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科學管理是企業發展的需要(一)(1 / 1)

1.1概述

為完成黨在新的曆史時期的總任務,在本世紀末實現“四化”和把全國工農業總產值翻兩番,各條戰線的廣大職工,正在奮發圖強,忘我地勞動著。但必須清醒地看到,人們付出的同等勞動代價,所獲得的社會財富卻不盡相同。究其原因,多是由於管理工作缺乏科學性所致。付出的勞動不但沒能有效地轉化為有益於人類的社會財富,空耗了時間,而且還浪費了國家資財,賭誤了“四化”的進程。於是,就產生了人們付出的勞動,怎樣才能最大限度地轉化為社會財富,即“勞動有效化”的問題。

促使“勞動有效化”,不僅是生產第一線生產者的光榮職責,而且也是每一個管理工作者的神聖職責。管理工作者的任務就是充分發揮現有條件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做好“勞動一財富”的轉化工作。轉化得好,便可通過管理“化”出資金和寶貴的時間;反之,同樣亦會斷送本應取得的資金和已付出勞動所應贏得的時間。所以說,管理工作是同“四化”的進程息息相關的。它如同汽車速度表一樣,時刻敏感地反映著前進的速度。在工業企業的管理工作中,汽車工業與其它各行各業的管理工作一樣,蘊藏著巨大的潛力。然而,要把它充分挖掘出來,絕非垂手之勞。隻有憑借管理的科學化,才有可能卓有成效地完成。這是一項極其繁重而艱巨的工作,必須認真對待。

所謂管理科學化,就是以現代的科學理論和科學管理方法為指導,對傳統管理方法進行卓有成效的改造或更替,使之成為符合客觀經濟規律和技術發展規律的工作。

所謂管理現代化,就是企業管理機構高效化、管理人員專業化、管理方法科學化、管理手段電子化。而人們又往往把電子計算機在管理領域中的應用和依賴程度視為管理現代化的標誌,究其實質仍屬科學化的範疇。

區別於科學管理的傳統管理,是根據實踐經驗進行的。目前,我國的工業企業生產水平比較低,管理水平也比較落後。現階段的工業企業管理,在相當大程度上仍然屬於傳統管理方式。它的小生產管理方式,給企業帶來許多弊病和浪費。這就意味著我國在現有的企業管理中,蘊藏著極大的潛力。隻要依靠科學的管理方法對其略加改造,便可獲得不可估量的經濟效益,並可杜絕以後不再繼續浪費下去。這正是國家所強調的,即企業擴大再生產,要以內涵為主,這正是要為“四化”積累建設資金所寄希望之處。可見,實現科學化管理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和經濟意義。

從實現科學化管理的實踐中,也可以造就出一大批管理人材,進而把我國工業企業的科學管理水平推向新的高度,這也是加速實現“四化”的戰略措施。因此,盡快地將傳統管理上升為科學管理,也是曆史陚予我們每個管理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是每個管理工作者為之奮鬥,而又大有可為的廣闊天地。為此,必須打破管理工作中的陳腐、傳統的舊觀念和舊方法,代之以科學的現代的新觀念和新方法,借以獲取“四化”所需要的時間和資金,使“四化”早日實現。

管理科學化是達到工業企業改造和擴大再生產這一目標,花錢少、收益大的最佳途徑也是我們事業興旺發達的必由之路。我們應該努力使我國現有工業企業早日實現管理工作的科學化。福特創立的“福特生產體係”大量流水生產方式和日本的大野發展的“豐田生產方式”,都是管理科學化的典型。科學的企業管理振興了他們各自國家的汽車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