馴鹿群慢慢停了下來,因為四周的寂靜告訴它們,現在已經安全了。
瑪塔終於回過頭,望著身後的鹿群:大部分馴鹿逃出來了,許多幼鹿也幸運地撿回了一條命。鹿群中響起一片呦呦的叫聲,母親和孩子們互相尋找著。年輕的母親們舔舐著驚魂未定的幼崽,這些幼鹿是第一次在黑夜裏遭遇狼群的圍攻,混亂之中卻沒有掉隊,它們是勇敢的,經受住了生命中又一次的考驗。這一經曆,將會給這些正在學著認識世界的稚嫩生命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快它們就會認識到,應對掠食者的經驗,將是它們今後生存的關鍵。
瑪塔也發出了呦呦的呼喚聲,黑色的大眼睛逐一從那些沒長角的幼鹿身上掠過。然而每一隻幼鹿身邊都有母親在照顧,沒有它熟悉的那個小小的身影。最後,瑪塔停止了呼喚,黑色的瞳孔在冉冉升起的金色朝陽中漸漸黯淡。過去的這個夜晚,對於瑪塔是一個深刻的教訓。雖然失去了女兒,但是這頭年輕的馴鹿,必須學會在悲痛中成長。
當馴鹿群沉浸在悲痛之中的時候,古北山家族正忙於清點戰利品。
狼群這一次一共獵獲了三隻幼鹿和四隻母鹿,算是一個小小的勝利。其中,三隻幼鹿被趕離了鹿群,這是岡薩們的功勞;而那四隻母鹿根本沒有耗費狼群一點力氣,幾乎是不勞而獲。
這是柯勒的智慧,或者說是瑪塔的愚蠢決定,導致了這四隻母鹿的死亡。
柯勒對於馴鹿再熟悉不過了。當柯勒還是個不滿一歲的狼崽子的時候,便跟著古北山家族,觀看了生命中第一場馴鹿圍獵。當狼群在峨嵐山南麓的山穀中,將上千頭馴鹿包圍的時候,柯勒第一次見識到了鹿群中的首領,那些強悍的老頭鹿。它們冒著風雪,帶領著家族突出了狼群的重圍。長大後,柯勒成為一個小狼群的頭狼,像所有的雅利安狼一樣,每個冬天都帶著自己的家族成員狩獵馴鹿。在頻繁密集的接觸中,柯勒對自己的對手越來越了解。它隻消動動鼻子,就能判斷出馴鹿的性別和年齡。因此,從它第一次見到這群馴鹿起,它就發現這群馴鹿有些奇怪。
這是一支不足百頭的小群體,清一色母鹿和幼鹿。這些母鹿各個皮毛鮮亮,身形輕健,走路的時候不是耷拉著腦袋,就是總盯著前麵的同伴。在初次與狼群相遇的時候,便立即表現出了嚴重的慌張。於是,柯勒立刻就看出了這群馴鹿的破綻:這是一群脫離大家族的“尾巴”。
馴鹿群的“尾巴”與狼群不同,它們全都是由底層的年輕母鹿組成,整個群體裏沒有一隻上了年紀的富於經驗的個體。這是一支沒有首領的,缺乏生存經驗的,散亂的小群體。這樣的一支鹿群,簡直就是上天賜給狼群的一堆會走路的食物!
於是,在接下來的日子裏,狼群並不著急主動出擊,而是一路跟在鹿群的後麵,等著它們自己犯錯誤。
果然,瑪塔沒有讓柯勒失望,很快就顯露出了它的愚蠢:它讓鹿群停在一片長滿火橘的山坡上休息。對於整整趕了一天路又累又餓的馴鹿來說,美食當前,它們會不停地吃,沒命地吃,直到把胃囊撐得滿滿的,再也吃不下為止。真正有經驗的馴鹿,是絕不會在夜裏把自己喂得太飽的。
因為,火橘對於馴鹿,是一種足以致命的美食。
火橘的根雖然甘甜,但是飽含纖維,十分柔韌,難以消化。進食火橘根之後,馴鹿必須要保持安靜,讓食物慢慢經由幾個胃囊間輾轉,湧回口中反複咀嚼反芻才能慢慢消化。但是狼群卻在此時迫使馴鹿跑動起來,於是,這些裝滿火橘的飽脹的胃囊,受不了劇烈的運動和顛簸而破裂了。未能消化的火橘根便如同一根根利刺,瞬時紮破了內髒。那幾隻鹿就是這樣在劇烈的跑動中內髒受傷,便倒在了逃命的路上。
短暫的慶祝儀式之後,柯勒走向了獵物,沐浴在金色的陽光中的灰色狼王,顯得比任何時候都更為雄偉高大。弱肉強食的自然界,是力量的較量,也是智慧的較量,輕率愚蠢的生命,沒有活下來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