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摯(約1242—約1314年),字處道,一字莘老,號疏齋,又號嵩翁,涿郡(今河北涿州)人。初為世祖侍從,後累官至翰林學士承旨。能詩文,工詞曲,與馬致遠、珠簾秀等有唱和。詩與劉因齊名,散曲和姚燧比肩,世稱“劉盧”“姚盧”。貫雲石稱其曲雲:“近代疏齋媚嫵,如仙女尋春,自然笑傲。”(《陽春白雪序》)有《盧疏齋集輯存》。現存小令一百二十一首。

[雙調]沉醉東風·秋景掛絕壁鬆枯倒倚①,落殘霞孤鶩齊飛②。四圍不盡山,一望無窮水,散西風滿天秋意。夜靜雲帆③月影低,載我在瀟湘畫④裏。

注釋

①“掛絕壁”句:李白《蜀道難》:“連峰去天不盈尺,枯鬆倒掛倚絕壁。”

②“落殘霞”句: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鶩(wù),野鴨。

③雲帆:一片白雲似的船帆。

④瀟湘畫:據沈括《夢溪筆談·書畫》記載,宋代畫家宋迪曾畫過八幅瀟湘山水圖,世稱瀟湘八景。瀟湘,湘水流至湖南零陵與瀟水合流,世稱瀟湘。

賞析

此曲寫洞庭、瀟湘秋景,抒發身臨其境的感受。靜謐超曠,意境飛動。用白描手法,化用前人詩文,雅致清麗。

[雙調]沉醉東風·閑居雨過分畦種瓜,旱時引水澆麻。共幾個田舍翁①,說幾句莊家話。瓦盆邊濁酒生涯②,醉裏乾坤③大,任他高柳清風睡煞④。

恰⑤離了綠水青山那答,早來到竹籬茅舍人家。野花路畔⑥開,村酒槽頭⑦榨,直吃的欠欠答答⑧,醉了山童不勸咱,白發上黃花亂插。

注釋

①田舍翁:老農夫。

②濁酒生涯:飲酒度日。

③乾坤:天地。

④睡煞:睡過了頭。

⑤恰:剛才。

⑥路畔:路邊。

⑦槽頭:釀酒的器具。

⑧欠欠答答:瘋瘋癲癲,癡癡呆呆。形容醉態。

賞析

此二曲寫致仕後的閑居生活,表達了對入仕生涯的厭倦和對寧靜無為生活的企盼。對農村風光和主人公醉態的描繪皆形象生動,語言樸素淡雅,頗富生活情趣。

[雙調]蟾宮曲①沙三伴哥來嗏②,兩腿青泥,隻為撈蝦。太公莊上,楊柳陰中,磕破西瓜。小二哥昔涎剌塔③,碌軸上渰著個琵琶④。看蕎麥開花,綠豆生芽,無是無非,快樂煞莊家⑤。

注釋

①蟾宮曲:即“折桂令”,曲牌名。又名“步蟾宮”“蟾宮引”“廣寒秋”等。

②沙三、伴哥:元曲中常用以稱呼農民的名字。嗏:語尾助詞。

③昔涎剌(là)塔:元代俗語,形容垂涎肮髒的樣子。

④碌軸:即“碌碡(zhóu)”,農村場地上的石滾子。渰(yǎn):靠著。琵琶:形容小二哥靠在石滾上的形狀。

⑤莊家:指莊稼漢。

賞析

此曲描繪農村質樸的田園生活,表現出作者對農村生活的向往。用白描,用口語,清新自然。人物形象生動,生活氣息濃鬱,情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