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科學管理是企業發展的需要(六)(1 / 2)

1.3.2企業管理科學化與現代化

工業發達國家的現代昝理,已經發展到了這樣一種程度,即它綜合了管理科學、行為科學、係統科學和電子計算機技術的成果。小至一個工廠的管理:大至一個國家經濟政策的製訂,均能在:科學的基礎上進行預測和七理,使“管理”這一無所不包的真正達到了科學化的地步。

國外的管理學著作,內容相當廣泛,包括有大量的術語、公式、圖表等資料,並且相當普遍地采用了電子計算機技術。由於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落後於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相當一部分理人員並不十分了解管理科學化的真實含義與內容。他們以為科學管理就是電子計算機、自動控製理論、生產無人管理,從而錯誤地認為科學管理高不可攀,是遙遠的事情,並非當務之急。其實,這是對科學管理的一種片麵理解。

電子計算機確是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有了它,可以將大量數猶與信息在短時間內進行處理。但它畢竟是工具,必須依靠人們輸入大量原始數據和信息,才有可能為管理工作服務,它並不能代替人的能動思維。所以,不能忽略人的主導作用。當前的主要問題,不是必須立即實行計算機控製和管理的問題,而是應用有效的科學管理方法,迅速改變企業管理落後麵貌的問題。那種把企業管理不善,歸咎於沒有應用電子計算機,是對科學管理概含混不淸,是對管理工作未盡其責的一種寬容。

並不是所有國外企業都已廣泛使用計算機進行管理。美國有一個公司,在競爭激烈的美國市場上能得以生存且發展,並不是因為它很早就采用了電子計算機,而隻是依靠科學管理方法的結果,並受到了廣泛的稱讚。它直到1979年才開始在管理上應用電子計算機。它說明,沒有電子計算機也可以進行改革,但是,沒有科學管理的基礎,電子計算機的作用也不會得到充分的發揮。固然,廣泛地使用電子計算機,是我國實現管理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之一,但是,我們現在最迫切需要的,是從企業現有的管理水平做起,不能離開我國現有企業的管理基礎和條件,去盲目追求電子計算機的應用。應該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有計劃地將國內外的先進管理方法,分階段地進行管理科學化和管理現代化,力爭盡快地將管理工作推向新的水平。

1.3.3工業企業管理的任務

應該看到,現在有相當一部分企業,仍是以工業產值為奮鬥目標的,這不是真正的指標,往往是虛假的繁榮。應該取消這種指標,要考核具實際意義的企業經濟效益,即實際所得利潤。這樣,載可使伊在秦方從增加產值和產量方麵降低成本,提髙質量、增加利潤成本。歲此,就應該從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提高勞動生產率,節縮開支,消除無效勞動力方麵著手,千方百計地為國家積累財富,發揮工業企業在國民經濟中應起的經濟;支柱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