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我國工業企業管理的現狀
我國工業企業向科學化、現代化轉變的問題,客觀上已經提到日程上來了。
近幾年,我國各工業管理部門和基層企業,紛紛派員出國考察。由於有了初步的比較和鑒別,許多人深刻地感到,與國外比,我國在工業企業管理方麵的差距很大。激發了向科學化、現代化管理轉變的強裂願望。在我國現有的工業企業中,憑經驗管理的為數居多。隻有少數企業開始運用科學管理方法,並已取得了一定的管理經驗和經濟效果。也可以說,我國的工業企業正處於由傳統管理向科學管理過渡的新階段。
在我國當前的經活動中,工業企業管理問題,還沒有引起全社會的普遍重視。美國出版的一本《管理學一一任務、責任、實踐》的書中寫道中國前途的一個大問龜,將必然是管理和管理人才的問題。不正視這個問題,中國也許無力支持經濟成長和政治團結。”另外,日本有的經濟學家估計我國工業在技術上比日本落後十年,但在管理上卻要落後二十年,至於是否如美國人說的那樣嚴重,是否如日本人估計的那樣悲觀,姑且不論。然而,卻應該承認一個事實,即我國的工業企業管理水平確比先進的工業國家落後。
在“文化大革命”以前,我國工業企業內的生產管理,基本上是按照蘇聯的管理製度進行的。在曆史上曾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在“文化大革命”中,這些卻被當作“管、卡、壓”批掉了。至今還有部分企業仍然沒有恢複到原來的管理水平。當然,距離企業管理現代化就更遠了。少數企業處於隻講生產,不講效率;隻講產量,不講質量;隻講產值,不講效益的單純生產型的管理階段。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我們的企業管理工作,必須向科學化、現代化方麵轉移。隻有這樣,才能適應現代化大生產技術進步和向專業批、聯合化發展的要求。實現管理科學化和現代化是花錢少、見效快、收益大的有效途徑,這在經濟上是最節約,最合理的。因此,我們要認真改進管理,向管理要速度,要資金,要生產力,借助管理現代化來促進四個現代化。
1.3.1重視料學管理
企業對科學管理重視的程度,反映該企業的發展水平和成熟程度。要使企業的各級管理人員對管理工作由不重視或不夠重視,改變為重視和高度重視,並由小生產經營管理方式轉變到現代化木生產經營管理方式的軌道上來,這是一項艱巨而迫切的工作,它涉及到多年來形成的一些舊的習慣勢力和傳統觀念。例如,多年來,我們考核幹部,往往把“苦幹”、“早來晚走”作為主要標準,而不把對企業能否進行科學管理,能否改進和提高管理水平以及能否使企業獲得最大經濟效益作為考核標準。再如,當搞某項工作時,動輒就搞“大會戰”、大突擊,拚人力、拚設備、拚時間等,致使企業的生產波動很大,失掉了正常的工作秩序。這種做法忽略了平日深入細致的基礎管理工作,是管理無力的表現。當然,它與偶然進行的臨時性突擊工作是有本質區別的,不能混為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