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三徐”名著江左,皆以博洽聞中朝,而騎省鉉尤最。會江左使鉉來修貢,例差官押伴。朝臣皆以詞令不及為憚,宰相亦艱其選,請於藝祖。藝祖曰:“姑退,朕自擇之。”有頃,左傳宣殿前司,具殿侍中不識字者十人以名入。宸筆點其一,曰:“此人可!”在廷皆驚,中書不敢複請,趣使行。殿待者莫知所以,弗獲已,竟往。渡江,始鉉詞鋒如雲,旁觀駭愕,其人不能答,徒唯唯。鉉不測,強聒而與之言。居數曰,既無酬複,鉉亦倦且默矣。
【釋譯】
南唐時,徐鉉、徐鍇兄弟倆和他們的父親徐延三人在江南頗有名氣,號稱“三徐”。“三徐”又都以學識淵博而聞名於北宋朝廷,其中,散騎常侍徐鉉的聲望最高。
有一次,南唐派徐鉉率團到宋朝來洽談朝貢事宜,北宋照例要派一名押伴使做陪行,滿朝的文武大臣都因為自己的口才不如徐鉉而害怕當選。宰相趙普一時也感到朝中沒有合適的人選,便向太祖皇帝彙報了這一情況。宋太祖沉吟了片刻,便揮手對趙普說:“宰相暫且退下,容朕考慮考慮。”過了一會兒,宦官傳旨召見殿前諸班值,叫他列出十位不識字殿中侍衛的名單。名單送上去後,隻見宋太祖禦筆一圈,隨便點了其中的一個人,再次召見趙普,十分肯定地對他說:“這個人就可以嘛!”滿朝的文武大臣都大吃一驚,中書令也不敢再請示了,隻好遵旨行事,催促那名侍衛馬上出發。
那名侍衛被搞得莫名其妙,又無法解釋,就這樣稀裏糊塗地當上了大宋的押伴使。當迎接南唐使者上船過江時,徐鉉自恃才高,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勢不可當,在場的人無不為之驚歎,但那名侍衛由於沒有得到任何具體的指示,當然不敢貿然應對,隻是一個勁地點頭稱是。徐鉉一點也不了解對方的深淺,隻是一個勁地對他高談闊論,極力想逗引對方的話題來,可是一連幾天,對方始終不答話,徐鉉由於自個兒說得口幹舌燥,甚感無聊,也就不再說些什麼了。
【悟語點撥】
這種用愚人困乏智者是一種不戰而勝的上等策略。當生活中出現無法直接麵對的事情時,可以隨機應變,采取一種異於常規的辦法,也許能夠幫助你渡過難關,解決大問題,這樣有時可以化險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