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體育的魅力吧!兩軍相逢,不一定勇者勝。智者,更可能後來居上……勝負沒有定局,事先誰知天意?剛以3:0完勝,旋即以2:3告負,被一腳踹出八強之列。嗟乎,小韓!
我對於韓荷二國的勝負,原沒有什麼傾向性。兩隊中亦各有一名曾經的中國運動員:唐娜和李嬌。
但是有一個因素使我感情的天平倒向了老荷,而比賽的結果恰如我所願,所以心裏象三伏天吃了個冰激淩:爽!
這個因素,緣於運動員自身的魅力。在這個偶像時代,無疑更多的人會欣賞粉麵烏發的唐娜和李恩姬。兩個小女孩長得不差,球也打得不錯,確實我見猶憐。但是拋開比賽勝負不說,就其個人魅力來說,她們給我的這種色相感染,遠遜於李嬌和梯米娜給我的性格感染。從這兩員老將的堅韌、智慧、豁達、風趣中,你能感受得到體育本身真正的快樂,也能聞到經歲月洗禮後,成熟飽滿的果實散發出的馥鬱清香。是的,她們不再年輕,也不能永遠打贏年輕對手,但是那種勝不驕敗不餒的心態,那種能居高臨下把玩比賽的氣度,那種即使打丟了機會球,也能跟自己幽上一默的從容風趣,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說到唐娜和李恩姬,人正年輕,路還漫長,也希望她們能越打越好,盡快成為中國隊真正的對手(中國女乒的狀態,已經是長久以來一直處於“獨孤求敗”的境界了。沒有對手的英雄,畢竟是寂寞的)。今日裏的小美女,在賽場上是有點青毛桃般的感覺,但是請相信歲月和閱曆的力量。等到毛桃熟了的時候,她們,或許也會象現在的李嬌和梯米娜一樣,在我們欣賞她們精湛球技的時候,向我們襲來陣陣成熟果實的清香。
不過遺憾的是,這個路程還很長,不是每一隻桃子都能順利走完的。人格,每個人都可修煉。球技,卻隨時可能止步於天賦和環境給予你的極限。僅就今晚看到的這場比賽中的四個人來說,要想和強大的中國隊較量,實力還相差甚遠。要想取勝,也許僅有百分之零點零一的希望。
乓乒球,可謂中國人的運動。針對中國人有意克製的規則盡管變了又變,中國人還是永遠在這項運動的前頭遠遠地領跑。這是一種匪夷所思的現象。有人覺得這跟中國人的身體特點有關,比如靈巧,速度快,反應機敏,但是我覺得,其表象背後還有深層的文化原因。身材矮小靈活當然是得天獨厚的一麵,但是從思維方麵來說,中國人是善於用“詭”的,古代的兵法和現代的乒乓運動實有異曲同工之妙。幾千年厚重的積澱已經形成了一種本能和思維的定勢,絕不是那些人高馬大的老外學得來的。不信你看,中國人打球的線路、落點的變化,實在是隨心所至,更多受本能的指揮,而非經過大腦思考的結果。在大腦皮層裏,發出動作信號的那個指揮部裏,誰知道有多少從幾千年前一直遺傳過來的生命信息呢?恐怕就連打球的人自己,都不知道吧!
讓國人自豪的小小國球上麵,寫滿了中國文化的秘密。這,才是在運動之外引人深思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