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飛車(2 / 2)

富有的人擁有更多的話語權,決定著社會的發展程度,文明的傳承的方向,社會的主流文化。人們的精神享受,潮流娛樂,無不是取決於富人階層的喜好。貧賤者為生存奔波,為生計忙碌,工薪階層人數雖多,身份地位卻依舊處於社會地位的最底層。回顧曆史的任何時期,任何地域,莫不是如此。

在此之前,經濟結構容易被更多人所接納的二十世紀初,沒有人可以預見到未來是什麼樣的。可能更多的人在談及未來時,出現的都是幸福美好的。但是現實絕對不會朝著人們的理想進發。

但是三十年的發展,改變的僅僅隻是經濟嗎?絕對不止。

盡管還是大白天,抬頭依舊可以看見各種光芒如流星般劃過。那絕對不是星星,更不是太空隕石,而是這個星球上人類的科技成果——電力飛行車,簡稱飛車。飛車的發明改變了人們很多的生活方式,是人類科技成果的一次重大突破。

雖然也叫做車,不過和此前人們意識裏的車有了很大的改變。它和在以前隻能在地麵上跑的汽車完全不同。各種飛車在外形上有些許差異,不過差別並不大。總體上,是一個倒扣著的半圓形,形狀上和蒙古包差不多。外層是一種半透明的有色金屬,有紅、黃、藍、綠、紫五種顏色,車子在空中飛行或者停留時,車身會閃爍著與車子相同顏色的光芒。

飛車從大小上可以分為三種,直徑分別是十米、十五米和二十米。飛車的輪子是足球大小的鋼珠,大小不同輪子的數量也不同。直徑十米的飛車有11個輪子,最外麵有6個輪子,裏麵一圈有4個輪子,最中間一個輪子;直徑十五米的飛車有21個輪子,最外麵有10個輪子,裏麵一圈有6個輪子,再裏麵一圈有4個輪子,最中間一個輪子;直徑二十米的飛車有33個輪子,最外麵有12個輪子,第二圈有10個輪子,第三圈有6個輪子,第四圈有4個輪子,最中間一個輪子。

這種電力飛行車采用的能源是輕電能。輕電能是公元2020年被發現的。當時的世界各國都在爭奪石油能源的同時,也都在開發太陽能。很多國家都嚐試著研究電動汽車,但是效果並不理想。當時某位研究太陽能的科學家發現,太陽能轉換為電能的時候,大多數的太陽能都被浪費掉了,隻有大約千分之一的太陽能能夠完全轉換為電能,而且很難存儲,用的時候也有諸多限製。同時他又發現太陽光裏麵可以分離出一種無色的光,人無法用肉眼看到這種光。太陽能中大部分都是傳遞光能,隻有這種光是傳遞熱能的。而這種光經過簡單的轉換就可以轉換為一種類似於電能的新能源,而且這種電能在轉換過程中損耗不到10%,也就是說90%的太陽能都可以轉換為新電能。這種電能被命名為輕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