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德抱怨,幫助領導
一般下屬比自己有才華時都會受到領導的嫉妒,如果你想有一番作為,就要培養自己的胸襟,容忍和體諒領導的心態。最明智的方法就是假裝對領導的嫉妒一無所知,安心的工作,不但不對其作為進行報複,反而真正的幫助領導,使他進步,能力提高,幹出成績來。
真誠有時可以澆滅領導心裏的妒火,有點內涵和素質的領導一定會對你的所為做出回應。
2.以惠抱怨,拉攏領導
領導一般情況下都是因為下屬得到了自己沒得到的東西對會對你嫉妒,所以,如果你有成績,一定要拿出來和領導分享,讓他感到,如果繼續損害你的利益,就是在損害他自己的利益。
當然了,我們所說的施惠於領導,絕不是指向領導行賄,這裏所說的惠範圍很廣,除了包括實質性的東西,還包括名譽成績等,讓領導也得到好處,就會減少他對你的阻礙。
有一個幹部,愛好書法,在社會上也交了很多朋友,並被選為當地書法協會的副會長,名氣越來越大,應酬也越來越多,他的領導就說他不好好工作,還總故意刁難他,這個幹部非常苦惱,在苦惱之餘,他求助了一位長者,這位長者經驗非常豐富,給他指了一條明路。
於是幹部就按長者所說,邀請他的領導參加了一次書法協會的聚會,在聚會上,領導又認識了好多知名人士,接著幹部又把領導的女兒送到了書法培訓班,自己也經常對她進行指點教導,漸漸的,領導從中得到了好處,就不再像從前那樣說他了,相反,最後,他也加入了這個協會,得到了這裏更多的人際財富和社會資源。
3.安扶領導,對他表示尊重
領導嫉妒下屬時,很多時候是因為他覺得受到了下屬的威脅,下屬比自己有才華,業績比自己突出,在他眼裏都是一種威脅和挑戰,所以,他就會設法打擊和削弱自己的潛在對手,經常給下屬找麻煩出難是。
所以,下屬要想少惹麻煩就要讓領導安心,可以在公開的場合支持和尊重領導,有意的突出領導的業績,而對自己的成績則輕描淡寫,一帶而過,甚至可以分一部分功勞給領導,慣用的詞是“離不開領導的支持和幫助”“在領導的正確領導和帶領下”“沒有領導的關心,就沒有我今天的成績”雖然這些話非常俗,但是它的確能夠突出領導的權威,向領導表達自己的尊重,所以經久不衰,一直被延用至今。
一旦領導感到了自己的權威性,他的敵意就會減弱,這樣你的日子就好多了。
4.實施心理補償
由於人們心理上的平衡感被打破了,產生了失落感,於是,嫉妒感就產生了,針對這種發生機理,對領導施加心理暗示,進行心理補償,也能起到減輕領導的妒意,使他達到心理自我平衡的目的。
絕導一定有他的過人之處,你要抓住這一點,表達自己的崇拜,從而使他產生一種滿足感,就會覺得自己這樣優秀,根本沒有理由去嫉妒一個下屬。
小李由於業績突出,在全公司的大會上受了表揚,出盡了風頭,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相比之下,他的領導就被冷落了。
散會後,領導嫉妒的拍著小李的肩膀,皮笑肉不笑的問:“感覺不錯吧?”
小李非常機靈的回答:“我從沒見過這麼大的場麵,剛才緊張的我手心都捏出汗了,如果能像您每閃在台上講話時那麼鎮靜就好了,您有什麼秘決啊?能不能教教我啊?”這時,領導心裏就放鬆多了,態度也恢複了正常。
4.在挫折中愈戰愈勇
挫折在人生旅途上難以避免,它們就像取經路上的一個個劫難一樣,時時來考驗著我們的誠心和勇氣,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可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如何麵對它。有的人把它當作絆腳石,從心理上就把自己給打敗了,有的人卻把它當作鋪路石,跨過去,看到更美麗的天空,生命的成長不光要以挫折為伴,還要感謝它,因為是它激發了我們的雄心,磨煉了我們的意誌,成為我們前進的功力和成功的階梯。
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時候失敗了無數次,當他用到一千多種材料做燈絲仍然沒有成功時,助手對他說:“你已經失敗了一千多次了,成功真得太渺茫了,我看還是放棄吧!’但是愛迪生卻說:“到現在我的收獲還是不錯的,起碼我發現有一千多種材料不能做燈絲”。
最後,經過六千多次的實驗後,愛迪生終於成功地找到了最適合的材料,發明了電燈。
這就是大發明家愛迪生麵對挫折的態度:挫折在他的眼裏同樣也是一種收獲,他失敗了一千次,但發現了一千種不能做燈絲的材料;失敗了六千次,就發現了六千種不能做燈絲的材料。這就是我的收獲,這是我在失敗和挫折中得到的“見識”。六千多次的挫折,這是一個多麼驚人的數字啊!可是請你試想一下,如果愛迪生在助手勸他停止實驗的時候就放棄了,人類很有可能到現在還在點隻有豆粒般大小的油燈來照明。
有人曾為林肯做過統計,說他一生隻成功過3次,但失敗過35次,不過第3次成功使他當上了美國總統。而最終使他得到或者說爭取到第三次成功的,完全是他的堅強。麵對自己一生中的諸多挫折,林肯這樣說:“此路艱辛而泥濘,我一隻腳滑了一下,別一隻腳因而站不穩。但我緩口氣,告訴自己,這不過是滑一跤,並不是死去而爬不起來。”
林肯是美國最偉大的總統之一,但他更是一個從無數不幸、挫折中走出來的堅強的人。如果不是因為具有那種堅強麵對挫折的精神,他就不會在經曆了如此多的打擊之後,還能進駐白宮。
1816年,家人被趕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須出去工作,以撫養他們。那一年他還不到10歲。
1818年,母親去世。1831年,經商失敗。
1832年,競選州議員,但落選了,工作也丟了,想就讀法學院,但又進不去。
1833年,他再次經商,但年底就破產了。接下來他花了16年的時間,才把欠債還清。
1834年,再次競選州議員,這次命運垂青了他,他贏了!
1835年,即將結婚時,未婚妻卻死了,因此他的心也碎了。
1836年,精神完全崩潰的他,臥病在床6個月。
1840年,爭取成為選舉人,但失敗了。
1843年,參加國會大選,但落選了。
1846年,再次參加國會大選,命運第二次垂青了他,他當選了!
1854年,競選美國參議員,但落選了。
1856年,在共和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上爭取副總統的提名,但得票不到100張。
1860年,當選美國總統。
將挫折僅看成是自己滑了一跤,我們相信,隻有林肯這樣的偉人才能說出這樣的豪言,而隻有麵對任何困難都堅強如林肯的人,才能像林肯那樣,在跌倒無數次後,登上金字塔的塔尖。
一個小和尚剃度一年多了,住持卻仍讓他做行腳僧,每天風裏來雨裏去地外出化緣。這是寺裏最苦最累的差事,沒有任何人願意做這份工作。
一天,日上三竿,小和尚還沒有起來去化緣。住持非常奇怪,就推開小和尚的房門,結果見他正在床上呼呼大睡,床邊還堆了一大堆破破爛爛的鞋。住持叫醒小和尚問:“今天為何不外出化緣?”小和尚指著床邊的那堆破鞋,憤憤不平地說:“別人一年連一雙鞋都穿不破,我剛剃度一年多,就穿爛了這麼多鞋子。”住持一下就明白了小和尚的言外之意,微笑著說:“昨夜下了一場大雨,你隨我到寺前的路上看看吧。”
寺前是黃土小道,由於昨夜的一場大雨把路麵弄得泥濘不堪。住持拍著小和尚的肩膀說:“你是願意做天天撞鍾的和尚,還是願意做能光大佛法的名僧?”“當然想做名僧了!”小和尚興奮地回答道。住持接著問:“你昨天是不是在這條路上走過?”小和尚回答:“當然。”住持接著又問:“你能找到自己的腳印嗎?”小和尚十分不解:“昨天這路又幹叉硬,哪能找到自己的腳印?”
住持不再說話,邁步走進了泥濘裏。走了十幾步後停下了腳步問道:“你是否能找到我剛剛留下的腳印?”小和尚答道:“那當然能了。”住持聽後拍拍小和尚的肩膀說:“泥濘的路上才能留下腳印,世上芸芸眾生莫不如此啊!那些一生不經曆風雨的人,就像一雙腳踩在又幹又硬的路上,什麼足跡也沒有留下。”小和尚頓時恍然大悟。
這個小和尚不是別人,正是人盡皆知的鑒真大師。
麵臨挫折時,要以積極的態度去麵對,將悲觀心態趕走,向挫折說聲“謝謝”。
5.從容麵對壓力
無論你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都不可避免地會遇上各種各樣的壓力。比如,上司不支持你的研究項目;同事不願配合你,以致於耽誤了工作進度;你試圖主動承擔某項重要的任務,卻總是遭遇失敗;你幾經努力,剛開拓的市場卻因為市場不景氣而不得不放棄,等等,這些都是每個職場人士都曾經曆過的。當麵對壓力時,如何去調適,如何將壓力轉化為動力,是我們每個人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麵對工作中的各種壓力,你用怎樣的態度去對待它,上司就會用怎樣的態度來對待你。因為站在老板的角度上考慮,他們希望聘用的員工不僅能夠麵對各種工作壓力,而且還能在壓力下煥發出勃勃的生機,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和主動熱情的工作態度去挑戰壓力。如果你能在工作中表現出自己不但可以承受壓力,而且還歡迎壓力時,你將會得到老板格外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