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要圓滿地完成上述任務,除了不斷地完善企業經營機製、推進科學技術進步、提高職工隊伍素質外,必須有一個齊而有力的領導班子,特別是要選拔一位能肩負企業重任的優秀的經理。

二、經理在企業中的地位和職責

(一)經理的地位與職責

《企業法》有關條款規定:企業實行廠長(經理)負責製;廠長(經理)是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廠長(經理)在企業處於中心地位,對企業的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負有全麵責任。廠長(經理)領導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工作,行使下列職權:1.依照法律和國務院規定,決定或者報請審查批準企業的各項計劃。2.決定企業行政機構的設置。3.提請政府主管部門任免或者聘任、解聘副廠級行政領導幹部。4.任免或者聘任、解聘企業中層行政領導幹部。5.提出工資調整方案、資金分配方案和重要的規章製度,提請職工代表大會審查同意。提出福利基金使用方案和其他有關職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項的建議,提請職工代表大會審議決定。6.依法獎懲職工;提請政府主管部門獎懲副廠級行政領導幹部。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確立,企業體製改革的深入進行,為了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充分發揮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必須建立現代企業製度。從目前我國實際情況出發,現代企業將會有以下三種基本形態:一是獨資企業,其中包括國家獨資的企業和私人獨資的企業。二是合作企業,主要是私人合夥企業及其他類型的合夥企業。三是股份企業,其中包括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在全部注冊企業中,公有法人持股的有限責任公司,按照投資者權、責、利的要求,會占相當大的比重。

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領導製度是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各司其職、相互製衡的製度。董事會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實行全權領導,企業的生產經營、行政管理等則由經理全麵負責。經理由董事會聘任,經理是企業法定代表人的代理人及企業行政工作的首腦,他對董事會負責。經理可以是本企業的職工,也可以是本企業的股東或由董事長兼任,但經理必須是精通本行業務和管理的行家裏手,或在社會上負有聲望的專家學者。經理的主要職責是:

1.依照董事會確定的大政方針規劃全部營業,研究製定具體措施並督促下屬執行;

2.擬定公司的發展規劃、年度生產經營計劃和年度財務結算方案,以及股息紅利分配方案和彌補虧損方案;

3.製定企業財務計劃,降低成本,合理使用資金,增加盈利;

4.確定內部組織機構,安排備職能部門的人員;

5.代表公司對外洽談業務;

6.審核數額較大的合同,由經理簽字後報董事會批準;

7.遇有重大而又不能由經理自己決定的緊急事宜,取得董事長、常務董事的同意,可先執行,後報董事會追認。

有人提出,既然企業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具有法人資格的經濟單位,那麼國有企業的經理、廠長是代表國家,還是代表企業?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讓我們先舉一個資本主義國家的例子。日本住友銀行有一次招考新行員,其總裁掘團出了一個試題:“當住友銀行與國家雙方利益發生衝突時,你以為如何去辦才合宜?”許多人答曰:“應為住友的利益著想。”掘團對這些人的評語是:“不能錄取。”另有許多人答曰:“應該以國家利益為重。”掘團認為這個答案僅僅及格,不錄用。有少數幾個人答曰:“對於國家利益和住友利益不能雙方兼顧的事,住友絕不染指。”掘團認為這幾個人卓有見識,把他們錄用了。這說明在資本主義國家裏,那些有遠見的經理、資本家都知道光為自己賺錢,不考慮國家利益,而與國家對著幹的行為,也是不足取的。在我們的社會主義國家,全民所有製企業的經理、廠長,不能說隻代表企業,而不代表國家。國有企業的經理應當明確自己的職責:要善於把國家利益和企業利益結合起來,把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統一起來。

(二)經理在企業中的重要作用

1.高瞻遠矚的決策作用。經理既向董事會提出戰略決策,又參與董事會的討論與“拍板”;為了貫徹戰略決策,經理應集中精力進行管理決策,采取措施,對所需人、財、物、技術、信息等資源進行合理配置或重新組合;經理還應指導有關職能部門進行具體的業務決策,以便順利地開展生產經營活動。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企業外部環境經常發生變化。經理必須隨時注意市場發展動向,敏捷地捕捉信息,高瞻遠矚,在自己的職權範圍內,對各種問題做出科學的決策。

2.統籌全局的組織作用。現代企業,規模龐大、因素眾多、結構複雜、信息量大、聯係廣泛、動態多變、功能綜合,是一個十分複雜的係統。企業要想獲得經營成功,必須使生產經營的各種要素得以最佳組合,經營的各個環節得以緊密的銜接,而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經理統籌全局的組織作用。企業的組織機構精幹、高效,人員安排適當,做到人盡其才,事得其人,規章製度健全,並嚴格認真貫徹執行,就能使企業整體產生“放大”效應。

3.步調一致的指揮作用。現代化大生產條件下,企業的全部經營活動,沒有一個集中統一的指揮是不行的。這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客觀規律。馬克思說:“凡是有許多個人進行協作的勞動,過程的聯係和統一都必然要表現在一個指揮的意誌上,表現在各種與局部勞動無關而與工場全部活動有關的職能上,就象一個樂隊要有一個指揮一樣。”列寧也多次指出:“任何大機器工業——即社會主義的物質的、生產的泉源和基礎——都要求無條件的和最嚴格的統一意誌,以指揮幾百人、幾千人以至幾萬人的共同工作。”現代企業的整個行政係統必須服從經理的統一指揮,這樣才能使各個部門,各個環節乃至各個工作人員步調一致,才能高速、高質、高效地完成預計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