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心丟了
同修說:圓承師在嗎?請教下心是啥?心又在哪裏?
釋圓承:你想找哪個心?心髒?妄想心?還是真心本性?前二者不難,肉心:摸摸你的胸前有節奏的規律跳動者是;妄想心:仁者當下這一思量琢磨到處尋心者是。真心本性:遍一切處離尋覓,遍一切處見不到,能尋到能見到的都是仁者們自定義個名相或實體,以為是了。此大謬!何也?真心無相無相真相。怎麼能以思量妄想見到呢。隻可用止息妄想的方法來靜靜的觀照來略微的體驗,不可亂意的對比琢磨。說心無相自然不滯礙方所,無相如虛空容攝一切。無相無不相,相相不離心,心相不二不一,如如萬法,無邊理事皆不離心。您說心在何處!…心是啥?前二已答。後一不見!若非要貧僧答得,隻好顛倒是非:心啥都不是心又稱萬法…萬法:(理事一切法)。
同修說:我說的心不是人身器官,人們常說心即是佛,這個咋講呢?
釋圓承:21:00:22
可以這樣講,容易理解。仁愛的心就是覺。慈悲的心就是覺。真誠的心就是覺。平等的心就是覺。深信淨土心淨土淨就會趨向圓滿覺。佛者覺也。迷惑的心就不覺,顛倒的心就不覺,憎惡的心就不覺,貪欲的心就不覺,愚癡的心就不覺,我慢貢高的心就不覺。不平懈怠的心就不覺。不覺即迷惑即顛倒即魔障。
同修說:明白了。
心是不是遍及虛空
釋圓承:若問遍及虛空,這有相可尋可思量的已經成妄成障礙了。這個不必深糾葛。這個能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究竟尋找思量無法明了無法找到。按我上麵說的內容把妄想分別這些個想法的精力放在這些覺上用心真誠的善護。不尋不找不思量,常思覺悟不落迷惑與顛倒。自然無處不真心。
釋圓承:21:10:01
人說歇心菩提。妄心歇處智慧生。
同修說:明白了,阿彌陀佛。
173。何故落凡塵
同修佛珍說:噹.噹.噹.南無阿彌陀佛。上圓下承師父吉祥!南無阿彌陀佛。
釋圓承:阿彌陀佛。同吉祥。
同修佛珍說:本是修行人,何故落凡塵。幾番輪回苦,今朝終覺悟。執持佛名號,當來歸淨土。緣盡此一世,信願得救度。南無阿彌陀佛。
釋圓承:無緣無故,若說有緣故,隻說凡塵裏往複因循,隻為今天的圓承。按今天的自在,一切的過往原來都是曆練。原來都是為了覺悟淨土最勝,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覺悟淨土最為美妙真實。所以一切的苦難一切的逆緣都是成就圓承的助道因緣。無量無邊劫的情感執著,原來隻為今天這一悟。忘記了悲傷,忘記了幸福,忘記了成功,忘記了失落,忘記了一切。隻一聲南無阿彌陀佛遍身心遍世界。在未來無量無邊劫海願隨彌陀泛慈舟。
同修佛珍說:春風幾縷?春雨幾絲?花開幾時?而君幾牽?春風無二。春雨無別。花開一息,輪流生死。南無阿彌陀佛……!
釋圓承:春風幾縷真沒數過!春雨幾絲也沒查過!無心觀物無心牽。無二無別,當無生滅。一切自然而然,不敢加自己意思,畏懼生死故。隻管念佛。南無阿彌陀佛……!
同修佛珍說:緣起性空。因空而緣起萬法。萬物無自性,無實體,因緣生,不可得。老實念佛。乘佛願力。今生了脫六道輪回。南無阿彌陀佛.。
釋圓承:性空意再斟酌,萬法為水上浮泡,泡性終是濕性與水同,並無泡相自己的實體,非真非實。萬法緣起非因空故,隻勉強解釋為因空而萬有得寄,若說緣起,當是一念無明之緣攪幻水為幻波為幻泡。虛妄之念變現空有理事此萬法緣起。萬物無自性至後句真實慈悲說。圓承讚歎。
同修佛珍說:師父既已明心見性,了知世事空,苦,無常。空而非空,有而非有。師兄可否開示一二?南無阿彌陀佛。
釋圓承:隻老實念佛,誰管自他誰在明心誰已見性。若心旁騖淨念不得,淨業容易蹉跎。無常苦空四念處義我人大眾行人常當思量,以此明晰娑婆之漏及極樂的圓滿。念念願離娑婆念念向往極樂念念深信,深心向往。真實利益。南無阿彌陀佛。注:(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同修佛珍說:縱發清心。亦如畫水。心隨境轉。起分別念。時時覺照。慚愧汗顏。三世因果。處緣示現。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釋圓承:阿彌陀佛。隨喜。善悟吉祥。菩提道上共同相互警策鼓勵。圓承感恩合十。
174。小房子是啥?
同修說:師父在忙什麼呢,一直在看華嚴經?
釋圓承:嗯。
同修說:網上讀華嚴經書/的不多。
釋圓承:嗯。經太長,用實體書讀比較方便。
同修說:學習小房子的多,請問師父能不能看他們的內容啊。什麼是實體書我們這裏能找剄了嗎?
釋圓承:就是書本的經典。小房子?這是哪裏的方言。真心的看不明白是什麼。請詳細的介紹下。
同修說:現在網上流行的東西叫心靈法門叫小房子
釋圓承:哦。我真不了解。沒聽說過。剛剛聽你說的。
同修說:師父初一時在家居士要怎麼修請問師父?阿彌陀佛。
釋圓承:這個根據自己的修法抉擇。十齋日隨自己時間及精力可增加各種修法的功課數量。就是說想在十齋日時精進修學這很好。實在講“十”在華嚴中表圓滿,圓滿一定不局限在每月的十天,是用這十天精進了悟無一日不是齋日,時時謹慎精進修行。
同修說:13:50……14:05往生咒大悲咒(15分鍾)用誠心念經,消孽障=得智慧=內外吉祥。都給手勢回複,共修共沾法喜!放下一切、息慮忘緣,準備念經,去除一切雜念。靜、靜、靜、空、空、空心氣身三合一。
請在線、能看到的同修們,共修氣場好、能量大、念出經文的質量較高,請能參與共修的同修,都給手勢回複,讓彼此都感受到群內的共修氣氛!受到群內的共修氣氛!
釋圓承:你發來的這段。看內容及意思非佛教經典中明確的教導。看內容有偏斜之嫌。請參照祖師言教及對照佛陀經典來擇法修學。莫誤入邪徑耽誤人生。(勸人持誦佛經佛號佛教咒語都沒錯,後麵的提示氣場、能量、空、靜、空心氣等說經典未見,也未見曆代祖師有如此教。)
同修說:我把看見的給師父轉發過去你看他們邪教。
釋圓承:善護自己心行,莫看外麵正邪。管不了的管自己。勸不了的明自心。自心常定淨,魔自魔來佛自佛。終了魔覺同成佛。
同修說:謝師父開示阿彌陀佛。
175。眉毛橫眼睛豎
水靈說:自古以來,“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馬祖禪師和百丈禪師是禪門兩大功臣。
一天,馬祖禪師和百丈禪師在散步,忽見一群野鴨子飛過去。馬祖問道:“那是什麼?”
百丈禪師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是一群野鴨子!”
馬祖禪師問:“飛到哪裏裏去了?”
百丈禪師答:“飛過去了!”
馬祖用力捏了一下百丈的鼻子,百丈痛得大叫!馬祖便指著百丈的鼻子問:“不是在這裏嗎?你怎可說飛過去了?”
百丈聽後,廓然大悟!但他一句話也不說,卻回到房裏痛哭,禪友問他為什麼要哭?他照實告訴大家說馬祖老師捏痛了他的鼻子。
禪友們不解似地問道:“是你做錯了什麼事情嗎?”
百丈禪師回答道:“你們可以去問問老師!”
禪友們問馬祖大師,馬祖說百丈自己知道,禪友們再回頭來問百丈,百丈卻哈哈大笑,禪友們不解地問他為什麼以前哭,現在又笑呢?
百丈禪師回答道:“我就是以前哭,現在笑!”這故事有趣
水靈說:為啥一會兒哭又一會兒笑呢?估計捏的不輕。
釋圓承:沒趣!這般閑差打的太大。愛誰哭笑,於不哭不笑何幹。人說哭笑不得,此話比哭笑如何?見哭是哭見笑是笑,若這般清晰,永遠不會哭笑不得的含義。再怎麼捏也是眉毛橫眼睛豎,這般稀鬆平常事又有什麼趣可琢磨。
水靈說:捏醒了唄。
釋圓承:不知道。
176。欲望纏繞難解脫
同修說:師父,我問個問題。我借著欲望來精進修行你覺得這樣對嗎。有時候生活中一些美好的事情能讓我覺得充滿動力,這個時候我修行就會稍微勤快一點。但是我總覺得不對。
釋圓承:當你覺得這是個疑問的時候,那麼你不適合拿煩惱即菩提聲色名利皆解脫這樣的思想來掩蓋自己的不足。欲望是墮落的動力,絕不是修行的動力。生活中美好的事情~世間福報,也為善因善緣的成果,本無什麼好否定。但以此為重要,執著不舍就會被它所累。有喜歡的心有美好的依戀。那麼你難道忽略了一個真實,這一切有漏的世間善法結果也會無常。待無常到來時,一切的美好遠離你而去時,是否會心有不甘,甚至怨恨憤怒,為其心牽神繞的失落哀傷。如果是這樣,那麼不要認假為真。欲望該淡下至舍離,身心在欲望中容易皆腐蝕。雖說理地萬法一如,自力證之甚難。所以老實持戒修行。比較穩妥。
釋圓承:(來做為自己修行的指導)換掉(掩蓋自己的不足句)。深更半夜一不留神,顛倒了一句。我也如此,不謹慎都錯字錯句。請斟酌。
同修說:謝過師父,我會好好斟酌。
177。此真知也
佛珍同修說:噹.噹.噹.南無阿彌陀佛
上圓下承師父吉祥!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