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給自己的心理做個保健——心情舒爽每一天(6)(1 / 3)

此外,聽音樂具有主動的、積極的功能,是提升創造、思考,使右腦靈活的方法,並且能引導出重要的α腦波。特有的音樂節奏與旋律,能夠使我們平常較常用的主管語言、分析、推理的左腦,得到休息;相對的,對掌管情緒、主司創造力、想象力的右腦則有刺激作用,對創造力、信息吸收力等潛在能力的提升有明顯的效果。

長久以來思想家與科學家的想法:音樂的形成有一種自然生成的內在法則,這和生命形式的和諧規律是一致的。可以說,兩者都遵循一個統禦宇宙萬物的定理,這個定理也引導整個生物進化的過程。其基本原理是根據音樂的自然形成法則,和生命法則基於一致性而產生共鳴,借由腦部對音樂的反應活化生命體的自然和諧法則,使腦部產生的α波上升。

在19世紀初期,音樂就已經被用來促進病人的睡眠。醫師指出,失眠患者聆聽適合的音樂,確實可減少安眠藥及鎮靜劑的使用。音樂的節奏會影響人體的荷爾蒙。相對於年輕人,老年人的新腎上腺素有明顯的增加,該激素已經在最近的醫學研究證實和睡眠的發生及夜間醒來的次數有關。音樂促進睡眠的科學研究已在德國、美國等國家陸續被證實,美國醫學審查委員會早已公布大多數的安眠藥在病人使用兩周後便失去療效。基於上述原因,音樂治療漸受重視,並已經受到醫護人員普遍的使用。

雖然各個研究使用不同的音樂,但音樂都有一個共同點:音樂節拍都略等於人類心跳的速率。節奏太快或太慢的音樂都不適於用來促進睡眠。節奏太快會讓人緊張,太慢則會令人產生疑惑。

醫學實驗證明,音樂的類型會影響腦部血液的循環,有的音樂會增加腦部的血量,使血液活動順暢;有的相反,會降低血液循環的速度,緩和外界的刺激。例如在餐廳吃飯,柔和的音樂可使食欲及消化順利,充分享受用餐的滿足和愉悅,但是旋律快速的舞曲或節奏強烈的進行曲,則會使用餐的心情緊張,影響消化係統的功能。

所謂一支“心”曲妙橫生,就是指音樂在調適人的心理方麵的奇妙療效。對老年人來說經常聽自己喜歡的音樂,並養成聽音樂的習慣,把身心融入其中有益於老年人精神煥發,心情舒暢,而且老年人不妨聽聽年輕人喜歡的流行音樂還會使自己的心年輕起來。

(第三節)回歸自然益延年

人是自然的人,大自然是人類偉大的母親。每當回到她的身邊,人類便有一種“回家”的感覺,使你放鬆,使你寧靜,使你的壓力得到釋放,使你的精神得到撫慰。

回歸大自然是人的天性。因為人的基因和黑猩猩的基因有99.2%是相同的,所以人類自然會像黑猩猩那樣喜歡在充滿陽光、空氣和水的森林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由於基因的緩慢進化難以適應社會環境的迅速變化,形成了基因與環境之間的巨大落差,正是這種“不適應”成了生活方式疾病高發的根源。

大自然母親還有一種陶冶情操的神奇力量。在默默無言中,使你的心靈得到淨化,人性得到升華;還有激勵人格的力量,使你積極樂觀、蓬勃向上。

在浩瀚無邊的大自然麵前,你會感到自身的渺小和孤單。在高山大海、雪峰冰川麵前,你會感到自己就像滄海一粟那樣微不足道,沒有絲毫值得驕傲自大、目空一切、虛榮浮躁、仇恨忌妒的理由。相反,隻有謙虛謹慎、互助友愛、風雨同舟、齊心協力,人類才能生存。這樣,自然而然地就會心態平和,反省自身,善待生命。心境如“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裏無雲萬裏天”一樣明澈,心靈淨化了,心理就平衡,生理機能就穩定,抵抗力就提高,則“正氣存在、邪不可幹”。

回歸自然益延年,說的就是大自然的這種神奇的療效。對老年人來說,回歸自然主要有兩種方式:

一是獨步休閑。老年人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在離家較近的區域活動。比如,在公園漫步,或是穿行於山間的小溪旁,或者是在陽光下仰望一下蔚藍的天空、白雲,或是欣賞一下蒼勁的高山,或是躺臥於綠草叢中,或是無拘無束地漫步,以達到忘我的境界,心情就會非常舒暢,煩惱也就會隨之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