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我晚上心神不寧
同修說:“我晚上心神不寧,喜歡做稀奇古怪的夢。也特別容易入夢境。怎麼辦?昨天晚上又三次看到一個婆婆的麵容”
釋圓承:不精進。佛號數量增加下。
同修說:一回她夢見:我叔叔走前麵幾天我夢竟然夢到我奶奶領了好多人還舉著長龍然後我和爸爸很開心的和我奶奶說笑她很開心他說是過來接我叔叔的然後我仰麵往上看在夢裏突然一下子很心痛很心痛就醒來了這夢我是編不出來的那種場景我到現在都能感受到陰森森的,後來她叔叔就走了
釋圓承:陰境隨每個人的因緣而變化不同。他直近的親人他自然有意也好、無心也好,總能感知到一些未知的將要發生的事情,這個許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隻是若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境時,自己多迷茫或隨陰境心神憂慮就不好了,這會危及身心健康。多看看佛教經典,地藏菩薩本願經詳細閱讀兩遍。可以逐漸從這些迷夢中清醒過來,就不做或很少會做這些夢了。六道眾生事相上真實的存在。看到什麼也不必驚怪或升起恐懼的心裏。常熏習聖賢教育,常明白了解這些現象的成因,自然會輕鬆放下這些個怪異夢境的纏繞。
同修說:問題是她是初學者。我以前看到過類似這種的人披著單子沒看到臉在我家院子裏走後來就不見了,奇怪吧不知道是啥阿拉伯人還穿著拖鞋。這女孩比我靈異多了。陰陽眼。前世修行遺留下來的。
釋圓承:有疑問多學習啊。這些現象很正常的思維幻境。心念能懂得在妄想翩飛的情況下收一收。用念佛的方法使自己的心稍微的安定下來。平時多積極陽光的去處事生活,心安自會神安。不要翻閱這樣的事例這樣的傳聞,於自己修行沒任何好處。
同修說:她剛發給我的,才二十多歲。所以還是做個普通人好。有一位女的也是陰陽眼看多了這些,於是乎出家了。
釋圓承:這個年齡總在意執著回憶所經曆的幾宗不常見的事情,不好。不要當回事,否則時間長了會時常增加自己重複想象這樣事情的念頭。許多人精神疾病因此而發。能出家的必定少數。能出家也未必代表他就能擺脫這樣的情景的困擾。都是假象,要從心裏徹底的放下。不去琢磨。
同修說:這麼嚴重呀!
釋圓承:總當回事就會比較嚴重到非常嚴重。冤業無形多趁人思想飄忽、恐懼、脆弱時才糾纏人生疾病的。
同修說:暈,弄得我也不敢睡覺
釋圓承:所以經典要常常熏習。道理懂了,自然就有心力遠離這些個胡思亂想瞎琢磨。
同修說:師父,這一篇日誌:“千萬謹慎莫上魔當”。看來是師父的境緣中哪一方麵出了問題,要不然這些個問題也不會找上門來。
釋圓承:滿娑婆都是欲望事,欲望必定是苦難無邊!哪個境緣不是你的問題?若不是,你不會菩薩的無緣之慈同體的悲。不管找上門來的是什麼。行者內心能如如不動如如自在,隻運慈悲拔濟的心即是常隨佛學,不隨之顛倒造作也就是了。能同因此因緣感悟解脫智慧的清涼,因此因緣大眾能從欲夢中驚醒,知非道難免災殃,也就不是所謂的什麼找上門來的問題了。這個沒啥好挑撿的。若有挑揀。要看看自己心鏡是不是一不小心哈氣成塵出了問題。
同修說:滿世界都是灰塵,隻不過肉眼不見,太陽照射下就灰塵漫天飛咯
釋圓承:是啊。滿世界都是灰塵,所見也隻是外麵。反觀自己卻也逃不脫四大灰塵。色身無常必定散壞。欲望非真,一時虛妄感受,貪著不舍,必定苦難輪回。經典有貼切教導:“世人貪欲,如不知事小兒貪刀刃上之蜜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割舌之患”比喻貼切,然茫茫大眾聽之順耳滑過,不當回事不以為然。都痛苦結果現前時才知道前所造作之患害。顛倒者的悲哀、無知者的勇敢、痛苦者的“無敵”。灰塵願意這樣的輪回,灰塵就隨灰塵飛。一個學習聖教的人能做的除了遇到這樣的緣分盡愚誠提醒還能做什麼,世人寧可聽欲望的欺騙也不思寡欲的清涼,有什麼辦法!眾肆意造愛欲業,自己若不肯歇息回頭,誰能拉回。因此業因惡果成熟時,佛菩薩再有廣大的慈悲誰能替得你的苦難!
166。神神叨叨地不靠譜
水靈說:師父,你知道遼寧的**寺嗎?
昨天有位師兄從上海出發到那邊去了,說是那廟裏的師父找到他,說他是他前世的徒弟,讓他過去驗明證身。
釋圓承:胡鬧。
水靈說:反正就是幾個月前,這廟裏的師父找到那位師兄,說是那位師兄是他前世的徒弟,今生要出家,然後他上班也估計沒啥心思,辭了職,於昨天出發去了遼寧見他師父去了,今天早上應該到,我們都在擔憂他。
水靈說:這難道不是師父找徒弟的真人版故事嗎?
釋圓承:密教這樣的現象都是有傳承有一整套完整的規矩的,不是胡來的。禪宗達摩麵壁九年接引二祖慧可,是等來的。淨土就沒師父找前生徒弟一說。實際禪宗密宗嚴格講也不稱什麼師父找徒弟。密教是建立的一種輪回轉世的活佛製度都很嚴謹的從憂選擇(詳細的對於活佛轉世相關介紹網絡上可查),禪宗也不是看你前世是誰的徒弟,隻論當下是否根基智慧得湊祖師們應機提攜,另一切根熟行人步入聖列,好廣度無邊苦海眾是唯一大事因緣。普通大眾的什麼師父找徒弟別說可能是無根據的胡鬧。就是真有前世因緣的感應,看到宿世前緣了,也不可隨意象過家家似的從人家當世的父母那裏爭眷屬,不管你是什麼親眷屬法眷屬都是違背世出世法的個人情願的顛倒。
水靈說:看來學佛了一定要有正知正見,神神叨叨地不靠譜。暈,人已經去了,也隻能隨緣了,祈求佛菩薩加被那位師兄善緣善果,阿彌陀佛!
注回複:(釋圓承)
出家需要一切因緣具足,自己為了生死願度苦難眾生,是第一生起因緣。父母家人允許讚同支持,是第二增上因緣。無世責任可盡,常隻身一人,常思清靜解脫道,愛閑靜處,為第三福德因緣。三種因緣具足才有離家拜師求學一說的事實成立。不可隨便隨意拿如煙前生說事,就棄家親去拜師所謂的看破紅塵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