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致(?——約1324年),字時中,號逋齋,石州寧鄉(今山西平陽)人。為姚燧所推重,曾任翰林待製、江浙行省都事等職。陶宗儀稱之為“海內名士”,並說他死後“貧無以為葬”(《輟耕錄》)。另有一名劉時中者,亦號逋齋,籍貫古洪(今江西南昌),不知是否一人,待考。《全元散曲》在劉時中名下錄存小令七十四首,套數四套。

[仙呂]醉中天花木相思樹,禽鳥折枝圖①。水底雙雙比目魚②,岸上鴛鴦戶。一步步金廂翠鋪。世間好處,休沒尋思③,典賣④了西湖。

注釋

①折枝圖:韓《已涼》:“猩雨屏風畫折枝。”

②比目魚:魚名,雙眼均生於身體一側。

③休沒尋思:不要不加考慮,不要沒頭沒腦。

④典賣:典當出賣。宋林升《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曲後小注雲:“宋諺有‘典賣西湖’之語。”

賞析

此曲描寫西湖風光,表現了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對統治者的警告。借景抒懷,先極寫西湖之美,結尾點明寫作意圖,足以驚時醒俗。

[中呂]山坡羊·侍牧庵先生西湖夜飲①微風不定,幽香成徑,紅雲②十裏波千頃。綺羅馨③,管弦清,蘭舟直入空明鏡。碧天夜涼秋月冷。天,湖外④影;湖,天上景。

注釋

①牧庵先生:指姚燧。

②紅雲:形容盛開的荷花。

③綺羅馨:仕女們身著綾羅,幽香撲鼻。

④湖外:猶言湖中。

賞析

此曲寫在西湖月下飲酒時所見湖景。視野寬闊,動靜交織,清麗秀美,濃淡相宜。尤著筆於寫“影”,細膩雅麗。

[雙調]雁兒落過得勝令·送別①和風鬧燕鶯,麗日明桃杏,長江一線平,暮雨千山靜。載酒送君行,折柳係離情②,夢裏思梁苑③,花時別渭城④。長亭⑤,咫尺人孤零⑥;愁聽,陽關第四聲⑦。

注釋

①雁兒落、得勝令:曲牌名。過:帶過曲的標誌。

②“折柳”句:漢代士大夫常送客至長安東灞橋時,折柳枝贈別,以係離情。後世以折柳作贈別或送別的代稱。

③梁苑:漢梁孝王劉武所建園圃,為梁孝王接待賓客之地。故址在今河南商丘縣東。

④渭城:在今陝西西安市西北,因王維《渭城曲》而出名。此借指送別之地。

⑤長亭:古時十裏一長亭,供人們歇腳或餞別用。

⑥咫尺:言其很近。此謂很快,瞬間。孤零:孤單。

⑦陽關第四聲:《陽關曲》(即《渭城曲》)的第四聲。白居易《對酒五首》:“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自注:“第四聲,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陽關,在甘肅敦煌縣西南。

賞析

此帶過曲寫惜別,抒離情。“雁兒落”寫景,“得勝令”抒情。景色優美清新,更反襯出離情的深摯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