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王維中舉(4)(1 / 2)

燈光輝煌的樂舞場上,隨著美妙樂曲奏響,在眾舞女妙曼多姿的襯托下,王維以妙年潔白、風姿鬱美的超凡形象,一下跳入了玉真公主的眼簾。玉真公主看著王維呆了,猛地醒來時,見歧王正側目看著自己,於是臉一紅問:“這位是誰?”歧王寓意深長地含笑道:“知音者也。”

玉真公主看著王維,見他在眾星捧月中看著自己,似有情卻又像是無意,動作瀟灑,自然含蓄,便道:“取琵琶來!”有人取來琵琶,正趕上舞曲結束,玉真公主看著王維道:“彈一曲琵琶如何?”王維答道:“遵命!”遂坐了下來,胸有成竹地彈出一首新曲《鬱輪袍》,並邊彈邊吟道:

碧落風煙外,瑤台道路賒。

如何連帝苑,別自有仙家。

此地回鸞駕,緣溪轉翠華。

洞中開日月,窗裏發雲霞。

庭養衝天鶴,溪流上漢槎。

種田生白玉,泥灶化丹砂。

穀靜泉逾響,山深日易斜。

禦羹和石髓,香飯進胡麻。

大道今無外,長生詎有涯。

還瞻九霄上,來往五雲車。

王維憑著那高超卓絕的精湛技藝和酣暢淋漓的傳神情感,深深地撥動了在場聆聽者的心弦。尤其是綠葉配鮮花,效果極為明顯。曲終後,滿座賓客無不動容。玉真公主大奇道:“奇才!”歧王道:“此生非止音律,詞學亦無出其右。”玉真公主道:“都有什麼詩作?”王維不卑不亢、自然大方地獻上懷中詩卷。玉真公主在接詩的一瞬間,心蕩神移,心猿意馬,簡直看得呆若木雞。

王維的臉紅了,忙道:“公主請多指教。”玉真公主猛地回過神來,看著詩作,非常驚喜,於是情不自禁地念出聲來道:“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抬頭看了王維一眼,又向下翻看,禁不住念道:“《從岐王過楊氏別業應教》。”接著吟道:

楊子談經所,淮王我酒過。

興間略鳥緩,坐久落花多。

經轉回銀燭,林開散工可。

嚴城時未啟,前路擁第歌。

歧王的目光就看著玉真公主的神情變化。李林甫觀察著玉真公主的反應,又把目光落在寧王臉上,隻見寧王看著玉真公主。玉真公主驚歎不已,又翻開下一頁,禁不住念道:“《從岐王在宴衛家山地應教》。”接著吟道:

座客香貂滿,宮娃紹使張。

澗花輕粉色,山月少燈光。

積翠紗富睛,飛泉繡產原。

還將歌舞出,歸路莫愁長。

李林甫察言觀色,立刻拔高聲音道:“好詩啊真是好詩!自古至今詩人眾多,但大多落入俗套。這王維的詩很有意境,令人展開想像的翅膀。簡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玉真公主聞聲側臉去看,見是李林甫讚美,又看下一首是《田園樂》,便富有感情地念道:“桃紅複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獨眠。”李林甫讚道:“此詩更妙!”

玉真公主興奮地點著頭道:“是啊!這十首詩詞,皆我平時吟誦者,原以為古賢佳作,乃子之為乎?來,快請上座!”王維謙恭地坐下道:“多謝公主殿下賞座。”玉真公主看著王維道:“想不到,你就是詩的作者,現在何處任職?”歧王忙道:“他是來京赴考的舉子。”玉真公主脫口而出道:“此等才華橫溢之士,若不登榜首,更待何人?”

李林甫趕忙奉承道:“是啊!這樣的才子,必是我大唐的中流砥柱。”玉真公主看了一眼李林甫,令試官立刻過來,然後對試官道:“此生之才,世所罕有。倘若不幸落第,考場不公!”試官立刻作禮道:“下官明白。”果然,有了試官的公正,這次科舉王維十分出彩。殿試之上中進士第,被陛下任為太樂丞。從此,王維踏上了仕途,最終名揚四海……

二十二

王維中舉後,忘不了關心他的人,立刻來到錢豐家,錢萬貫道:“二哥,你真了不起!有人說你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然而我不這樣看。”王維猛地一愣道:“那是為何?”錢萬貫道:“如果說別人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或許我會說人雲亦雲,但對你不合適。你說,一隻從來不鳴的鳥,那會是什麼鳥?”王維脫口而出道:“啞鳥!”錢萬貫道:“既然是啞鳥,又怎麼會鳴?”王維驚訝地道:“哎呀小兄弟,你真聰明。”

錢萬貫道:“世人總是隻看最終結果,不看其艱難曆程。總以為,凡是叫得響亮的鳥以前都不鳴。但實際上一隻鳥從來不鳴,又怎麼會鳴?就像一個先天的啞巴,怎麼會莫名其妙地說話?從你身上,我看到你其實一直在鳴,隻是沒被人們重視。或者說沒有你平時的鳴,就不會有今天的一鳴驚人。”王維更加敬佩這個小兄弟,點著頭道:“說得對啊!人再有本事,如果沒有舞台表現,也許就會成了默默無聞的無名小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