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豐在這古董的行當裏沉浸多年,早年的時候是打眼的時候多,但在認識了東方淵博以後那也是虛心求教求學,並且很多的講解都是用實物來講解的正所謂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麼多年的過去了,那也是練就了一雙好眼睛,雖然說不上是火眼金睛,但也是看上去八九不離十的了。隻是在有東方淵博這個老師在的場合,那怎麼的也要夾著尾巴做一個謙虛的學生。
當下聽到東方淵博所說的話,都是每人接過一對手套分別套在自己的兩手上,然後是每人都在桌麵上小心地拿過一個物件,細細地鑒別起來,絲毫也看不出會受蕭葉所說的這是假物件的影響,在半晌之後,各自又交換了自己手上的物件。
在這個的過程中那是誰也不說話也沒有問出任何的問題,蕭葉不知道這算不算是古董行當中的規矩。
其實是蕭葉想多了,在鑒別的過程中是可以說話的,也能問問題的。他們不說話一是因為想有一個安靜的環境,全心全意地觀看和分析自己手中的物件;二是他們自身的知識麵夠用,在心中沒有什麼的疑點,很自然就不用動口去問別人與別人交流了。
二十分鍾過去後,包括東方淵博也都是看了一遍,在各個人的心目中那都是有了個底。
看到眾人又都把這兩個物件放回到了桌麵上,東方淵博也就知道他們的鑒定也就完畢了。
東方淵博把目光照射向了趙國豐說:“老趙你說說吧!”
東方淵博雖然是趙國豐的老師,但東方淵博從來可就沒有把趙國豐當作學生去看待,趙國豐和他的年齡那是差不了多少,讓他叫自己老師,自己叫他學生,他是叫不出口,估計趙國豐叫的話也會很難為情,平時也是常在一起那是亦師亦友的一對,當然有很多的時候那也是顧主的關係。不是趙國豐對物品的鑒別不足,而是對東方淵博多年對自己的教育,懷有著感恩的心,再說也很能更加肯定物件的真假。
趙國豐也不矯情當下也就說:“那我就對這個花瓶說下吧。”呷了一口茶又清了一下嗓子說:“這個花瓶為彩繪瓷瓶類,顏色鮮豔人物也算是生動、一看就有繪畫功底的畫工所畫的,觀其留下的線條均勻有力,人物臉部的表情豐富,寫實感也強,整個瓶體喑黃,有曆史的滄桑感底有印製有大清康熙年製,按表麵來看這個是清代康熙期間的物件無疑,但我感到這個年代還是看不了很準。”
“直說無防。”東方淵博的話語總是在關鍵的時刻起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