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躺在沙發上,懷著期待觀看女足世界杯中國對巴西的比賽。心情與現場早早就入場的五萬名觀眾沒什麼不同。不是不明白巴西隊的整體實力高於中國隊,而是期望著繼上一場中國隊以3:2戰勝丹麥隊以後,再續以弱勝強的神話。
然而必然規律的鐵律不可能一再迷失和錯亂。昨晚的中國隊以0:4的大比分敗給了巴西,當頭潑給現場五萬多名球迷和電視機前上億觀眾一盆難堪的冷水!
上半場由於後衛隊員和守門員雙雙失誤,中國隊已經以0:1落後了。
而下半場一開局,簡直就是個惡夢。在一瞬即過的五分鍾裏,巴西隊竟連進二球!怎麼回事?把足球當成籃球玩了嗎?!
看台上近一萬球迷提前退場,電視機前走開了多少觀眾,就沒法統計了。幾個失球,如出一轍,都是後衛和守門員失誤所致,而中國隊拚盡全力,終場前竟一無建樹!倒又讓巴西人攻進一球!4:0!
回到書房裏默默地躺下,背上骨折處又針紮似地疼痛起來。
不能指責多曼斯基的“攻勢足球”,中國的兵法裏,向來就有“以攻為守”這一招。進攻,是更加積極的防守。實力越差,越需虛張聲勢。其實這也可以用另一個不怎麼褒義的詞來詮釋:“色厲內荏”。
難堪的是,既雲“攻勢足球”,卻沒有進攻的本錢。中國隊的兩個前鋒:馬曉旭和韓端,論速度、靈感、論捕捉機會的能力,確實太過平庸,實在是提不在話下。兩場比賽,兩人均無突出表現,亦無一進球。馬曉旭是“亞洲足球小姐”,瑪塔是“世界足球小姐”,這,大概就是“亞洲”和“世界”的差距吧。
不可否認,現在的中國足球女隊是一支缺乏球星的平庸隊伍:既沒有優秀的前鋒,也沒有強大的中場,後衛則動作遲緩、漏洞百出。整個隊伍就象一條死而不僵的百足之蟲。本屆世界杯中國隊第一場對丹麥的比賽中,實則下半場主動權已經掌握在丹麥人手中了,終場前宋小麗的那一粒金球實屬僥幸。而“僥幸”是個百不一遇的詞,不可能一再光顧中國人。如果能夠一再“僥幸”的話,那“僥幸”也就不成其為“僥幸”了!
足球,是體育的極高形式,需要的是力量和智慧的完美融合,以及由此形成的強大的團隊精神。中國的足球,男子也罷,女子也罷,這些元素無一具備,所以輸球隻能是必然的,不必怨天尤人。
可笑現在有些人還癡想著中國隊靠著巴西隊的施舍,還有出線的可能。即便真的巴西人肯幫忙,人家下巴頦底下的涎水又能有多少呢?真能一直喝下去嗎?在2007女足世界杯的征戰路途上,中國女足還能走多遠?
體育,更重要的不是比賽,而是一種精神。比賽,一定意義上說也是為彰揚這種精神服務。我認為中國女隊應該從失敗中品嚐出的,是比賽以外的東西。
附錄:
我曾經是網絡論壇裏的活躍分子,混跡於新浪、TOM、陸濤聲文學網站、“好心情”美文站和江蘇興化“鄉土文學”論壇,發過些零零碎碎的文章,交到些實實在在的文友,稱得上是受益匪淺。
網站為了吸引優秀寫手、增加人氣,有時會舉辦些主題寫作活動,網友間遂有認真的寫帖參與和文章互評。雖然此類文學評論多以互相捧場和善意褒揚為主,有些卻也寫得相當有水平,就其自身的藝術價值來說,足以獨立成篇。此次成書之際,檢幾篇與書中文章有關的評論附錄於此,一來為自己多少貼點金,二來也是使這些優秀篇章不致埋沒之意。
願與大家互勵互勉,共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