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5日。這兩天一直細雨連綿,日夜下個不停!山頂茅棚還沒整理完,因為裏麵在“久遠”的六七八十年代是個羊棚子,裏麵木踏上下積滿了羊的糞便,清理了幾天也還是味道濃濃,想快些整理好,盡快的搬上來。因為七月份家鄉的居士就來住山了。在這樣的天氣中隻好先撂在一旁。正好關門懶在山下茅棚唯一幹燥的地兒‘火炕上’,無事找事的劈劈金剛柴好做討嫌齋。一個人住山久了就總想把自己提溜出來曆練曆練,事出必然有因緣,上次下山無意中在我的網站裏看到一篇文章“金剛禪講義”不知作者姓甚名誰。標題金光耀眼,遂興趣習氣大發,逐條細觀,雖然作者早在講義第43條開悟徹悟裏就事先聲明挑人家刺兒都是魔子魔孫幹的事兒。依此因緣圓承就開始說事兒了。您老人家及大眾若能成佛。那我做一回魔又有什麼關係呢!雨下了三天,劈了三天柴,不愧為金剛柴著實難劈!因大部分很堅固,公案太多,古德故事真不好拿來燒火。遂隻挑細微毛毛刺兒扒拉出來與作者磨一磨。看禪是金剛還是金剛禪。貧僧有些近視,一不小心把寒毛當毛毛刺兒時希望作者莫怪罪,您若金剛智慧圓滿即使寒毛拔盡自也無礙。也就隨我胡來。哈.若還有些許不堪忍受,那歡迎如夢園一遊。貧僧一貧如洗,無多餘物賠償,隻胡須多多盡管通拔,也好還我本來麵目童子顏!複我一顆聖潔赤子心。圓承定感恩無邊。
今天是25日。難得的,雨開始停了。埋頭三天邊劈金剛柴邊嚐試著捋箏弦,怎麼就成捋了呢,不會彈!一曲雲水禪心沒捋完,這天就放晴了。劈累了捋暈了,開了木門看看如夢的天。雲霧散處怎麼就那麼藍?為什麼那麼藍!那你就問問終南為啥也稱地肺山。
金剛禪講義原文1
1.什麼是禪
佛教裏有句重要的話:教是佛的口,禪是佛的心。我們講的第一個題目就是:什麼是禪。佛講般若類經典,用了22年。佛講了很多,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內核,就是《大般若經》,有600卷。《大般若經》裏最精華的部分,是《金剛般若波羅密經》,五千字左右。再往簡化裏說,是《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觀世音菩薩講的,二百多個字。這部經的含義再濃縮,就是所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文翻譯成:無上正等正覺。我們再簡單地講就是:佛的智慧。或者就是“佛智”兩個字。再少一點,就一個字,那就是“禪”。這個禪,就是我們眾生內心的佛性,在我們內心,每個人每個眾生內心,都有。
實際上我們在做人的時候,能用到這個佛性的功能可能很少,不到億分之一。一切佛的智慧德能,就在我們內心裏麵。佛在菩提樹下覺悟時也講: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能,隻因妄想分別執著,而不能證得。這個佛性是我們本有的。舉個例子,比方說你吧,你現在的職業是工藝美術。實際上你當時考大學,在填那個專業誌願表時,本可以選擇做醫生的、也可以選擇做警察或其他的,為什麼你可以有這麼多選擇呢?這是因為你內心有從事各種工作的潛能,但你沒有全部開發運用它。再舉個例子,比如絕大多數人不會開飛機,可能有很多人會開汽車,但不會開飛機。假如我給你出錢,請教練訓練你兩三年,你肯定可以開飛機的,那我為什麼不能訓練這張桌子去開飛機?依佛法來講,開飛機這個潛能,是你內心本具的,可能你這一輩子都沒有開發運用這項功能。我們每個人內心的佛性,都有無限的能力,可惜我們做人隻用了一小部分的功能。而禪宗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我們內心佛性的功能,完全呈現出來。如果我們百分之百用佛性,那就是佛,但是我們凡夫作不到。這是第一個問題:如何是禪。禪,就是我們內心本有的佛性。
*圓承說事兒*第一件:圓承無意間見到您的著述金剛禪講義,標題金光耀眼,遂興趣大發,一氣兒看完。就仁者各段原文意思圓承有感而發些許見解論議,望仁者及有緣見此議論文的大德行者拍慈悲磚射智慧箭,鑒證下圓承見解方正與否,是否脫離四依法心。金剛喻智慧,無堅不摧,謂金剛智慧能破一切惡法,護衛一切善法。禪是佛心是佛性,佛心圓滿,無絲毫殘漏;佛性周遍,遍一切處。如此定是萬法如相,萬法如相本來如此,加個人的意思分辨講義講述已經昧失如相,成如相四不像了。講出的禪一定是纏。能學到的禪一定是牽絆。會意到的禪一定是無明顛倒見。如果我們知道有個佛性可用,還要百分之百的去用,那不是佛教就是說不是覺悟的教導不是明白的教導。佛性不管你用不用會不會用它都是如如不動的,你迷惑顛倒墮落了佛性不會墮落,佛性本身不會迷惑顛倒。能迷惑能顛倒的是虛妄的識心。能無常變異的一定是假的。真正的我是沒有生滅的沒有變異的。所以古聖大德們常常教導的一句話,佛性在佛菩薩那裏不會多一分在凡夫這裏不會少一分。怎麼可以用數量百分比來衡量呢。禪的教學一定是應根基直指的教導。絕不是還有個漸漸的教學。能漸漸的教漸漸的學一定落思量大海裏逃不出。所以如來施教法門無量,皆是應眾生根基而設。禪絕對是少數上根利智人能走通的路。普通大眾的我們一定了解自己到底是什麼根基,是否是一聞千悟,像六祖大師所說的心中常升智慧。我們是這樣嗎?不是的話,那麼淨土法門簡單易行,釋迦世尊講一切經典都是有請法有問法才宣說,唯獨淨土法門的阿彌陀經卻是沒人請問如來自說。可見淨土的重要性。淨土法門隻要自己具備堅定的信願,真的相信佛說淨土的真實,真的願意修學淨土法門,真的願意去西方極樂世界,那麼隻要執持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行住坐臥時時綿密提起。待我們這一期生命終了時阿彌陀佛一定會來接引念佛眾生往生他的國土的。一得往生才算穩穩當當的擺脫了生死輪回,圓證不退直至成佛。這個理事皆在淨土經典裏。《佛說大乘無量壽經》和《觀無量壽佛經》還有《佛說阿彌陀經》三部經典給我們介紹的很詳細。淨土念佛法門完全依靠的是佛力,自己需要的是信願持名,就這樣的簡單。說禪講禪議論禪都是虛妄的識心在糾葛。而一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當下,口念耳聽聽到心裏聽的清清楚楚明明了了。續念不斷故,這當下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收攝於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不見有能念的心也不知所念是什麼,隻一靈獨覺清明寂寂。這個當下的狀態就是如如佛。更不用再到哪裏尋啊找啊學啊所謂的禪。這裏禪心具足圓滿毫不欠缺。念佛自然一定成佛,如是因果。就是如此了解後體驗後也一定要發願求生淨土才穩妥。因為我們的根基實在不堪,宿習深重,一離開佛念一離開有利的修學環境,起心動念無不是造作。怎麼可以不信佛力。卻信自不量力呢。一切眾生本具佛性,此如來慈悲提示,這裏是否不能用‘我們內心’‘我們每個眾生內心’來形容。眾生心一定是生滅相續輪回生死的心,這樣的心是妄心是浮雲,妄心生煩惱起纏繞,浮雲能遮日月光。正因為這樣才遮障住我們原本本具的佛心“禪”。所以本具的佛性不顯,(用原本、本具等詞語比較嚴謹)虛妄的妄心浮雲拖累我們沉淪生死苦海。我們每天的起心動念都在忙些什麼我們自己最了解最清楚了。我們能做到無念無住嗎?!不能那麼學禪卻成了找纏,無常迅速你以為生命會等你慢慢理解慢慢修嗎。若無淨土法門眾生真的沒有了苦的希望了。說你圓承這是沒事找事破斥大乘佛法禪,法是平等的,都是利益眾生救度眾生的。圓承自不會誹謗大乘禪法,隻這個時代的我們,根基和古人沒的相比,禪修真實的不易成就。說我是禪修的根基我有信心這一生當中參禪明心見性成佛。那就守好自己的誌向堅固自己的信心踏實的走好自己就好。因為當你有這樣的見解時,還是在顛倒中做活計。還沒徹悟本來,還在尋覓的路上,你怎麼能把本來詮釋的清楚呢。何況很多詞義用法皆不準確呢。無人請問無對應根基大談第一意義諦禪心佛心。實際是迷在妄心裏了。不可不察啊。
金剛禪講義原文2.衣珠外乞
關於佛性,《法華經》裏有另一個比喻,叫衣內寶珠,或者叫它“父母生前本來麵目”,都是同一個意思。佛經裏有個故事,有個人被富有的朋友在他衣服裏麵縫了一顆寶珠,他自己卻不知道,這寶珠價值連城,他卻長期帶著寶珠在外麵四處流浪當乞丐,自己一直不知道。所以禪這種無限能力藏在我們眾生內心裏麵被埋沒掉了,這不光是人,就是一隻蒼蠅、螞蟻、豬狗牛馬,都有的。我們做人的時候,可能我們僅用了這個佛性功能的億分之一,我們做狗時,可能用的隻是五十億分之一,我們若做一隻蒼蠅,可能就用了五百億分之一。我們隻是在用一小部分佛性的功能。
*圓承說事兒*第二件:佛性無性相離取舍離數量比量。這裏不能用數字衡量,毫不知道明了佛性才六道升沉,不是用了幾分佛性。實話說一分也沒用著。用的是妄想心分別心和執著心,這三心是生死輪回的正因。真了解佛性見到佛性明白佛性,佛性的功能是德行。蚊蟲螞蟻蒼蠅蟑螂這一切苦難眾生用的不是佛性的功能,是違背了性德昧佛性。可以這樣說用的是魔能,魔得的都是煩惱痛苦和災難,所以六道升沉了苦無期!
金剛禪講義原文3.認清我執
第二個問題,就是我們如何能把這個禪、這個佛性開顯出來?這裏有一個重要的概念:“破我執”。什麼是“我執”呢?我們這個身體它能吃飯、說話等,這其實都是我們佛性的功能變化出來的,所以有句話叫“搬水運柴無非神通,吃喝拉撒都是道”就是這個意思。為什麼我們隻能用億分之一呢?因為我們的佛性功能被遮蓋了,如何被遮蓋的呢?佛講得很清楚,我們一般人,智慧低一點的,會把這個身體當作自己,這在佛法裏叫畜牲知見,認為肉體是自己,於是僅為“肉體舒服”活在世上過了一輩子。這裏南懷瑾老師講得很精彩:我們一生上了個大當,總覺得這個肉體是自己,所以呢,因為它要吃飯,你就要去上班,你要受苦、你要受氣,然後呢,它要睡覺,它往床上一躺,你的生命就去了三分之一,女士們可能還會為這肉體做很多事情,鼻子墊高一點、拉雙眼皮、身體再改造得好看一點等,不斷地折騰,每天早上起來要給它化妝、洗臉,定期要給它洗澡,它稍微生一點毛病,得趕緊到醫院去把它修理好,為了照顧這個肉體而忙活了一輩子,忙到最後,它屬不屬於你呢?它並不屬於你,它屬於墳地和火化爐,這是智慧比較低一點的人。
智慧稍高些的人,會認為操控肉體的這個精神自我,即西方人所講的“靈魂”才是自己,比如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我在思考,所以我是存在的,這種人智慧要稍高一點,但並不究竟。這個所謂“精神自我”是什麼呢?這就是佛法裏講的“我執”。它是怎麼來的呢?佛講得很清楚,別的生命我們暫時不講,我們就講人,人的佛性是怎麼被遮蓋而變成我執的呢?我們用我執的時候,我們可能隻用了佛性億分之一的功能,怎麼被遮蓋的呢?舉個例子,就是我們這個佛性好比是清水,它本是能照耀整個宇宙的,我們人的肉體好比是一個紅墨水瓶子,那麼我們從娘胎被生下來以後,佛性就被汙染成了紅墨水,這個所謂的紅墨水,就是我們的我執。當我們用這個我執的時候,它使用的佛性功能隻是億分之一。這個精神自我,佛法裏講得很清楚,首先它是由八個層麵構成的,這要記牢,開始就是前六識:眼、耳、鼻、舌、身、意,六識。眼睛視覺,耳朵聽覺,鼻子嗅覺,舌頭味覺,身體觸覺,意,大腦思考處理功能。請注意,前五根是我們肉身用的信息收集器,它們在宇宙中能收集到的信息量其實很有限,宇宙這麼大,我們做人,就被注定隻能在地球、太陽係裏的地球這麼一個小點上收集信息,在宇宙裏麵,它就像沙漠裏的一粒沙這麼大一點點。第二點,我們大腦的思維處理能力也很有限,所以我們能攝取和處理的信息隻是很少的一點。我再舉個例子,這樣比較好理解,比如蚯蚓這種生命形式,它們是沒有眼睛的,我們所看到的顏色,例如說我這個是黃色的皮膚,對蚯蚓來說,這個黃顏色就是不存在、也無法證明的,因為我們人有眼睛有視覺係統,當光線被剝奪以後,我會覺得我處在黑暗中,而蚯蚓並不在黑暗中!它們根本沒有視覺係統,那麼色彩世界對它們來說就是根本不存在、也無法證明其存在的,因此它們由於其肉身功能的局限性而被關閉在某個圈內。我們人類隻是被關押在更大的範圍、稍微大一點的範圍而已,更多的宇宙真相,對我們關閉了。就因為我們六根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太有限,好比你這個人本來能看到整個天地的,可是你被關在一個肉做的黑房子(黑漆桶)裏麵,隻給你開了六個鎖眼,這就是六根,你從小就習慣了隻通過鎖眼往外看,更大的世界,就被關閉在外麵了。然後我們大腦思維處理能力也很有限,這樣我們用六根收集處理這些不完整的信息,好比宇宙像森林這麼大,我們卻隻能收集處理一片樹葉這麼大這麼一點點信息,利用這點信息,我們在佛性驅動下,就開始構造第七識-----也就是我執,我的自我,自我的感覺。小孩長到一歲左右,就有自我的感覺:這個杯子是我的,這個凳子是我的,如果弟弟來搶,我就要打他,這就是李宗吾先生說的:人的本性是惡的,弟弟拿他東西,就要打他。這樣我執就產生了。這個我執一產生,我們就開始習慣用我執帶動生命直到肉身死亡為止,我怎麼樣,我怎麼樣,然後就把佛性完全遮蔽了。會被我執一直蒙蔽到這身體壞了、燒了進墳地埋掉之後,這個我執從身體裏麵出來,根據我們這一生的作為,再去投胎做另一個人,或者做一條狗或別的東西,再產生一個更新版本的我執,又把佛性包裹,就這樣不斷地換我執,所以就造成我們的輪回。這是我們用的第七意識——我執,很難破的。
再底下呢?佛還講,我們有個第八識叫阿賴耶識,它就是一個記憶倉庫,我們無始以來長久流浪生死輪回所存的一切記憶、作過的事情,這些種子,全部存在第八識記憶倉庫裏麵,它特別象弗洛伊德講的潛意識,就是說這個東西、這個帳本跟著我們走,帶動我們的生命,但是我們卻觀察不到它。我們人你知道嗎?我們都不知道自己的第八識裏麵存了些什麼信息,這個信息庫大致就注定我們一生的命運,所以中國古人常講“命由天造”,佛法講不是,是我們自己造的,但我們忘掉了。第八識裏麵的種子,有善有惡,因為我們習慣於用我執時,總是自私自利損他利己的事做得多,所以惡的種子非常非常多。佛說如果這個種子、惡因有一個形體的話,這些罪,整個宇宙都裝不下。所以大多數人八識田裏麵有很多很多種子堆積是極難消掉的,那麼當這些種子生發起來,就會產生一些事情改變我們。
*圓承說事兒*第三件:我執,是內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對外境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的相互虛幻作用,第七識認真的結果。這個是魔性變化出來的,佛性本如如不動,自不會無事顛倒變這變那。重複一句佛性的功能一定是德能。德能定是安詳自在解脫。“搬水運柴無非神通,吃喝拉撒都是道”這句是古德個人解脫境界及接引應機的人時方便說教,這不能拿來隨便一說,就好像有個禪師把木佛像搗毀燒火取暖,還有個公案一禪師向佛殿裏吐痰一樣,都是當時為接引當機人當機事,古德慈悲的應緣教化與點撥應機人。若還無顧忌的說來講去誤導不明所以的人效法先別說壞亂了佛法,就世間法也容不得也。很明顯的道理,拉屎放屁個人若不執著也算個人的無礙自在,若認拉屎放屁也是道。那沒見哪個行人拜茅舍。沒見公眾之中下氣出聲還自以為自在的。能自在無所顧忌旁若無人的那也算行者自“解脫”,但眾無不掩鼻而去,你還哪有機會宣教這是道,還能利益眾生否。(放得開的說超常人不能理解的話一定是應機時應緣而說)。若是人的知見定是仁義道德禮儀廉恥知道見到能歡喜尊行才為人道,畜生知見未曾理解也從未聽說,隻知道在人道不尊行人道倫常不知道禮儀廉恥為愚癡,愚癡的人死後定墮落到畜生道。說執著肉身是自己就是畜生知見不知哪部經典裏是這樣說的。具足貪心欲念不斷不是說智慧低一點是沒有智慧,智慧一定是知過即離知因識果,不會縱情縱欲的肆意造作,因為智慧的人知道這樣做的結果一定是苦難是衰敗與墮落。智慧的人不走偏,智慧的人不管他的智慧高一點或低一點都知道用中觀的意識去生活做事,他在人生中懂得怎樣去打理經營能心安能自在。智慧是對一切法的洞察與明確,智慧的高低是對一切法洞察與明確的深淺。而不是認為誰是自己來分智慧高低。誰是自己哪個是自己何種形態是自己,這些觀念都是我執的作用,第七識的牽累,是迷惑顛倒的妄見。與智慧無關。
金剛禪講義原文4.法執纏繞
對我們一般人,我執這個概念建立以後,必然會產生一個蒙蔽我們的東西叫“法執”。這個法執,就是相對於我執而感受的一切信息、一切物質和精神的對象。就是說,你有哪種版本的我執,你就會有哪種版本的法執。比如說我是人,我就追逐功名利祿和美女;如果我是一條狗,我就追骨頭、大便還有母狗;我是一個屎殼螂,我就去追大糞,這是天經地義的。如果我是屎殼螂,你什麼勞斯萊斯(名牌汽車),給我什麼官位,對我一點意義也沒有,對不對?所以說我們有哪種版本的我執就會有相應版本的法執。我常比喻說,很多人會“死在卡車和火車之間”,什麼意思呢?用功名利祿來講大家不好理解,用大糞來講,讓大家好理解一點,雖然比較惡心。就是作為一個屎殼螂當你已收集到一卡車大糞的時候,總足夠了!對不對?但往往我們會去追求一火車,我們要貪更多!我們往往就是為了貪更多而把命送掉了,很多人都是這樣。我們對欲望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佛說就像飲海水來止渴,越喝越渴,就是這樣。這個我執是很害人的,一般人很難破掉它——難以破掉“我肯定是對的”這個概念。因為有這個我執,我們就產生對外界的錯誤執著叫法執,這樣我執法執內外狼狽為奸,就牢牢地把我們的佛性遮蓋住了,所以就使我們過著一種錯誤的生活。這也可表達成:我們看到的一切,我們感知到的一切,都是我們的牢獄!因為宇宙這麼大,把它比喻作森林的話,我們用我執法執所能涵蓋的,就僅僅是一片樹葉而已。所以我們不同的動物,所看到是不同版本的世界,人能看到是的這樣的世界,一隻蝙蝠所能看到世界,其範圍形狀色彩等都是不一樣的,其它動物也類似,我們卻都堅信唯有我們所看到的才是真相。我們的我執和法執,有個相應的關係,佛說“萬法由心生”,就是這個意思。所以一般人,他的生活態度是錯誤的,就是我所形容的“兩條腿扛一桶大糞”,不外乎用我執、法執自我欺騙,直到生命終結。比方說我是南方人,我的法執包括“南方的菜、辣的是好吃的,米飯是最好吃的”,我覺得你們北方人喜歡吃饅頭吃麵食,你們腦子不太好使,那些外國人喜歡吃生牛排,他們腦筋更有問題,我就沒有想到我是在用我的我執去看,是我的立場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