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秉忠(1216—1274年),初名侃,字仲晦,邢州(今河北邢台)人。蒙古統帥攻陷邢州後,曾任邢州節度使府令史,時年僅十七歲。後隱居武夷山為僧,法名子聰,號藏春散人。因其博學多才,被元世祖召見,留待左右,改名秉忠。元初拜光祿大夫,位太保,參領中書省事。有《藏春散人集》。現存小令十二首。
[南呂]幹荷葉①幹荷葉,色無多,不耐風霜②。貼秋波,倒枝柯。宮娃③齊唱采蓮歌,夢裏繁華過。
南高峰,北高峰④,慘淡煙霞洞⑤。宋高宗,一場空。吳山⑥依舊酒旗風,兩度江南夢⑦。
注釋
①南呂:宮調名。幹荷葉:曲牌名。又名“翠盤秋”。
②:同“挫”。摧殘,折磨。
③宮娃:宮女。吳楚間稱美女曰娃。
④南高峰、北高峰:西湖勝景之一,合稱“雙峰插雲”。
⑤煙霞洞:在南高峰下煙霞嶺,其洞幽深。
⑥吳山:俗稱城隍山。位於西湖東南麵,亦遊覽勝地。
⑦“兩度”句:指宋高宗兩下江南。宋高宗趙構為康王時,曾被金兵追到江南,躲到煙霞四洞之一的石屋洞裏。稱帝後,他又南渡定都臨定(今浙江杭州),偏安一隅,終於敗亡。
賞析
這組小曲共八首,《樂府群珠》題作“即名漫興”,所以是因題立意,非一時一事之作。第一首以“幹荷葉”起興,借詠幹荷葉渲染出一派蕭疏寂寞的景象,抒發了悲秋吊古的情懷。字錘句煉,情景交融。第二首以南北二峰起興,寫南北宋的史事,直指宋高宗趙構,揭示其“慘淡”和“夢幻”,深含對國君的嘲諷,也寄寓著對興亡盛衰的感歎。熔寫景、敘事、抒情於一爐,是詠史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