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為自己工作(1)(1 / 3)

好好工作,可以讓一個人保持高度的自覺性,把全身的細胞都調動起來,熱情的投入工作,完成自已內心渴望完成的工作,自以為是很多職場人的最大敵人,所以,要想實現自己的理想,就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在日常的工作中,腳踏實地的從一點一滴做起,提升自己的能力,為打造自己良好的職業生涯積累雄厚的實力。

1.主動工作

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曾經這樣說過:“有兩種人注定一事無成,一種是除非別要要他去做他才會去做,不然的話,是絕不會主動去做事的人;另一種是就算是別人要做,他也做不好的人,那些不需要別人的督促,就會去主動做事,並且一定堅持做到做最的人必定成功,這種人懂得比別人付出多一點。”

對一名員工而言,老板不在身邊的時候是最容易鬆懈的時候,但是你一定要記住,不管老板在不在你身邊,你做工作都不能做做樣子給老板看,而是要發自內心的去勤奮工作,老板看的是實際的業績和工作效果。

許多員工在工作時都是覺得上司分配給自己什麼工作,就做什麼工作,其它的事情都不聞不問,還理直氣壯的認為自己把上司分配的工作做的非常好了,就應該得到獎勵,但是,上司卻更清楚,他的公司更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勤奮而且樂於主動工作的員工一定會得到老板的欣賞和器重,與此同時,員工也能得到一份重要的財富,那就是自信,你就會發現自己擁有可以令一個老板或一個公司器重的才能。

把工作當成一種任務的人,工作不積極的人,對著工作不開心的人,經常會對工作發牢騷的人是不會在工作上有很好的成績的,更不會得到老板的重用。

小李和小劉同時進了一家超市工作,在開始的幾個月,他們都從底層開始做,都一樣努力的工作,每天工作到特別晚,得到老板的再三表揚,可是在半年多以後,小劉像被人忘了一樣,仍然在最底層工作,而小李則被提升為部門經理了,小劉的心裏特別不是滋味,覺得老板對人不公平,於是他決定向老板辭職,並痛斥老板用人不平等,老板耐心地聽他說了很多,經過半年的時間,他對小劉已經非常了解了,他工作非常努力,可就是缺少了點什麼,缺什麼呢?

老板想了想對小劉說:“請你馬上到集市去看看今天有什麼賣的?”小劉一看老板交代自己任務,立刻應聲去做了。不一會兒,他從集市回來了,對老板彙報:“剛才集市上隻有一個老農拉了一車的土豆在賣。”老板看著他,問了一句:“一車大約有多少袋?”小劉立刻轉身回到集市去問,很快,他又回到老板麵前,報告說:“一共有15袋,”老板又問他:“價格多少?”小劉再次跑回集市上,老板看著已經累得氣喘籲籲地小劉說:“你先休息一會兒,我現在讓你看看同樣的一項任務,小李是怎麼做的。”

說完叫來小李並對他說:“小李,請你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麼賣的?”小李同樣很快地從集市上回來了,向老板彙報:“集市上隻有一個老農在賣土豆,一車共有15袋,價格適中,質量也不錯,我帶回來幾個,老板您可以看一看,這個老農說過一會還要弄幾筐黃瓜到集市上賣,我覺得價格也還公道,可以進一點貨,我想對於這種價格的黃瓜老板可能會要,所以我帶了幾個黃瓜做樣品讓您過目,還有,我把那個老農也帶來了,他現在正在外麵等回話呢。”

老板看了上眼紅了臉的小劉說:“現在你還覺得我用人不公平嗎?”小李由於比小劉更加積極主動、自動自發的工作,於是在工作中取得了成功。

很多人都像故事中的小劉一樣,領導吩咐了什麼自己就做什麼,從來都不會為工作多動一些心思,結果不被公司和老板重用時,又會感歎命運的不公平,抱怨自己沒有遇到識才的伯樂,抑怨老板沒有眼光,看不到自己的才華,看到別人比自己有能力有優勢時,就會對對方心生嫉妒,覺得老板偏心,從而憎恨老板,卻從來不會認真的想一想自己身上的問題。

一個員工在工作時是不是主動,是衡量他工作態度的一個重要標準,如果他工作非常被動,習慣被人督促著才能工作,像奴隸被主人督促一樣,一點工作熱情都沒有,那麼,就能看出,這樣的員工將來一定不會有什麼成就的。

主動的工作態度能讓你不斷的超越自我,為成老板眼中最優秀的員工,那些成功人士就是因為他們是積極主動工作的人,從而獲得了老板的賞識。

老板都希望自己的下屬對自己忠心耿耿,像自己的朋友一樣,當自己把工作交代給下屬時,他們可以像朋友一樣把老板的事情辦的穩妥出色,沒有一個老板希望自己的下屬像個奴隸一樣,隻有自己下達命令或狠狠打一頓時才肯工作。

現在好好回想一下自己的工作經曆,想一想自己至今沒有受到公司的重用,就是因為你工作不夠主動,雖然你也把老板交代下來的工作努力的做好,但是,在你心裏,卻隻是把自己的付出看成一種有償的勞動,用你的付出去換取老板的金錢,在你的內心深處,並沒有把自己當成公司的一分子,也沒有把自己全身心的融進公司的圈子裏去,而老板需要的卻恰恰就是那些時刻把自己當成公司的一員,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公司,把老板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的人,所以,想要得到老板的重用,就要徹底改變自己的心態,不再把自己當成一個旁觀者,以主人翁的姿態為公司工作,為自己工作,終有一天,成就了你的老板的同時,也就成就了你自己。

2.對自己的工作責任

意大利哲學家馬誌尼這樣說過:“我們必須找到一項比優越的教育原則,用它來指導人們向美好的方向發展,讓他們逐漸樹立起自我犧牲的精神,這個原則就是責任,也是他們終生的責任!”

沒有責任心的員工絕不是一個優秀的員工,所有成功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品質:責任心,就算他兼具智慧、學識、機遇、才幹等等成功者必備的素質,如果缺乏了責任心,仍然不會成功的。

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不會去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工作業績不好也不會去主動檢討,工作失敗後的責任也不會主動去承擔,會推卸責任,會比較貪玩和懶惰,或許短時間內可以利用自己的小技倆在上級麵前順利通過,甚至還會加薪或升職,但是由於缺少真正的責任,時間長了,你的工作難免會由於已有的問題產生不好的後果,而領導對你的信任也不會長久,最後隻會由於自己的問題而失去了工作。

李強和李東是一對兄弟,因為家庭條件有限,所以,弟弟李東在中學畢業後就輟學了,隨著常年在外打工的哥哥李強來到碼頭打工,兄弟兩人在碼頭的一個露天倉庫幫人縫補大篷布。

李強在外打工幾年了,做工作一直是“差不多就行”的態度,馬馬虎虎交差就完了,而李東卻和哥哥不一樣,所以,在李強眼裏,弟弟李東是個十足的傻瓜,李東在工作時總是竭盡所能,把工作做到最好,對工作盡職盡職,還經常用業餘時間來加班。

有一天夜裏,外麵突然下起了大暴雨,李東急忙起床穿衣服,拿著手電筒就要出去,雖然李強再三勸阻,但他還是衝到了大雨中,把李強氣的直在後邊罵他:“你真是個十足的傻瓜,這又不是你的工作,就算你去幹了,老板也不會給你發獎金啊,再說了,這個時候,誰知道這些活是你幹的呢?”

李東回頭衝哥哥回答說:“如果那些篷布被雨水淋濕的話,公司就會受很大損失,我不能不管啊。”於是他來到公司的倉庫,挨個查看了貨堆,並把篷布加固了一下。

就在這時,老板來到了倉庫,原來,老板看到外麵雨下這麼大,就非常擔心那些貨物,於是冒著大雨來到倉庫查看,正巧看到李東一個人在那兒認真的檢查貨堆,渾身上下都被大雨濕透了,而貨物卻沒有任何損害,老板看到這種情景非常感動,他當場表示要給李東漲工資,可李東卻說:“老板不用了,我隻是來看看我們縫補的篷布結實不結實,而且,我住的離這兒非常近,來看一下貨物有沒有受損害隻是舉手之勞而已。”

老板見李東這麼誠實,而且非常有責任心,於是就把它安排到自己新開的一家分公司擔任負責人。

李強知道李東負責的那個分公司要招聘一批新人,所以,就對李東說:“給我安排一個好點的工作吧。”可李東深深了解自己的哥哥,一口回絕了:“不行。”李強對於弟弟的拒絕有點生氣:“難道看大門也不行嗎?”李東說:“不行,因為你對你的工作根本不負責任,自然不會把公司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來做。”李強這下徹底火了,對李東喊:“你有必要這麼較針嗎?這又不是你的公司,我可是你親哥。”可李東卻非常嚴肅地對李強說:“隻有把老板的公司當成自己的公司,把公司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才能真正對自己的工作負責,隻有那種不管是不是工作時間,都把公司的事情當成自己分內的事來做的人,我才會錄用。”

李東錄用新人是按著這個要求,而他也是一直保持著這樣的工作態度,才在幾年以後成為一家大型企業的總經理,而他的哥哥李強,卻仍舊在碼頭上縫補篷布。

在企業裏,老板就需要那些敢做敢當,勇於承擔責任的員工,在老板心目中的員工,個個都應該是負責人,而隻有那些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對公司和老板負責、對客戶負責的人,才是老板心目中的好員工。那些總在推卸責任的人,老板可能會因為你暫時還有一些可取之處而不當從揭穿你的行為,而老板的心裏,早就認定你是個不可靠的人,將來必然也不會重用你。所以,凡事習慣性的推脫責任的人,沒有明確自己的任務,出了問題後就急著推脫,這樣的行為不利於問題的及時解決,對員工的個人發展和企業發展都有不良的影響,如果你有這種推脫責任的習慣,請馬上改掉,這都是拒絕承擔個人責任的表現,正確的認識自己,認識到自己的責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找出自己以前忽視掉的問題,努為成為一名優秀的員工。

王剛在一家大型汽車製造公司做技術經理,幾百多安裝技工的技術指導和管理都是他一個人負責。有一次,他帶著幾個技工安裝一輛高級小轎車,安裝完畢後,正巧總裁到車間來巡視,和總裁一起來的朋友突然發現這輛小轎車的安裝存在著非常大的失誤,於是就告訴了總裁,總裁查問了起來,王剛怕自己會受處罰,就說自己剛才有事出去了,也就是說小轎車的安裝問題不是他的責任。而總裁聽了他的辯解後特別生氣,當場辭退了王剛,因為推卸責任而丟了一份本來不錯的工作,這讓王剛追悔莫及。

作為一名員工,在麵對責任時絕對不能畏懼、逃避,這樣的做法是懦弱、膽小怕事的表現,最後隻會是一事無成。而真正有作為的人,都是敢於承擔責任的人,隻有這樣才能抓住機遇並獲得更多的回報。

任何一個人,在社會這個大舞台上,都有自己的角色要扮演,不管你扮演的是哪個角色,都要謹記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一個優秀的員工會把職責當成自己應盡的義務,通過自己自覺的努力和決然的行動來履行自己的義務。而生活也會給每個人回報的,無論是榮譽還是財富,而前提則是你要轉變自己的思想和認識,培養自己勇於負責的工作精神,一個人隻有具有了這種精神,才能具有改變一切的力量。

3.立即行動,不拖延

美國著名的西點軍校的最後一條軍規是這樣寫的:立即行動,如果你永遠都不開始行動,那麼任何美好而有創意的好想法都會變成一場空。

工作就是員工們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的過程,如果每個員工在遇到問題時都能立即行動,把問題妥善解決,那麼這個公司必將發展壯大,但是如果把問題都拖延下來,那麼問題隻會越來越複雜,越來越難以解決,如果每個員工都這樣,那麼公司一定不會有好的發展,員工的前途也就更加渺茫。

傳說五台山上有一種“寒號鳥”,長著四隻腳和一對翅膀,春暖花開時,寒號鳥的身上長滿了美麗的羽毛,它非常懶惰,總是不去找食物,餓了時就吃樹葉,渴了就喝露水,就這樣度過了春、夏、秋三個季節。

轉眼冬天來臨了,天氣特別冷,其它的小鳥都回到了自己早已築好的溫暖的巢裏,而寒號鳥,因為平時太懶惰,沒有在天暖時為自己築好巢,現在隻能躲在石頭縫裏,凍的渾身直發抖,不停地叫:“好冷好冷,等天亮了一定要築個巢。”

第二天,太陽出來了,天氣又溫暖了,被溫暖的太陽一曬,寒號鳥就把前一個夜晚的寒冷都忘記了,於是又不停地唱歌:“得過且過!得過且過!太陽下麵暖和!太陽下麵暖和!”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寒號鳥就這樣得過且過,一直沒有給自己築個巢,終於有一天夜裏,風雪交加,天氣異常寒冷,就在這個夜晚,寒號鳥被凍死在岩石縫裏了。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像寒號鳥一樣得過且過,做事拖拖拉拉,從來不會立即行動,像寒號鳥一樣,把該做的事一天一天往後拖,這樣拖下去的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研究證明,世界上有93%的人都是因為拖延而一事無成,因為拖延會降低人的工作積極性,而這種工作積極性恰恰就決定了你日後是否能夠成功,拖延的表現形式有很多種,程度也有所不同,有的員工平時的閑事太多,工作時就不能精力集中,隻有被老板逼著時才會加快工作速度,自己不會去主動工作;有人員工對工作反複進行修改,工作就會被這種無休止的“完善”所拖延;有的員工就算下決心立即行動,不再拖延了,卻找不到行動的方向或是知道應該做什麼時卻不行動;有的員工做事總是磨磨蹭蹭,還覺得自己這樣工作是慢功出細活,導致問題拖延;還有的員工情緒不好,對工作沒有熱情,更談不上人生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