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散勢者,待聞而動(1 / 1)

【原文】

散勢法鷙鳥。散勢者,神之使也。用之,必循間而動。威肅內盛,推間而行之,則勢散。

夫散勢者心虛誌溢,意失威勢,精神不專,其言外而多變。故觀其誌意為度數,乃以揣說圖事,盡圓方,齊長短,無則不散勢。

散勢者,待間而動,動勢分矣。故善思間者,必內精五氣,外視虛實,動而不失分散之實。動則隨其誌意,知其計謀。勢者,利害之決,權變之威;勢敗者,不以神肅察也。

【譯釋】

當分散勢氣時,要效法尋機而動的鷙鳥。施放外在威勢,是由內在的精神力量啟動的,是內在精神的外在表現。運用這種方法,一定要等待機會而動。內在的威勢正值強盛,抓住對方的漏洞,就可以施放威勢。

威勢被分散的人,心氣虛弱,意誌外泄,意念衰退,威力喪失,精神無法專注集中,言語猶豫不決、泄露於外而變化動搖。因此要以觀察對方的意誌、衡量對方的聲勢為依據,去揣測遊說來圖謀事宜,全麵地考慮各方麵的情況和事理,對方若沒有間隙漏洞可以利用就不能行動。

散勢一定要等待時機,找到對方的疏漏之處再行動,一動就能分散其聲勢。所以善於思考、發現對方間隙的人,必定對內精通五種內氣,對外觀察虛實,一旦行動施放威勢,威力才不至於失散落空。行動時,必須要隨時掌握對方的誌意,了解對方的計謀和對策。如何施放威勢,這是決定利害成敗的因素,是隨機應變的一種威懾力量。施放威勢失敗的原因,是由於他們不能運用旺盛的神氣認真仔細地審察的緣故。

【悟語點撥】

善於審時度勢,發現對方的致命弱點,然後集中自己的力量乘其不備給對方以關鍵一擊,這毫無疑義會成功取勝,從而達到給對方造成震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