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績

野望

東奉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

山山惟落暉。

牧人驅犢返,

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

長歌懷采薇。

譯黃昏時分,我站在東皋村頭向四處眺望,茫然徘徊無處可去。每一棵樹都凋謝枯黃,每一座山峰都灑滿著落日的餘暉。牧人正趕著小牛回家,獵人騎著駿馬帶回獵物。這些人我並不認識,心情鬱悶,於是高歌《詩經》中’‘采薇采薇’:的詩句。

王績

(約公元589年一公元644年)

唐代詩人。字無功,號東皋子,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其詩多寫飲酒及隱逸田園之趣,讚美嵇康、阮籍和陶潛,嘲諷周、孔禮教,以抒懷才不遇之苦悶。

①東皋:詩人隱居的地方,在今山西河津東皋村。

②薄暮:傍晚,曰將落時。

③徙倚:徘徊,逡巡。

④犢:小牛。

⑤采薇:比喻隱居不仕。

王駱賓

詠鵝

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譯鵝呀鵝,你彎曲著脖頸仰天高歌,姿態是那麼的優雅。白色的羽毛漂浮在綠色的水麵上,紅色的鵝掌盡情嬉戲,撥弄著清清的水波。

王駱賓

(約公元638年一?)

唐代文學家。婺州義烏(今屬浙江)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以詩文齊名,並稱“初唐四傑%其詩以七言歌行見長,多悲憤之詞。

①項:頸的後部。這裏指脖子。

②歌:歌唱,這裏指鵝叫。

③浮:漂浮,遊泳。

④紅掌:鵝掌。

⑤撥清波:劃水。

①西陸:秋天。

②南冠:代指囚禁中。

③玄鬢:蟬翼。

④白頭:白發人。指作者自己。

⑤吟:指蟬鳴。

⑥予:我。

杜審言

在獄詠蟬

西陸蟬聲唱,

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

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

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

誰為表予心、

譯秋天蟬聲長鳴,作為囚徒的我更加思念家鄉。哪裏還能經得起它對著我鳴叫。秋天的露水濃重,蟬很難展翼高飛,風聲輕易地就把它的鳴唱掩蓋住了。沒有人相信蟬能居高食潔,又有誰能替我表述內心的冤屈。

杜審言

(約公元645年一公元708年)唐代詩人。字必簡,祖籍襄陽(今屬湖北)人,後遷居河南鞏縣(今鞏義)。是大詩人杜甫的祖父,少時與李嶠、崔融、蘇味道齊名,稱“文章匹友“。晚年和沈佺期、宋之問相唱和。他們都大力創作律詩,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

①西陸:秋天。

②南冠:代指囚禁中。

③玄鬢:蟬翼。

④白頭:白發人。指作者自己。

⑤吟:指蟬鳴。

⑥予:我。

杜審言

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窺。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譯唯有旅居外地的人,才會對季節變化特別吃驚。雲霞從海麵升起,一片曙光;春風吹過,梅花盛開、柳枝發芽。溫和的春氣催使黃鶯早早地鳴叫,晴朗的陽光下菌草越來越綠。忽然聽到你唱起古老的曲調,想回家的念頭使流下的熱淚打濕了佩巾。

①物候:自然界的現象變化反映出季節的不同叫物候。

②淑氣:指溫和的舂氣。

杜審言

送崔融

君王行出將,書記遠從征。

祖帳連河闕,軍魔動洛城。

旌旗朝朔氣,笳吹夜邊聲。

坐覺煙塵掃,秋風古北平。

譯皇帝命令將士出征,作為書記官的你也跟隨遠征。餞行的人很多,自宮闕外一直延伸到黃河邊上,軍旗飄揚震動了整個洛陽城。出征邊地,早上迎著北方的寒風,夜晚能聽到胡笳之聲。你安坐軍中謀劃,主帥就能取得勝利,秋風吹著古老的北方邊地。

①物候:自然界的現象變化反映出季節的不同叫物候。

②淑氣:指溫和的舂氣。

①出將:皇帝命將出師。

②祖帳:為人餞行而設的帷帳。

③軍麾:軍中指揮用的旗子,這裏代指軍旗。

④朔氣:北方的寒氣。

⑤煙塵:烽煙和塵土,指代戰爭。

⑥北平:郡名,今河北省東部一帶。這裏泛指北方邊地。

王勃

滕王閣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書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樵外長江空自流。

譯壯美的滕王閣俯臨著江邊的沙渚,昔日裏佩玉聲清脆、鸞鈴聲鳴響,豪華的歌舞已經停止了。

晨光中,雕花的梁棟飛上了南浦的雲靄裏,彩繪的珠簾卷入了西山的風雨。

白雲每日裏飄飄蕩蕩,雲影映照在寂寞的深潭之中,事物變換,時光荏苒,度過了多少個春秋啊。

高閣中的滕王如今在哪裏呢?隻有欄杆外那滾滾的長江水空自東流。

王勃

(公元650或649年一公元676年)唐代文學家。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詩文齊名,並稱“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傑“。

①滕王閣:是唐高祖的兒子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修建的,舊址在現在江西省南昌市贛江之濱,現今之滕王閣為後重修的建築;。

②江渚:江中的沙洲。江,指贛江。

③書棟:雕花裝飾的梁柱。

④物:四季的景物。

⑤閣中帝子:指滕王李元嬰。

⑥檻:欄杆?

宋之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譯三秦地區護衛著巍峨的京城長安,而你將要去的蜀地卻是一片風煙迷茫。與你離別時,不禁產生無限感慨,我們都是遠離家鄉,為了仕途而到處奔走的遊子啊。四海之內,你我是誌同道合的好友,即使遠在天涯,也好像近在身邊。不要在分手的時候悲傷流淚,像多情的兒女一樣,任憑淚水沾濕佩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