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4章 聊天(2 / 3)

129。想的太多累啊都是相似的問題

網友說:我今天看到一本紀實小說,上麵提到有一種礦物叫源,凡是挖掘或從事源礦的人,源術師,晚年都不得善終,有未知生物出現而消失,。我今天說了源礦這兩個字,我擔心晚年會有不好的事發生,或者到未知的存在,好驚恐,我會不會因此真的遇到這種事發生在我身上。

釋圓承:生老病死是自然的過程,任誰都不能免。思想念頭是假的,假的念頭怎麼會有真實的結果呢。若說結果很苦或很樂,那是虛妄的心的虛妄的感受。把我放下,不要執著,沒什麼能傷害到你。隻要有這個我的觀念,我冷啊我熱啊我擔心啊我牽掛啊等等,糾纏著自己不得解脫。古德常教導,心空法空,心滅法滅,心亡罪滅。說的就是不要執著這個虛妄的我,把我空掉放下,就沒誰是生死者沒誰是受苦者。當然這個需要慢慢的常常的熏習慢慢的體悟。那些說法本來就無中生有的胡亂描述,講的都是故事。這個事情出現的概率就像公雞突然之間下了個蛋,根本不會發生。我不知道你說的這種物質源是什麼東西。但采掘這種礦物的人跟什麼神秘的生物也沒什麼關係。壽夭窮通生死等等都掌握在我們每個人的自己手裏。想健康長壽就調整好心裏及規律的生活習慣,戒殺放生修無畏布施。聽說這樣的人每每遇險成祥。人往往若向好的方向去想,結果不如自己想也不要去在意,就輕鬆自在。思慮太多,憂慮難免。

網友說:我今天想,我未來成佛,要建一個星空佛國,國土居於夜空之中,十方天人在夜晚即可看到佛國。但是我有了擔憂,別的眾生通過他心通等知道了我的想法,而真的要建了這樣一個佛國,使眾生夜晚就可以看見,而因為別的佛國淨土必須修行到一定程度才能看見,而這個佛國眾生隨時可以看到,因此導致眾生不去更好的極樂世界,而去這,是不是耽誤了人家,耽誤阻礙了人家菩提路;有更快穩妥的方式卻不用,我心裏感覺不安,這同時也搶了極樂世界的名額,耽誤了眾生;我因此有罪過嗎?

釋圓承:阿彌陀佛。你的擔心你的願心還真可愛,發願不是一廂情願的感情用事,說我發願建設個娑婆世界的眾生不用修行,五毒具足都能看到的佛土。實在講若真能看到那不是佛淨土,一定也是五毒具足的穢土。為什麼呢,心有毒染性光不顯見不到自性的清淨光明。佛淨土是自性的清淨光明世界,自性的清淨相顯的微妙如意的世界。所以你搶不到任何一個正見人正行人往生別的佛國淨土的名額。因為你的願心不如法,也成不了事實。何也,違背隨眾生心應的基本理論是也。眾生濁所見一定是穢土不是淨土。你再慈悲,你若真修成了你的淨土眾生也還是見不到的。十方佛菩薩不是要比我們有智慧,當然,佛的智慧是究竟圓滿無欠缺的,絕對不會想不到我們所能想到的。為什麼沒見一尊佛發下這樣的願望呢?建議有這個真誠,也可說是慈悲心,好好細心的閱讀經典。參照諸佛是怎樣發願,怎樣踏實為了圓滿大願行持的。阿彌陀佛在因地時參考了那麼多的諸佛國土之後選擇最殊勝的去努力成就,都是有參照有參考的。不是隨便想什麼就成願,又多出許多不必要的擔心。若說擔心現在還擔不來叫閑擔心。等先老老實實的依照淨土法門念佛求生。到了極樂世界就會如法的發願如法的行持了。否則願不是願是胡思亂想了。沒等成佛先魔的難過。不是很癡。

同修說:平常總是看修真小說,裏麵各大門派為了搶奪修仙資源而互相殘殺,大打出手。我有了一個擔憂,網絡上大量此類小說出現,一些讀者受到影響,潛移默化影響心靈種下種子,會不會以後世界上真的出現一些修真門派互相搶奪肆殺。比如一些讀者讀這樣小說後真的生出了修真念頭,從而組建一些門派,久之引領社會潮流,導致分爭爭鬥搶奪傷害他人怎麼辦?這麼多修真小說出現,會不會引領社會潮流影響大家,導致這些門派真的出現從而互相為資源等爭奪殺生怎麼辦?如果那樣,像我這樣總看此類小說的人算不算是推動者?推動門派等類似狀況產生導致殺生傷害等?謝謝。

釋圓承:知道用心不善,起了爭鬥的心不好。那麼能令自己產生這種心理的事物能遠離遠離。若遠離不了現在還在從事這樣的職業,可能還指望這個謀生,暫時離不開,也要用心良善。書上說的那樣,自己知道那不是道,不符合道。道是自然的善法非惡法。心不隨之左右就可以了。一但有好的行業正能量的陽光的行業趕緊轉行啊。爭鬥殺戮戰爭等等都是邪惡的黑暗的,一切正能量的會自然的抑製。所謂浩然正氣天地間。宇宙自然自己會有個和諧與平衡,若說不平衡了不和諧了。就是我們參與了非正命的行業和事情不肯抽身不肯歇心。為了貪欲利益逆天行事,不思後果。那就沒法子了。最終的結果是自己傷害自己,自己成為爭奪、殺戮、爭鬥的前鋒。結果一定是苦難。自作自受是了。還有做好當下的事,用好當下的心。標準五戒十善是。不用擔心那麼遠。不要說小說故事。一切邪教不正當的行為等有黨清理。所以我們要報國土恩國主恩眾生恩。哪來那麼多門派。真正的三教的門派一定是依照傳統聖教立門成派的。有序傳承的。正當的教派都是以德為基礎博愛為正行。都是和平主義者。小說隻是故事,故事就聽聽罷了。自心若充滿陽光,自不懼怕黑暗。何也,光明處無黑暗也。

網友說:師父,是不是說以後不會出現那樣的門派,即使出現,我也沒有責任?公益廣告說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這樣推理是不是說沒有看這樣的書就不會出現這樣的門派?我擔心因為看了這樣的書,直接或間接導致這樣的門派出現,就像有買賣才有殺害。

釋圓承:嗯,你的心想是善良的。但不要時時這樣的擔心,那沒必要。不去看不好的負麵的視聽就可以了。感覺會傷害自己傷害到眾生的一切事物,不知道沒法子了,知道了感覺非法不要參與就好。無中生有的門派現在不存在未來也不會存在。就是未來可能會發生那也不是現在。現在做好自己的,未來就是和平的希望。自己是最重要的因子,就是心平意定百難散。這是一定的。

網友說:師父,我還問一個有點幼稚的問題。我說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您說如果別人看到我說這句話生起不好的念頭甚至殺生怎麼辦?還有就是我總擔憂心中一些不好的念頭被鬼神知道而導致鬼神真的那麼做。

釋圓承:這個問題你參考下我以前回你的,在空間裏有生成的日誌,都是相似的問題。

網友說:謝謝師父的開示和解答,謝謝師父慈悲開示,頂禮師父。謝謝師父,我會看的。

130。若想好好的就要好好的

網友說:師父,傳說遠古時候的人因為道德不好被上帝降下洪水滅掉了。我今天想,上帝不應該這麼做,不管任何理由,都不應該。不要找這個那個理由,這麼做太殘忍了,據說上帝降下洪水前給善人說讓他們造船遠離。我想上帝這麼做太不應該,如果做為佛的弟子就更不應該了。您說上帝如果知道了我的想法,我的想法會不會觸怒上帝?導致以後社會如有世風日下時以此為理由降下洪水?如果這樣,我有責任嗎?

釋圓承:上帝,不要想的那麼高,那麼遠。觸摸不到,感受不到的上帝。就問問自己自心裏的這個上帝,什麼是上帝,俗稱也叫上天,天心最為仁慈仁愛,自心仁慈仁愛就是上帝。自心行不善,不仁慈不仁愛,就是觸怒了自己的上帝。那麼所謂的上帝要懲罰你,就是自己造作的不善心行,因緣成熟惡的果報現前,自己承受痛苦的結果,就是被上帝懲罰了,被自己的上帝懲罰了。你的仁義道德的心,就是上帝。所以若想常得吉祥的結果,就不要觸怒上帝。遠古傳說隻當故事,過好眼前才實際。上帝沒那閑心管我們的事,都是我們自己造作善與不善,在自己管理我們自己。所謂我命由我不由天,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命自我立,福自己求。修行糾正錯誤的,結果就是善的。不肯修正,任意的造作一切的不善,結果境遇就會不好,就會時時感受著不如意與痛苦。所以古德常說。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若想好好的,就要好好的。

131。正有此意

同修說:初學打坐,有什麼注意事項可以提醒的嗎。

釋圓承:打坐開始注意姿勢要調整好,呼吸要調整好。這兩點不用太用心去提神。重要的是平時守好戒,十善尊行。這樣久久心安意定,身體和呼吸等等自然端正如法。定下身心打坐才能升起智慧觀照。但打坐調理身心健康還是可以的,若要了生死證菩提,不容易。淨土持名念佛法門要容易的多,淨土持名念佛是完全依靠佛力,佛的本願力。我們自己的力量太薄弱,常常心隨境轉,靜不下心耐不得性子。所以推薦持名念佛法門,行住坐臥都可以念,簡單方便不複雜,隨時可以做到。

同修說:好的。謝謝!現在雜念還比較多,看看堅持一段時間的效果。圓承師父,您日常打坐嗎?

釋圓承:我每天都不動地方,坐也好半躺著也好,抱著電腦整理資料,上廁所是下地了。

同修說:就是一門心思的那種打坐。

釋圓承:我主修淨土,禪坐不多。二十年前常常坐,那時以禪修為主。

同修說:可以禪淨雙修,我想先禪修打坐調調身心。

釋圓承:修習止觀不大容易。若完全隔絕世事,包括其它一切修法一點也不能摻雜,就是專一打坐。按照止觀的方法,有信心有毅力的話能有所收獲。若環境不允許,俗事多,還是持名念佛最為穩妥。容易清淨容易定下身心,不妄動不妄行。還有自己對理論上理解不夠的話沒像樣的好老師在身邊指導,也容易出問題。若說就坐坐,可不用太用力的念誦佛號就很好。而不是純粹的的非要修止觀坐禪。

同修說:看了一些經書,得出四句話:過去已過去,未來還未來,時空時非空,現在現不在。

釋圓承:過去從來未過去,未來從來沒未來,時空虛幻。現在無現在,也沒去哪裏。一切認知、一切體悟、一切所想同是虛幻的識心作用。性海浮泡,鏡中空華,莫當真。若觀不透徹,莫纏繞這裏。一定要尋淨路修行,一生不至於冤枉空過。

同修說:這四句話是針對過去、現在、未來了不可得的一時感想,或者說應機所想,實際上時空不過是眾生業力幻現而已。

釋圓承:是你自己幻現,不是別人。包括我包括網絡,包括一切的一切。

同修說:我本不存在。

釋圓承:說不存在的是空氣還是什麼?

同修說:主宰。

釋圓承:你不存在,我又是誰?不存在在和一個和尚說自己不存在,似乎拿片葉子遮著自己的眼睛,說:我不存在,我真的不存在。不是笑話。不存在還能說,若認得這個能說不存在的這個,就真的不存在了。若喜歡參禪禪坐,基礎從止觀坐禪法開始,要詳細的認真學習。之後大乘經典要每日定下時間常常看看,特別是楞嚴經。若有精神,文字無障礙的話,時間還充裕,華嚴經一定要看。擴開自己的世界觀。華嚴一切法的根源,根本****。不讀華嚴不了解佛家的富貴佛法的深廣。說佛法深廣我知道,也是道聽途說,非自己親身體驗的。身心投入其中,自是另一番感悟。

同修說:哈哈,剛吃飯去了,是吃飯的我還是想著上網的我存在呢。我剛看了心經、金剛經和楞嚴經,都是不求甚解。除了這些經書,師傅還建議看哪些?

釋圓承:這些能踏實的長期的堅持學習都不錯了。其實我們不老實,隻一句佛號六個字四個字念到底都能成就,還什麼是多。若老實深信念佛成佛,看什麼都是多餘的了。看了再多若不能老實念佛,還是念念知道太多,被所知困擾。除非教下大開圓解,可我們的根基恐怕要落空,辦不到。我個人絕對依止淨土終此生不會變更,依止的經典:“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佛說阿彌陀經,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就這幾部一生也學不完。

同修說:是啊,經書浩如煙海,6個字4個字,一心至誠足矣。

釋圓承:善解。

同修說:有時我曾想,窮盡經書是不是我們還是在癡迷不悟呢。後來我又在想,4個字度己,窮盡經書度人,當然這隻是念想,托不得大。就如師父您鑽研經書是為了度人。

釋圓承:會用心法法如法,不會用心法法都是毒藥。若真能清淨行,才能利己度人。離開這些能度的心,放下所度的眾,你才能真的度己度眾。若有我的觀念,法的觀念,你誰也度不了。所以唯一淨土普度,依靠的是佛力,非我們能度什麼。

同修說:事實上誰也不是我度的。

釋圓承:真實的哪個不是你?你若覺悟世界就沒迷惑的人。你若顛倒。世界上還能有佛?

同修說:佛即眾生,眾生即佛,佛不異眾生,眾生不異佛。師傅還在雞鳴山嗎?

釋圓承:生佛眾生無差別,那是釋迦說。等你成釋迦,才可做此說。否則不了言了因果難逃。黑龍江等書呢。

同修說:那不是我說。

釋圓承:(注回複:那要注明出處)

虛空在數別人的寶。

同修說:皆從佛來。

釋圓承:佛從何來。

同修說:一念而來。

釋圓承:什麼時候開始的這一念。

同修說:無所始,無所終。

釋圓承:迷糊時空。

同修說:本無時空,何來迷糊。

釋圓承:此句從何處來。無中生有?還是秒有?

同修說:無念而來。

釋圓承:無念又是什麼勞什子。

同修說:不起心,無所念。

釋圓承:誰不起心,誰無所念。

同修說:沒有誰起心動念。

釋圓承:一落討論,一落言詮,幻海無邊難登菩提覺岸矣。

同修說:秒有即有,何談秒有。心念寂滅,可登彼岸。

釋圓承:本自常寂常滅,不用更念寂滅。念念寂滅還有寂滅念否!若念念能寂滅,誰複生念,念寂滅?若真會得真實,彼岸即此岸。離開此岸找彼岸,徒然自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