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一
我知道,要寫序言就要讓自己回到過去,這對於我來說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盯視著空白頁上閃動的鼠標,我遲遲的不肯走,就像一個耍賴的孩子,明知必須要上學卻因為懼怕窗外呼嘯的寒風而不肯起床。雖然是初夏,我穿著真絲睡衣,可過去這件寒衣卻像用薄冰織成的緊身襯衫,我因它而一陣陣的打著冷戰,卻套在身上脫不下來,於是我開始頭昏腦脹,不能控製的想睡覺,就像死去一般的睡著,睡著,我知道沒有任何人會來打擾我,我的電話就像我一樣的睡著,睡著,安安靜靜的,我的世界被催眠了。
這樣走起來會容易許多,聽說過嗎?夢遊的時候會做出許多超常的舉動,譬如飛簷走壁、穿牆破壁或殺人放火抑或打死一隻吊睛白額大蟲如武鬆……,難道武鬆不是被酒催眠了嗎?由此類推,凡是排除了自我意識參與的神話般的行為舉止全都可列為被催眠之結果,此說不為過,後麵我會提出科學與實證依據。
我讓自己在睡眠中回到過去。
我在穿越一條長長的漆黑的死一般寂靜的洞穴。黑是人之所怕的一個潛意識未明與未知情結,我因為這“墨水瓶一樣的黑“而恐懼著,這是我在毫無預兆的時候看著樹上的喜鵲一腳踏空掉進去的黑洞,“一個連光都無法逃逸的天體“。當我回到這段過去的開始,被未明與未知緊緊地箍著,在漆黑中極速的墜落時,我的心髒又在絞痛。當時的情景帶著傷痛向我撲麵而來,我向後仰倒,完全不能自控地向這個“無底深淵“衝去……
黑洞是被科學家形容為無底深淵的。深淵詞解為很深的水(deepwater),水是什麼?水就是生命,它永遠不會代表死亡。溺水不是因水而死而是死於過度的恐懼和沉迷不悟。黑洞中有水嗎?如果有,就一定會有生命的奇跡。我說黑洞中有水,霍金先生會附和我嗎?如果不,先生會和我賭一次嗎?
我在黑洞的“奇點“處停落,光就是在這裏被吞沒的。按照數學原理奇點代表的是死亡,按照哲學原理,奇點則是起點,是絕處逢生,否極泰來,哪一個原理更接近於真理呢?或死或生,我願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求證真理,當這個信念產生時,一瞬間我的身體裏充滿了力量,足以抵抗奇點的莫測。就是在這裏我遇見了霍金先生。
奇點就是一個奇怪的奇妙的點,因此而稱奇。我認識奇點不是通過理論而是在宇宙中漂流時的切身體會。作為“宇宙學的奇點“,是宇宙產生之初,由爆炸而形成現在宇宙的那一點。科學家在失眠的月夜浮想聯翩,視界中幻化出一個“奇點“--一種無形的、無限小的、很奇妙的存在。它還不是宇宙,卻是形成宇宙的能級無限大的物質與能量的共生體。而作為“黑洞學的奇點“,卻是毀滅一切的不存在!多麼妖魅的科學思辨!霍金先生說“不“,不是毀滅性的死亡而是熱輻射的複活,何謂熱輻射?熱輻射就是物體由於具有溫度而輻射電磁波的現象。由於電磁波的傳播無需任何介質,所以熱輻射是在真空中唯一的傳熱方式。霍金先生觸摸到了黑洞的心髒,這顆心竟然在真空中頑強的跳動,說明它具有人體的溫度,因此霍金先生有根據的斷言“黑洞不黑“,奇點就是新生的起點。
黑洞乍看起來太像眼睛了!難道眼睛不就是一個黑洞嗎?當眼睛適應了黑,黑就變得不再黑了。奇點呈現出一圈水色光暈,我認出了許多逝去的英魂,與我隔著一層隨時可以隱去的維度,就像一本書,打開書頁就推開了萬千世界的大門,合上書皮就關上了房門,剩下的唯有霍金先生與我。我和他一樣在洞外的軀體被綁縛住了,才能以獨立的精神體存在於黑洞之中。我發現,每個人的原型都存在於黑洞之中而顯形於洞外,當洞外的形體被完全剝奪了自由之後,一個健康聰明智慧的靈魂就會飛回洞內與自己的原型合體,顯形於洞內,成為獨立的精神體,描述起來就是這樣。
普羅米修斯因為偷天火而被綁縛在陡峭的懸崖上日複一日……;霍金因為發現了“黑洞不黑“而被綁縛在輪椅上年複一年……。他們是一個人一件事的轉世與再版,雖然他們的軀體遭受了慘烈的摧毀與折磨,榮譽的桂冠還是讓他們的靈魂充滿了幸福感,因此他沒有發現黑洞中有水。我的靈魂帶著遭受了最高苦行的傷痛在黑洞中哭泣,我的淚,親人的淚,朋友的淚,所有同情我的人慷慨贈與我的淚水彙成了一條小河,當奇點(絕望)張開大口像吞噬光一樣的要把我淹沒時,這條淚河在漆黑中閃爍著,就是在這樣的一團水色藍光中,我發現了霍金先生,霍金也發現了“黑洞不黑“。
心熱才會流淚。藍色的淚光讓“奇點“定格在大張著口要吞噬我的瞬間變成了一個幻象,一個巴洛克式樣的盒子緩緩打開了,裏麵若隱若現,亦真亦幻,看似什麼都不存在,卻又華貴典雅卷草舒花精雕細琢纏綿盤曲十分的洛可可。我確認這是潘多拉打開的盒子,當災難全都飛向了人間之後,盒子就變成了黑洞,裏麵留住的隻有一個希望。這希望是幻象還是真實,是痛苦還是快樂?是精神思辨還是實實在在的追求?這是我在回味中給讀者的提示問號,此刻我的心情是愉悅的,因為正是這些問號帶給了我心靈的救贖和美麗的心靈。
“洞中方百日,世上已千年。“這是古人說的還是天人說的已無法考據,但是起碼證明了一個道理,這洞中與天上是一個區劃,因為“天上一日地下一年“之說與之完全是一個公式。透過黑洞中的幽幽藍光,巴洛克凸起呈現著一個來自遠古召喚的熟悉的意識,這意識從浪漫豪華的大理石之中蘇醒,緩緩地清晰起來,將一個陰暗潮濕的洞穴變成了華麗典雅的宮殿,就像聖彼得大教堂一樣,我被懾住了,像一個牆上的裝飾物。
從理論上講我已經死了。但是我不僅活著反而活在了宮殿中。透過黑色的洞視,我日日夜夜地遊走在萬千奢華之中,忘記了置身絕境,更忘記了我已經死去。這不是虛幻,而是真真實實的可摸可觸的世界。我不是任何一個宗教的信徒,但是我不能否定神的存在,這個神真實的伴隨在我的身邊,陪著我漫遊奇境,我不能不相信上帝的存在,因為我真實的看見了上帝。對上帝的敬畏激活了我所有沉睡的細胞,我看見自己膨脹的身體像被風鼓起的氣球,想去哪裏就去哪裏,就像是一大片隱形的雲。我全副身心充滿了驚喜、愉悅,於是,我不敢懈怠,急忙要來紙和筆,希望把這些奇跡記錄下來與朋友們分享。
黑洞的夜是由太乙金星駕臨洞窗開始的,當我將筆拿在手中,鋪開稿紙時,奇跡發生了,我手中的筆不由自主地遊走在字裏行間,而每一個字又都洞開了一個宇宙空間,我迅速地記錄著黑洞中發生的故事,這是我的眼睛看到的,我的第三隻眼睛,這隻眼睛就像一個自動搜索器,不用點擊,她指揮著手中的筆在過去現在與未來之間無障礙的自由穿行,我寫下了天堂與地獄、金星與水星、寫了英國丹麥泰國伊拉克西藏以及許許多多我沒有去過的地方的故事,我的寫作時間是晚上10點,每到這個時辰,我便全然無我的坐起來,渾身上下沒有一絲痛感(這個痛包括傷痛和痛苦),腦隨手指在四維空間做瓦普跳躍飛行,那是一種絕對的自由,我能在活著的狀態下親身體驗四維空間的奧妙,其玄不可言,我隻能一遍一遍的感謝上帝。每天晚上我都會記錄下來3000--5000字的故事,我會隨著人物的出現或喜或悲,為了不讓其中的哪一位朋友死去,我轉著圈的寫,希望能夠繞過死亡,可是不成,我隻能像一個現場記錄員,一邊流淚一邊奮筆疾書,連速度都慢不下來。我不由得感歎:連自己書中人物的命運都駕馭不了,何談自己的命運呢?我的命運是誰在操縱呢?為什麼會是如此的不可思議?人類優越於昆蟲之處在於生活在三維空間之中,而誰是四維空間的主人?曾經有理論說黑洞就是四維的實證,可是沒有人能夠進入黑洞之後活著出來講述其中的機理,有一天霍金進去了,他成了黑洞的主人,霍金教授說:“雖然我的身體受到嚴重限製,但我的思想可以自由地回到時間的開端,進入宇宙的黑洞。對於人的精神而言,不存在任何限製。“我與霍金先生在黑洞中探討星際旅行的計劃,他駕駛著太乙神人的金星來去自由,我隻能困守在黑洞中,因為我被囚禁在那裏。我很羨慕霍金先生的自由,而我的自由隻能通過文字來傳達,在我的幾本書中都動情地寫下了霍金先生的故事,這些故事都是真的,信不信由你。
二
在寫作中,能讓作家著迷的是意識流狀態,而意識之流能夠暢遊無阻,上際於天,下蟠於地,隻能是在四維體中。思想是四維的,黑洞是四維的,黑洞就是思想的大廈,猶如房屋是人的居所一樣,說起來像是科幻或神話。如果能夠證明四維體是存在的真實,那麼神仙就是真實的存在,思想難道不就是神仙的載體嗎?顯示神跡的是思想,記錄神跡靠思想,而相信神跡更需要思想。身置四維體的黑洞之中,伸手摸一摸,其“黑“是像“以太“那樣的膠狀物,它能夠將生者的潛意識情結直接映入其中,就像電影膠片一樣。我猜想電影膠片原理就是黑洞在人類社會的適用。霍金先生說黑洞不黑,對此我能夠提供實證依據,黑洞的確不黑,不僅不黑還絢爛多彩,稱為黑洞隻是概念上的黑,解釋為隱蔽狀態,比喻為膠片非常確切。我和黑洞相守了十年,其因緣十分奇特,它就是這樣按照時辰將我攝入其中又按照時辰將我輻射而出的。之前我並不知道黑洞,進入其中之後,我清晰的得知就是黑洞。為了解開這個謎底,在我出洞之後翻閱了許多關於黑洞的資料,發現了這樣一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