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晴雨表,價值10000元(3 / 3)

不信您看名著,老舍對京油子有生動描寫。在《茶館》裏,老舍先生把老劉麻子小劉麻子寫得活靈活現。那劉麻子父子坑蒙拐騙拉皮條賣人肉,無惡不作,到了兒沒好下場。老劉麻子給軍閥“正法”了,小劉麻子估計也給新政府“辦”了。油,也有失手的時候,不是總能占到便宜。

舊京城的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三姑六婆咱沒見過沒領教過。打交道的,多是受過教育有點學曆的主。至於家教,那高低參差就大了。不能說所有念過幾天書的都有教養。敗類多出於斯文。

酒桌上,大夥都喝差不多了,數北京那位老兄嗓門兒最高:咱都(是)哥們!沒說的……我的就是您的……咱倆發小,誰跟誰……哥們兒沒別的能為,用錢您言語……二三十萬的,您甭找別人,找別人我跟您急啊……沒等喝完,裝醉先鑽桌子底下了,人家埋了單還得把他弄回去。等哪位哥們真的去通融點急用,他啪的一拍大腿:嘿!哥哥哎!用錢您早言語啊,真是千不巧萬不巧,今兒早上我大爺他幹外甥的表……打住打住,往下您甭指望了。

就一說嘴混吃喝的,您真拿他當有錢的主兒哪!

幾年經濟大發展,把北京地皮炒起來了。拿動遷費在大興、密雲什麼的買座小房子,遮風避雨的不說,還能捎帶一夏利捷達之類的二手破車。這位,就是這樣一車主。可不是嘛,祖上是在杠子房行走的,如今混上車了,改了家道變了門風,不得了!遇人,不管認識不認識,一裏地開外就打上招呼了:嘿!那誰,不認識啦!

啊,你不是誰家的那個誰誰誰嘛?厲害厲害,混上車啦!

虧您還記得我,用車您言語!

然後就是上網聊天發帖子,甭管什麼場合什麼對象什麼事情,都往她車上引……。字裏行間,這個自豪、這個精神嘿!

您千萬別以為她真的肯幫忙,她那不過是找借口顯擺自己、順便揶揄人家。在大中國,知道什麼是有車一族的自豪感嗎?

唉。誰讓咱沒車,活該讓人家顧盼生姿。

去年俺有朋友在中國美術館辦個展,俺不得不去了一下助興。六裏橋下高速,找不著路了,嚐問路於一老者。該老兒一嘴的京片子,破蒲扇指東繞西好一番比畫。他老人家費事巴力的硬是把俺支到北海去了!混到恁老,誆一外地的!您說說,他圖的啥!

圖的啥?俺估摸著,跟酒鬼愛喝酒一樣,圖的就是這口:活該!鄉下土財主,進了北京找不著路!先逛北海去吧您!

“京油子”個個都認為自己不一般,跟曆朝曆代皇上王公貝勒套得上36道彎的親戚,一不小心就拿自個當頤指氣使的格格使了。說話舌頭也大,在嘴裏來回滾著不讓你輕易的聽清了,那派頭兒一看就是祖上有來頭的破落戶。其實自家就是一被人吆喝得白天黑夜分不清的主,晚上連沒錢的人都回家作飯、看電視了,她還在哪跟頭把式的加大夜班,要不明天的一日三頓就沒有著落。見了人還愣說是在哪哪哪吃大餐,完了開車上哪哪哪兜的風,準備著把孩子一年幾十萬送到歐洲哪國去鍍金。如此等等。哪地兒沒個把財主呢?外籍華人也沒聽說都是北京出來的。

看到這裏,您可別誤會,俺絕對不覺得上大夜班丟份,勞動人民最光榮嘛。就是不要有那樣一種陰暗心理,非要在網上、壇子裏裝個有錢人才心滿意足。或者是看著誰過得比她好,就不忿,百計的踩倒了別人去抬高自己,直叫人納悶兒這是為什麼。分析來分析去,大約是骨子裏極度的自卑心理所致。其實也怪可憐的。

那位說了:您這北京話,怎麼混著地方口音,聽著不大象啊。嘿,這不就是學說嗎。“京油子”這一說,也是先人傳下來的,咱就是學唱京戲的那什麼“票友”,閑來沒事,拿“油子”票上一把。象不象,您湊合聽唄!

調侃歸調侃,這結尾,就得正經說事了:北京幾千年文明,幾百年都城,好玩意好傳統多了。即便是簡陋窄巴的小胡同,也沉澱了很多厚實的平民文化,讓人起敬。比如,京味小說就很耐看。至於京油子麼,對不起您呐,打掃一下扔垃圾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