主觀的。如果這份工作能讓你自發持續地投入情感、時間和精力,工作過程能讓你感到充實和存在,收獲成果的時候誌得意滿,看到同事有如風雨同舟的戰友(這條很重要),那這就是事業了。那就好好體會那種全情投入時燃耗生命在所不辭的感覺吧。
為什麼沒提到收入,因為這樣的工作帶給人自我提升、創造價值的喜悅,很多時候甚至超過了收入帶給人的喜悅。
所以,人活一回,無論男女,在社會價值方麵和自我認知方麵的高點都應該是有一份事業。
我們再來定義辛苦。我認為大部分時候覺得的辛苦,是因為覺得付出不值而心裏苦。當一份工作能給你事業的感覺,你甚至願意用三份辛苦來換。相比之下,“一份悠閑穩定的工作”很明顯是對自身可能性和創造力放棄之後的選擇,應該是最後的選擇。就這行字,都讓人感覺到窒息和枯竭呢。
無論男女,照顧家庭、照顧親人的最好方法應該是:工作時投入高效,留出更多時間陪伴他們;讓家人看到一個發光的你;你越強大,就越能罩住你全家。
49
為何不做少數派
彥兒:瀟灑姐聽到過“這個行業對女人來講太累”這樣的評價嗎?如果是自己興趣所在,有熱情堅持,您怎麼看?瀟灑姐在事業與個人匹配度上有自己的標準嗎?
瀟灑姐:聽到任何一個描述大多數的判斷時,在聽信之前,應該先練習獨立思考。人與人的差異很大,大到沒有任何一個論斷可以規定你。
比如,我聽到過許多“女人創業太累”這樣的評價。的確,創業這種生活方式中的工作強度和心理壓力可能比多數工作都要大。能夠承擔這樣狀態的人的確是少數派,但你可以是少數派。
我們深度懷疑這個評價含有“女性應該如何如何”的潛台詞。
女性除去生育屬性和體能弱勢以外,在這個不以武力拚殺的時代,壁壘已越來越少。做選擇前,出發點首先應該是“我作為一個人”是不是有能力、 靠譜、有擔當,如果出發點放在“我是一個女人”上,那麼很有可能給自己能不能得到款待、找到依托、受到嗬護的暗示。這個暗示會將許多本來理想的工作歸類到“累”的行列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