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清楚自己的優勢
你從事的工作是你最喜歡的工作嗎?是你最擅長做的工作嗎?我們很多人都對自己的優勢不太了解,就更談不到根據自己的優勢來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了,要想成功就一定要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
每一個渴望成功的人都在拚命地尋求成功之道。
如果你發現自己到目前為止還是一夫所成,覺得不能再這樣混日子,並且希望將來能夠在事業上獲得成功,那麼就要學習一下成功人士,看看他們是怎麼發揮自己的優勢的。
英國著名詩人濟慈,原本學的是醫學專業,後來他發現自己更擅長的是詩歌寫作,於是便果斷地放棄了原來的專業,開始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詩歌的創作中,最終成為著名的詩人,創作了一係列偉大的詩篇。偉大的哲學家和革命家馬克思年輕時的理想是做一名詩人,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發現自己更適合做社會科學的研究,於是他轉而研究社會科學,最終成了偉大的革命先行者。
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特殊的才能,我們隻有發現並發揮自己的優勢,才有可能獲得成功。聰明的人,總會做自己最擅長的事。
美國管理大師德魯克曾說,大部分美國人都不知道他們的優勢能力何在。如果你問他們,他們就會呆呆地看著你,或文不對題地大談自己的具體知識。這個現象不僅在美國,在中國也很普遍,很多人都不曾考慮自己的優勢能力是什麼。這並不是個好現象。美國蓋洛普公司認為:在外部條件給定的情況下,是否成功,關鍵在於能否準確識別並全力發揮你的優勢。
所有成功的人士,都會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令自己的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施展。而一個人若選擇了自己所不擅長的行業,就不可能會取得多大的成就。
從事適合自己的工作不僅能心情愉快,還會對工作樂此不疲,創意與精力源源不斷,同時也能從日常的工作中發現自己的進步。
發現了自己的優勢能力,還要善於運用,否則你的優勢就是白白浪費,毫無價值。就像一顆鑽石,如果沉在海底,就無異於破銅爛鐵,隻有把它撈出來,真正使用,才能體現它的價值。需要強調的一點是,每個人最大的成長空間在於其最強的優勢領域,所以我們應多花點時間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而不是花很多時間去彌補劣勢。很多同學在找工作時,總是放大自己的劣勢,看不到自己的優勢。其實從統計學的角度說,十全十美或一無是處的人都很少,大部分的人都是隻有一方麵比較突出。你在找工作時要盡量突出自己的優勢。譬如你的學習成績不好,但參加社會活動比較多,無論是製作簡曆,還是麵試,你都要盡量從社會活動中挖掘自己的優勢。
我看報紙,前幾年上海交通大學出了個名噪一時的人。這位同學大學期間成績很不好,補考也有好幾門。可最後他在眾多人中脫穎而出,進了名列世界前10名的公司GE做銷售。所以,我們無需總擔心自己的劣勢,關鍵的是要突出自己的優勢。彌補劣勢,雖然有時確有必要,但它隻能使我們避免失敗,而不能使我們出類拔萃。因為很多能力是與生俱來的,依靠教育、學習與培訓隻是事倍功半,未必有好的效果。如果你缺乏空間想象能力,卻從事建築設計;你對數字不敏感,卻在當會計,這樣你不僅很難取得大的成績,甚至工作也會很吃力。
所以說,一個人能否成功,首先要看他有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特長的工作。“天生我才必有用”,上天從我們出生的那天起就賦予了我們與生俱有的天賦,我們要將其充分利用,不要將其帶進墳墓。
7.發揮自己的潛力
腦力激蕩的創始人亞力士·奧斯本這樣認為,開動人的腦力可以令人獲得無窮的智慧,他相信每個人都具有創造力,而且可以由學習變得更有創意。
一個人到底有多大的潛能呢?美國心理學家威廉這樣認為:人們在通常情況下隻發揮出了自己潛能的10%,還有90%的潛能沒有發掘出來,美國學者米德提出這樣的觀點:人們平時隻使用了6%的的能力,還有94%的潛力沒有發掘出來,事實正是如此,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隻利用了自己資源和能力的一小部分,直到一切潛能都荒廢了,其實我們身體裏蘊藏著巨大的潛能,等著我們去發現和挖掘,一旦把它們都開發出來,將會給你帶來無盡的信心和力量,幫助你走向成功。
自然給了我們人類無窮的潛力,可惜大部分都沒有對它充分利用,甚至很多人對自己的潛力根本就沒用,得過且過的混日子,把自己的潛能一點一點的扼殺了。
有一位老人,名叫卡薩爾斯,今年90多歲了,看上去非常衰老了,還身受關節炎的病痛折磨,這樣的病痛折磨讓他連穿衣服的力量都沒有,早上和晚上穿脫衣服都需要別人幫助才能完成。
但在一天早餐前,他費了很大勁顫顫巍巍的坐上了鋼琴凳,鋼琴演奏是他的特長,他顫抖的把彎曲腫脹的手指放在了琴鍵上。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這位老人突然神采飛揚,好像突然年輕了幾十歲,身體也跟著動作,手指開始演奏起來,好像一位技藝純熟的鋼琴家。
他那些腫脹彎曲的手指慢慢的舒展開來,呼吸也跟著順暢起來,是彈奏鋼琴的念頭把他的潛在能力激發了出來。
當他彈奏鋼琴曲時,手法非常嫻熟,手指在琴鍵上像遊魚般輕快的滑動。他整個個人都被音樂所溶化,不再為關節炎的病痛所苦,在他演奏完之後站起來時,和他入座時完全不同了,他站的非常挺拔,走路也不再蹣跚了,他飛快的走向餐桌,大口的吃飯,然後走到郊外散步。
這個故事曾經影響了無數的讀者,人們不隻讚歎在這位老人身上出現的那種神奇,更難以相信一個人的潛能竟然這麼大,它可以讓一位被病魔纏身的九旬老人像年輕人那樣富有活力,可以這樣說,正是由於這位老人對音樂的熱愛,相信音樂能給他帶來神奇的力量,他的改變讓人驚歎,音樂激發出了他內在的潛力,煥發出了他的青春和健康。
隻要我們能夠充分的認識自己,就能把深藏在我們體內的潛能激發出來,從而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目標。
潛能是一種對外界刺激感應很敏銳的東西,它被喚醒後,仍然需要不斷的引導和鼓勵,不斷的培養和堅持,不然,潛能就會慢慢的消失了。
每個人都是一座寶藏,都蘊藏著巨大的潛能,因為我們沒有經過潛能訓練,使我們沒有機會把內在的潛能都發揮出來,在我們身上沒有得到開發的潛能,一旦激發出來就會爆發出驚人的力量。
富蘭克林·羅斯福小的時候是個非常膽小的男孩,經常會感到害怕,如果他被喊起來問答問題,他就會渾身發抖。
如果是其他的孩子,可能會緊抱著自己的缺點,把自己封閉起來,富蘭克林卻有更大的勇氣,他身上的缺陷沒有把他擊倒,反而激發出了他內在的潛能和勇氣。
他並不把自己當成一個有缺陷的人,而是把自己當成一個正常人,他看到別的孩子做運動,玩遊戲,他也去做,他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刻苦耐勞的人,就這樣,他也變的勇敢了,當他和別人在一起時,會認為別人喜歡自己,自卑的心理就沒有了,他用快樂的心情去接待別人時,就不會害怕別人了。
他雖然有些缺陷,但他卻從不自卑,而是以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激發出了自己內在的潛能。他的缺陷使他更加努力的去奮鬥,而不是被同伴嘲笑後就失去勇氣,他用堅強的意誌克服了懼怕的心理,也是憑著這種奮鬥的精神,最終成為美國總統的。
他沒有因為自己的缺陷而氣餒,甚至把自己的不足變成了讓自己走向成功的階梯,到了晚年,已經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經有過那麼嚴重的缺陷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最脆弱的地方,但是堅強的人卻能夠勇敢的麵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通過各種辦法去戰勝它。
一件事物太完美就會缺少發展的空間,而一個人如果沒有了這種發展的空間,也就沒有了存在的意義,所以,上帝在創造人類時給每個人身上都留下了一點缺陷,但這些缺陷卻能激發出我們體內的潛力,如果密爾頓不是瞎了雙眼,也許就無法寫出那樣優美的詩篇;如果貝多芬沒有耳聾,也許也不能譜出那樣偉大的曲子;如果海倫·凱勒沒有瞎和聾,或許也不會有今天的光輝成就,所以,缺陷可以把你的潛能都激發出來,給你意外的幫助。
每個人身上都有比現在做的更好的能力,隻是被思想禁錮了,隻要你能夠衝破這個界限,就能把自身的潛能都激發出來。
8.時時不忘反省自己
自我反省是一種自我道德修養的方法,是不斷理清自我的思想並且加深印象的過程,是集中精力,培養耐心,並客觀地觀察現實,以達到和現實同步的過程。
古人有雲:一日三省,意思就是告訴人們應該時刻反省自己,隻有這樣,才能發現錯誤,才能及時發現和改正錯誤,如果每個人都能時刻反省自己的言行作為,那麼再大的困難也不會懼怕,所以想要獲得成功,就要具有自我反省的精神,養成自我反省的習慣,不要總是人浮於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每個人都有說錯話、做錯事的時候,沒人能保證自己永遠不會犯錯,而最重要的是,你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自己的過失和不足,能不能像古人一樣做到每天對自己進行嚴格認真的拷問和剖析,以君子的方式要求自己?可不可以像古人一樣做到“一日三省吾身”?經常進行自我反省的人,可以不斷實現自己心裏的願望,他們對生活可以全身心的投入,不斷地創造和自我超越,這才是一種真正的自我反省。
許多人都認為自己總是對的,做的事情都是有道理的,“長於貴於,拙於責已”好像成了這類人的通病,比如說:當你無意間的一句話傷了別人的心,令對方不開心,但你卻對自己給別人造成的傷害和心情的影響絲毫沒有察覺,在工作中不分主次、毫無目標的忙忙碌碌,始終得不到老板的重用,犯了錯時,總是不願意反省自己,卻找各種各樣的借口為自己開拖,掩飾自己的過錯,比如:狡辯、諉責、抱屈、怨天尤人,總而言之就是沒有勇氣去麵對自己的錯誤。因為人的意識總是會本能的針對除自己以外的人和事物身上,卻很少會反省自己身上出現的問題,比如說我們總是喜歡批評別人,說別人哪裏做的不對,卻經常忘了自己是不是也有錯誤。所以,一定要靜下心來反省自己,如果有了錯誤自己卻不知道,就會逐漸滑向錯誤的深淵,隻能讓自己更進一步的走向失敗。
一個具有反省能力的人,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有自我否定的精神,可以主動接受批評和自我批評,從而改進自己,使自己的心智不斷得到提高,心靈不斷得到升華。
一個具有反省能力的人必然會對自己嚴格要求,他們總是在尋找自己的不足之處,然後加以改進,他們總能虛心接受他人的意見和建議,不斷的完善自己;他們不會害怕批判和否定自己,因為他們知道進行自我批評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到達一個更高的層次。
李濤剛到公司做銷售工作時幹勁特別足,滿懷信心和熱情,因為他在大學時看了許多銷售方麵的書,覺得自己一定能幹好,於是,他經常加班加點,有時工作到很晚,並且把同事沒做完的工作也做了,第二天,他非常高興的告訴同事時,對方並沒有對他表示感謝,而且表情也很不自在,每次開會前,他都要用很長時間準備發言稿,而每次他的發言都會占用很長時間,可是等到發言結束後,底下的議論聲比掌聲還大,這種情況持續了一年的時間,到年底時,單位所有的評獎都沒有他的份,這時他開始自我反省。
他對自己的情況進行了認真客觀的分析,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自己初入職場,幹勁非常足,而且還有非常強烈的表現欲,急於通過自己的努力做出成績獲得老板的認可和重用,但是卻沒有處理好和同事的關係,從而受到職場潛規潛的阻礙,導致自己什麼年終評獎都沒有,但這可能是公司領導想借此機會讓他自己反省一下自己,在一個團隊中,是絕對不能憑自己的個人努力和個人英雄主義就能成功的,這種工作作風是絕不會辦成大事的,要關注周圍同事的感受和整個團隊的成績。他還認識到職場新人初入職場的衝勁是件好事,因為這樣可以給團隊注入新鮮的活力,但是如果太看重自己的能力而忽略周圍同事的感受,就會讓同事覺得你自高自大,好像在給同事傳達一種“你不如我”的信號,又因為是剛剛接觸,沒有長期相處的信任,所以就算你真的是單純的幹勁十足,也很難得到別人的認同和理解,反而且給同事帶來壓力,受到團隊的排斥,以後處理這種事情要先反省一下自己的態度和用心是不是有不謙虛恭敬的地方,要時刻謹記自己是個新人,從小事做起,謙虛謹慎的處事,建立起大家對自己的信任和好感,然後,你在工作上的優秀表現才會被人重視而不是被誤解。
就這樣,李濤通過對自己深刻的反省,充分的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在日後的工作中,努力的改正,終於得到了公司同事和領導的認同和好感。
自我反省是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和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好方法。它是一個人修身養德必需的基本功之一,又是增強人的生存實力的一條重要途徑,所以,在自我反省的背後,其實是存在著充分的自信的,在不斷的反省中獲得前進的力量,讓自己變得更傑出。
作為一名員工,每天都要反省一下自己的工作情況:今天的工作,我是不是偷懶了?是不是全力以赴的工作了?有沒有浪費工作時間?和昨天相比有沒有進步,有沒有完成目標?今天事情的處理是否得當,有沒有更好的處理方法?今天和別人說話有沒有說不妥當的話,有沒有做損害別人利益的事情?某同事對自己不太友好是不是因為自己哪方麵做的不夠好?
經常這樣反省一下自己的言行作為,可以讓自己對事物有更清醒準確的判斷,讓你對自己有個更理性的認識,並改正錯誤,完善自己,所以,每天對自己的反省是必不可少的,對自己無情的自我剖析,嚴格的自我批評,及時改正錯誤,把過錯扼殺在萌芽狀態。這樣才能更加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工作和人生,工作的業績才能提高,事業才能得到長遠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