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如果大家相互認識,你有苦難我會很難過,你有快樂我會很高興,因為我們很熟悉。但是,我們的思想不隻針對一個很熟或者不熟的人,對自己好的人、不好的人或仇人,甚至與自己不相關的六道一切眾生,我們都希望他們遠離痛苦得到永恒的快樂,這個就叫“慈悲”。
慈悲為懷的“慈”和“悲”,兩個字是分開說的。慈,是給予安樂。悲,是拔除苦難。“慈悲”是希望每個有生命的眾生不要有苦難而擁有快樂。我們常說的“喜舍”是平等舍和快樂。平等舍是不要有分別心。如果我和你關係好,我希望你快樂,如果你是我的仇人,我就希望你越來越倒黴,心裏詛咒;但是,當你真正學佛後你不敢這樣想,因為你在詛咒別人時是你自己在造業,人家沒有被車撞,你可能被車撞了,因為你心中的惡念會造就很不好的結果。
以前我們不明白,這樣做了,無所謂;現在我們明白了,在播種的時候就把它斷掉。人不可能不起心動念,覺得這個人看不順眼,心裏嘀咕罵幾句,有點嗔恨心、妒忌心、傲慢心,這很正常;但是,當念頭產生起來,我們不要讓它們延續。
曆史上大乘佛教存在的區域以中國為主,號稱“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觀世音菩薩是與中國人最有緣分的一位菩薩。觀世音菩薩的淨土普陀拉的象征普陀山就在中國境內。中國拜觀世音的人比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多。
經常看到的觀世音菩薩像有很多種,觀世音就是觀世間眾生的聲音,沒有分別心,沒有喜歡或不喜歡,隻要眾生祈求,他就一視同仁對待,聽聞所有眾生的聲音,看所有的眾生,然後一並解救他們。觀世音菩薩在因地發大願,天下的眾生沒有度盡就決不成佛。有一次觀世音菩薩以為已經度盡天下一切眾生、功德圓滿時,再回頭一看,地獄又滿了。不管怎麼度,地獄都是滿滿的,地獄眾生畢竟有地獄眾生的業力,菩薩不可能代替他們把業力消幹淨,那時觀世音菩薩就有點退轉信心,心想是不是發願發錯了,是不是發了個不太可能的願力。由於信心退轉,觀世音菩薩的身體裂為碎片。他的上師阿彌陀佛加持他的身體,重新聚合成千手千眼觀世音的形象:讓他擁有千手,擁有一千個轉輪王的能力;每隻手掌有一隻眼睛,讓他能夠看到所有眾生苦難並去解救他們;擁有十個頭,象征從初地菩薩到十地菩薩;最上麵是佛頭,代表他實際上是佛。這就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來曆。
在佛教史上,唐朝以前觀世音菩薩都是留胡子的大丈夫相,唐朝以後就漸漸演變成女相了。當然,菩薩無相,也沒什麼不可以。佛經中有一個故事,講觀世音菩薩因為慈悲眾生而流眼淚,從第一滴眼淚到第二十一滴眼淚變成了二十一位女菩薩,即二十一度母,一般講度母是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的眼淚化身。後來大家把觀世音和度母混淆了,度母的形象代替了觀世音,所以現在內地看到的觀世音都是慈祥的母親形象。送子觀音、救苦救難觀音,佛經裏一般都是指度母。“欲求兒女得兒女,欲求財富財豐饒”,這兩者本來就是一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