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李賢義 “玻璃大王”有顆“玻璃心”(2 / 2)

據了解,2001年2月28日,美國提出對我國出口擋風玻璃反傾銷指控,決定從2002年4月起對中國出口的汽車擋風玻璃加征3%至124%的關稅,這是我國加入WTO後第一宗“反傾銷案”。李賢義帶領的信義集團(玻璃)有限公司成為牽涉此案14家中國汽車前擋風玻璃生產企業中的主角。李賢義當時明確指出:“麵對反傾銷,回避等於放棄市場。按市場規律和WTO規則辦事是我們在市場競爭中最有力的武器。我們要敢於應訴。”

在國家有關主管部門的組織指導下,信義玻璃積極應訴,遭遇了一場曠日持久而又影響重大的官司。按照國際貿易規則,美國方麵進駐調查組。調查組對信義集團(玻璃)有限公司從1985年創建開始,一直到當時的2001年這16年的整個發展階段都進行了最嚴格的審核、調查。美方調查組對信義集團(玻璃)有限公司是否得到了特殊政策的優惠、經營是否規範、是否守信等各方麵進行了全麵認真細致的調查。最終得出的結論是:“信義集團(玻璃)有限公司誠信經營,質量可靠、賬目規範,按章納稅。”

他們對信義玻璃作出了高度評價,認為所審查的各項內容及產品質量等都符合國際標準,符合國際貿易準則。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久,信義集團(玻璃)有限公司又接到加拿大有關方麵關於反傾銷的立案調查通知。在接受了最嚴格的調查審核後,調查組得出了相同的結論——信義集團是堅守“信義”的公司!這是了不起的勝利。一個有20多年發展曆史的企業,一個麵對加入WTO後全新的國際貿易規則的企業,麵對外方反傾銷指控,遭受並經受住了外方最為嚴格的審核和檢查,這是多麼的難能可貴。信義玻璃之所以能在反傾銷中取得重大勝利,靠的就是“守信重義”。

“樂善好施”的慈善家

創業的經曆和與生俱來的品質,成為李賢義不斷回饋社會的根基與依托。

除了眾所周知的“信義”董事局主席這個作為企業家的頭銜,中華見義勇為基金會顧問、福建省見義勇為基金會榮譽會長、深圳市社會治安基金會榮譽會長等社會職務的擔任,更是李賢義踐行誠信、回報社會、勇擔社會責任的具體表現,也是社會各界褒獎李賢義先生“玻璃心”、桑梓情的最好詮釋。

記者印象中的李賢義,話語不多,但平凡中見真誠、見智慧,這是一個充滿慈愛的智者,是一個敢擔當的企業家,更是一個信奉誠信、踏實做人的為人典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李賢義認為,國家要發展、民族要振興,教育就要走在前麵。為了要讓更多貧困家庭中的孩子能夠受到好的教育,李賢義進行了大量的捐資:在石獅市銀江中小學建立用其母親名字命名的“李施紅娘教育基金會”獎教獎學;2007年,在安徽蕪湖捐建希望小學;在深圳橫崗捐資創立了“李賢義教育基金會”等。多年來,他持續獎教助學的獲獎師生達6000多人。此舉推動了當地教育事業蓬勃發展,使尊師重教蔚然成風。

麵對榮譽,麵對家鄉人的讚許,李賢義說:“每當看到那些得到捐助的孩子在明亮的教室裏大聲朗讀課文,心中都充滿了欣慰、快樂和滿足,我體會到了助人為樂的快樂,我相信,量大福大,好人好報。”

此外,在李賢義的家鄉,他向家鄉的老黨員老幹部協會、老年會、教育基金、社會治安基金等都進行積極熱心的捐贈,為當地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學有所成、尊老愛幼、穩定和諧的良好的社會風氣做出了積極貢獻。他還積極捐款為家鄉建橋、修路、建學校等,熱心完善家鄉的基礎設施,為家鄉的發展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