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卿,生卒年不詳,大名(今屬河北)人。曾在大都任架閣庫官,與關漢卿交情甚篤。才高名重,性滑稽,好戲謔。鍾嗣成《錄鬼簿》稱“王和卿學士”,列於前輩名公。朱權《太和正音譜》稱之為“詞林之英傑”。散曲現存小令二十一首,套數一套。

[仙呂]醉中天·詠大蝴蝶①掙破莊周夢②,兩翅架東風,三百座名園一采一個空。難道風流種③,唬殺④尋芳的蜜蜂。輕輕的飛動,把賣花人搧過橋東⑤。

注釋

①仙呂:宮調名。醉中天:曲牌名。

②莊周夢:莊周,戰國時宋國蒙人,曾為漆園吏,著有《莊子》。《莊子·齊物論》說莊周曾經夢見自己化成一隻蝴蝶,栩栩飛動。

③難道:難說,難料。風流種:風流才子、名士。

④唬殺:嚇到極點。

⑤“把賣花人”句:化用宋朝謝無逸的詠蝶詩:“江天春暖晚風細,相逐賣花人過橋。”

賞析

李白說“燕山雪花大如席”,極言雪花之大。王和卿形容蝴蝶之大,更加誇張:它碩大無比,竟然把莊子無邊的夢境都撐破了。真可謂構思奇幻、風格別致。三百座名園,豈能滿足它采集花粉?那可憐的蜜蜂,見了它又怎能不怕?它雙翅鼓動,隻需輕輕一動,就把賣花人搧過橋東。如此偉岸有力,怎不讓人瞠目結舌。擅於通過諧謔、誇張手法寫“大”是王和卿的看家本領,但能把小小的蝴蝶通過想象寫成那麼大,真是令人歎為觀止。

[雙調]撥不斷·大魚①勝神鼇②,夯③風濤,脊梁上輕負著蓬萊島④。萬裏夕陽錦背⑤高,翻身猶恨東洋小。太公⑥怎釣?

注釋

①撥不斷:曲牌名。又名“續斷弦”。

②神鼇(áo):傳說中海裏的大龜。據《列子·湯問》記載,上古時東海有五座大山,隨潮波上下往返不定,於是天帝命十五隻大龜用頭把山頂住,五山“始峙而不動”。

③夯(hānɡ):用力撞擊。

④蓬萊島:傳說中海上有三座仙山之一。

⑤錦背:華美的魚背。

⑥太公:薑太公呂尚,字子牙,曾隱居渭水垂釣。

賞析

議論與實寫結合,通過誇張、比喻寫“大”,是本篇的特點。開篇即用神話傳說中的神鼇作比喻,說大魚比神鼇還大,壓碎風濤,背負著蓬萊島,東洋大海還不夠它翻身。一“夯”一“輕”,屬點睛之筆,加倍寫出魚之大。從魚之大,自然逼出太公釣魚的典故,詼諧中有調侃,這是王和卿曲的特色。詠物詩往往強調因物及人,詠物見誌,詠物曲也往往遵循這一原則,本曲雖未“曲終奏雅”、以明誌作收煞,但作者非凡的胸懷與誌向,仍可想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