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招安不是宋江一個人的事(3 / 3)

宋江這是第二次殺人,是被氣的。

宋江至此正式上了梁山,成了梁山泊的領袖人物。先當了幾天第二把手。很快,晁蓋先生被人射殺斃命,宋江理所當然地接班兒當了第一把手。這就有了前後兩個宋江。前一個宋江被人稱作是及時雨,像是一個平民政治家,也就是在民間個人搞搞慈善事業。上了梁山的宋江,就不同了,他成了在野黨的領袖人物,被人稱作是呼保義。這個綽號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呼天搶地要保護忠義?大概有這個意思。之前鋪墊了那麼多情節,都是講宋江的本意是不願意上梁山的。江州劫法場,宋江已經成了朝廷指定的恐怖組織的頭頭兒了。他還想回去當公務員嗎?表麵上看,門兒都沒有了。他的確是被逼得無路可走了,隻有上梁山當恐怖分子這一條路了。可是,宋江想當公務員的心思並沒有死啊。後來宋江接受招安,基本動因,就是他心中一直隱藏著的這點兒小心思。宋江最後成了投降派,絕對不是宋先生酒喝多了一時的衝動。

宋江是個投降派,這個帽子大概是摘不去了。其實這頂帽子是個政治上的概念。政治家們拿小說講政治,自然要說出一個事兒來。還都是政治上的大事兒。其實多少年來,至少有幾本以上的《水滸傳》,也就是我們平常講的,有政治家的《水滸》,有商人的《水滸》,有賊人強盜的《水滸》,還有老百姓的《水滸》。老百姓讀《水滸》讀的是熱鬧。宋江在老百姓的眼裏,是一個講義氣的主兒。老百姓處理人際關係,要權沒權,要錢沒錢,可不就是憑著人生義氣二字嗎?無論我們怎樣罵宋江是投降派,在老百姓眼裏,他們就是喜歡宋江。誰都願意在日常生活中有宋江這樣一個朋友。你有事兒了,幫你辦事兒;你缺錢了,幫你幾個錢兒。實際情況也是這樣。如果宋江不是講義氣,就不會在江湖上大大的有名,就不會有那麼多道兒上朋友哭著喊著追隨他,心甘情願當他的粉絲。也別說宋江是小恩小惠收買人心。說這話不招人愛聽。仗義疏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就算你生活在電子時代,也總得有個馬高蹬短的時候吧,你買房子搞裝修,也有手麵窄的時候吧,你也希望有朋友能出手幫你一把吧。誰不遇到難事兒,誰都可以講便宜話兒。你沒當過秦瓊,你就不知道單雄信是大救星。晁蓋劫了生辰綱,是宋江報的信兒才逃走的。要不是宋江,晁蓋幾個早就下了大獄了。宋江這叫夠朋友。單就說這件事,就看出了宋江的人性。如果他裝聾作啞,晁蓋一幹人被朝廷抓了進去,驗明正身之後殺頭了,哪裏還有後來梁山上的事兒啊。所以說,宋江後來在梁山泊坐了第一把交椅,不是大風刮來的,不是天下掉下來的,也不是抓彩票抓來的,更不是憑借爹娘老子的權力弄來的。人家就有這個威信。這是群眾基礎好,大家夥舉手選出來的。誰也別不服氣。

接下來,宋江的確是想著被朝廷招安。這件事情理論上好通過,但是,做起來卻是很辛苦。有兩條必須做到:第一,朝廷必須相信,你宋江一個人想投降還不行,必須是梁山泊全體真心想投降。第二,你還必須讓朝廷知道,你真心想投降,不是嘴上說說就完事了。可是這其中就頗費周折了。梁山泊的好漢們都是一條心嗎?談歌看來,應該是。央視版的電視連續劇沒有這個意思,李逵對招安的事兒不滿意,又是砸桌子又是摔板凳又是撕文件。林衝惡火攻心氣死了。這是胡編亂改。其實,梁山泊的好漢們都願意招安。這跟當今有些暴富人物,有了原始積累之後,都願意換一個身份一樣,許多人還削尖了腦袋,往什麼政協啊工商聯裏鑽呢。誰不想著有一個光明正大的社會身份呢?自古至今,就沒有誰願意一輩子當土匪的。別抬杠。談歌從來就不相信梁山好漢們有著強烈的反政府的政治意識。就是把林衝算上,他恨得牙疼的也隻是高太尉一個人。這也是私仇,跟政治立場無關。

宋江願意投降受朝廷招安,應該是梁山泊眾望所歸,不用搞什麼全山寨民主評議。梁山上的好漢,本來就是一群打砸搶的好手,他們聚在一起,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大秤分金分銀,就圖一個肚子飽,過上幸福生活嘛。他們能有什麼政治立場啊?就是宋江舉行全山寨公議公決,也不會有別的什麼意見。“弟兄們啊,我老宋跟你們商量商量,咱們投降吧,各位弟兄都弄個國家幹部當當如何?這可是鐵飯碗啊。咱們一輩子算是有個著落了。怎麼樣?大家考慮一下?”大家會怎麼說?“好啊!宋大哥,還考慮什麼啊?您說了算,宋大哥讓咱投降,前景肯定不會錯啊,至少咱們都得弄個縣處級。配個秘書,分套房子,再弄輛公車。好事啊。聽宋大哥的。宋大哥,您就看著辦吧。”

寫到這裏,談歌忍不住要再說一句,招安這件事就算是做錯了,也不應該讓宋江一個人負責。這是梁山泊的集體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