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侖·希爾指出:利用好時間是非常重要的,一天的時間如果不好好規劃—下,就會白白浪費掉,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我們就會—無所成。經驗表明,成功與失敗的界線在於怎樣分配時間,怎樣安排時間。人們往往認為,這兒幾分鍾,那兒幾小時沒什麼用,但它們的作用很大。
但是大部分的人卻總是在抱怨他們的時間不夠多,事情做不完。
對每個成功的人來說,時間管理是很重要的一環。時間是最重要的資產,每—分每一秒逝去之後再也不會回頭,問題是如何有效地利用你的時間呢?
研究時間管理之道,首先必須知道,一個小時沒有60分鍾。事實上,一個小時內隻有利用到的那幾分鍾而已。
大家一天要浪費幾個小時呢?如果真想知道,不妨來做—個實驗。首先,找一份記事曆,把每一天劃分成3個8小時的區域。然後再把每個小時劃成60分鍾的小格。在這整個星期裏麵,隨時把所做的事情記錄在劃分的表格中,連續做一個星期試試看,再回頭來檢查一下記事曆,就會發現,由於拖延和管理不良,浪費了多少寶貴的光陰。
當人們了解到是如何在使用時間之後,再回頭重做一次實驗。這一次多用點心來計劃時間,把需要做及想要做的事仔細安排進你的時間表,再看效率是否會好—點。
記住—件事,時間是唯一可以賣給他人或自己的東西,對時間的利用率越高,就越可以靠他賣得好價錢。
做人要惜時,做事要守時。塑造自己的形象,現代人離不開時間觀念。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有效利用自己的時間,守時、惜時、不拖延。
切記:時間就是金錢。
8.好好珍惜今日,善加利用
一位名人說過,昨天是一張過期的支票,明天是一張尚未兌現的期票,隻有今天才是可以流通的現金。隻有今天才是我們唯一可以利用的時間,好好珍惜今日,善加利用吧。
“明日複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今天你把事情推到明天,明天你又把事情推到後天,一而再,再而三,事情永遠沒個完。隻有那些善待今日的人,才會在“今天”奠定成大事的基石,孕育“明天”的希望。
每個人從生到死的時間都是差不多的,但是,在相同的時間裏,有些人能夠做很多事情,效率很高,而另一些人卻隻能做極少的事情,沒有成就。原因就是他們不懂得珍惜時間,沒有養成合理利用時間的好習慣。
時間是平凡而常見的,它從早到晚都在運行,無聲無息地,一分一秒地運行著。而時間又是寶貴的,是每個人生命中最寶貴的東西。
人們要成大事,首先要利用好自己的時間,養成合理利用時間的好習慣,因為良好的時間習慣對你的一生有無窮的回報。
時間就是金錢,隻有重視時間,才能獲取人生的成功。
巴爾紮克說:“時間是人的財富、全部財富,正如時間是國家的財富一樣,因為任何財富都是時間與行動之後的成果。”巴爾紮克是怎樣珍惜和利用時間的呢?讓我們看看巴爾紮克普通一天的生活吧:
午夜,牆上的掛鍾敲了十二響,巴爾紮克準時從睡夢中醒來,他點起蠟燭,洗一把臉,開始了一天的工作。這是最寧靜的時刻,既不會有人來打擾,也不會有債主來催賬,正是他寫作的黃金時間。
準備工作開始了,他把紙、筆、墨水都放在適當的位置上,這是為了不要在寫作時有什麼事情打斷自己的思路。他又把一個小記事本放到寫字台的左上角,上麵記著章節的結構提綱。他再把為數極少的幾本書整理一下,因為大多數書籍資料都早已裝在他腦子裏了。
巴爾紮克開始寫作了。房間裏隻聽見奮筆疾書的“沙沙”聲。他很少停筆,有時累得手指麻木,太陽穴激烈地跳動,他也不肯休息,喝上一杯濃咖啡,振作一下精神,又繼續寫下去。
早晨8點鍾了,巴爾紮克草草吃完早飯,洗個澡,緊接著就處理日常事務。印刷所的人來取墨跡未幹的稿子,同時送來幾天前的清樣,巴爾紮克趕緊修改稿樣。稿樣上的空白被填滿了密密的字跡,正麵寫不下就寫到反麵去,反麵也擠不下了,就再加上張白紙,直到他覺得對任何一個詞都再挑不出毛病時才住手。
修改稿樣的工作一直進行到中午12點。整個下午的時間,他用來摘記備忘錄和寫信,在信上和朋友們探討藝術上的問題。
吃過晚飯,他要對晚飯以前的一切略作總結,更重要的是,對明天要寫的章節進行細致縝密的推敲,這是他寫作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一個必不可少的步驟。晚上8點,他放下了一切工作,按時睡下了。
這普通的一天,隻是巴爾紮克幾十年間寫作生活的一個縮影。從此,我們不難看出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就,就必須養成珍惜時間的習慣,因為時間是走向成功的保證。
有許多人生活了多年還沒弄清時間的價值。其實,我們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而且再也不會增加了。然而,我們卻可以掌握對時間的需求,並更有效地利用我們能夠自由支配的時間。
誰掌管著我們能自由支配的時間?通常來說,你的時間是根本不自由的。因為你把自己緊緊束縛在別人的議事日程上,盲目地追隨著,繁雜的事務,不管它對你是不是有益處。
為了避免這種現象,你必須管理好你的生活——也就是管理好你的時間。下麵是為了使你能更好地管理時間,所提出的建議。
(1)合理支配贏得的時間
如果你按本書中所有的建議去做,會省下很多時間。你每天至少可以獲得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另做它用。那麼當你擁有這些額外的時間之後,你該怎麼運用呢?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因為如果你不珍惜時間,你的大部分時間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消失浪費掉。
因此,你要把握好自己所節省下來的時間並合理支配。最好製定一個計劃來運用這些時間,並分配一定時間用於娛樂方麵,去做一些使你更接近於你個人及職業目標的活動。你隻有以相當的毅力才能贏得這些寶貴的時間,所以一定要運用得當。
(2)每天作好計劃
沒有哪一位足球教練不在賽前向隊員細致周密地講解比賽的安排和戰術。而且事先的某些計劃也並非一成不變,隨著比賽的進行,教練會根據賽情作某些調整。重要的是,開始前一定要作好計劃。
你最好為你的每一天和每一周訂個計劃,否則你就隻能被迫按照不時放在你桌上的東西去分配你的時間,也就是說,你完全由別人的行動決定你辦事的優先與輕重次序。這樣你將會發覺你犯了一個嚴重錯誤——每天隻是在應付問題。
為你的每一天定出一個大概的工作計劃與時間表,尤其要特別重視你當天應該完成的兩三項主要工作。其中—項應該是使你更接近你最重要目標之一的行動。在星期四或星期五,照著這個辦法為下個星期作同樣的計劃。
請記住,沒有任何東西比事前的計劃能促使你把時間更好地集中運用到有效的活動上來。研究結果證實了一個反比定理:當你做一項工作之時,你花在製訂計劃上的時間越多,做這項工作所用的時間就會越少。不要讓一天繁忙的工作把你的計劃時間表打亂。
(3)按日程表行事
為了更好地實施你的計劃,建議你每天保持兩種工作表,而且最好在同一張紙上。這樣一目了然,也便於比較。
在紙的一邊或在你的記事本上列出某幾段特定時間要做的事情,如開會、約會等。在紙的另一邊列出你“待做”的事項——把你計劃要在一天完成的每一件事情都列出來。然後再審視一番,排定優先順序。表上最重要的事項標上特別記號。因此,你要排出一、二段特定的時間來辦理。如果時間允許,再按優先順序盡量做完其他工作。不要事無巨細地平均支配時間,要留有足夠的時間來彈性處理突發事項,否則你會因小失大完不成主要工作。
“待做事項表”有一項很大的特點,那就是我們通常根據事情的緊急程度來排定。它包括需要立刻加以注意的事項,其中有些很重要,有些並不重要,但是它有一個缺陷,通常不包括那些重要卻不緊急的事項,諸如你要完成但沒有人催你的長遠計劃中的事項和重要的改進項目。
因此,在列出每天“待做事項表”時,你一定要花一些時間來審閱你的“目標表”,看看你現在所做的事情是不是有利於你要達到的主要目標,是否與其一致。
在結束每一天工作的時候,你很可能沒有做完“待做事項表”中的事項,不要因此而心煩。如果你已經按照優先次序完成了其中幾項主要的工作,這正是時間管製所要求的。
不過這裏有一項忠告:如果你把一項工作(它可能並不十分重要)從一天的“待做事項表”上移到另一天的工作表上,且不隻是一兩次,這表明你可能是在拖延此事。這時你要向自己承認,你是在打馬虎眼,你就不要再拖延下去了,而應立即想出處理辦法並著手去做。
你最好在每天下班前幾分鍾擬定第二天的工作日程表。對於那些成功的高級經理人員來講,這個方法是他們做有效的時間管理計劃時最常用的一個。如果拖到第二天上午再列工作計劃表,那就容易做得很草率,因為那時又麵臨新的一天的工作壓力。這種情況下排定的工作表上所列的常常隻是緊急事務,而漏掉了重要卻不一定是最緊急的事項。
帕金森教授說得不錯,工作會自動地膨脹占滿所有可用的時間。
避免帕金森定律產生作用的辦法似乎很明顯:為某一工作定出較短的時間,也就是說,不要將工作戰線拉得太長,這樣你就會很快地把它完成。這就是你為什麼要定出每日工作計劃的目的所在。沒有這樣的計劃,你對待那些困難或者輕鬆的工作就會產生惰性,因為沒有期限或者由於期限較長,你感覺可以以後再說。如果你隻從工作而不是從可用時間上去著想,就會陷入一種過度追求完美的危機之中。你會巨細不分,且又安慰自己已經把某項次要工作做得很完美,這樣做的結果隻能是主要目標落空了。
9.更好的利用時間,獲得更多的機會
更好的利用時間,我們就能獲得更多的機會。
要想贏得時間,首先必須明了時間是怎樣被耗費的。而要想知道時間的耗費情況,又必須先記錄時間。我們應該養成勤於記錄時間消耗的習慣。辦法是在做完一件事之後,立即記錄下所耗費的時間,每天一小結,連續記一周、兩周或一個月,然後進行一次總體分析,看看自己的時間究竟用到什麼地方,從中找出浪費時間的原因。專家研究證明,凡是這樣做的人,對於節省時間、提高效率,收效甚大。現在人們常常把“應該”花費的時間,看成是實際已經花費的時間,而這兩者往往是不相等的兩個量。如果人們問一位領導者:“您今天上午做了什麼,花了多少時間?”答曰:“起草報告花了三小時。”其實,在這三小時中,他喝茶、抽煙花費了18分鍾,中途休息了兩次,花費了23分鍾,與同事聊天,花費了27分鍾,接三次電話,花費了5分鍾,這樣總共花費了73分鍾,實際上真正用於起草報告的時間隻有1小時47分鍾。可見時間的浪費是多麼驚人。因此,進行時間消耗記錄,對時間使用進行統計分析,對於每個人提高時間利用率,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
合理安排自己的閑暇時間,對人生是一種豐富,對事業是一種催化。
一個人的閑暇時間一生中能有多少呢?這些年的閑暇時間往往可以造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掉一個人。
時間無限,生命有限。在有限的生命裏懂得把時間拉長的人就擁有了更多做事情的本錢。
人的生命是有時限的。
偉人們所達到並保持著的高度,並不是一飛就到的,而是他們在同伴們都睡著的時候,一步一步艱辛地向上攀爬……。
時間是雙重性格的東西,最長也是最短,最慢也是最快,最小也是最大。
據說,所羅門王有一天晚上做了一個夢。一位智者在夢裏告訴他一句話,這句話涵蓋了人類的所有智慧,讓他高興的時候不會忘乎所以,憂傷的時候能夠自拔,始終保持勤勉,兢兢業業。但是,醒來後卻怎麼也想不起那句話來,於是他召來了最有智慧的幾位老臣,向他們說了那個夢,要他們把那句話想出來。並拿出一顆大鑽戒,說:
“如果想出那句話來,就把它鐫刻在戒麵。我要把這顆戒指天天戴在手上。”
一個星期後,幾位老臣來送還鑽戒。戒麵上已刻上了一句簡單的話:
“這也會過去。”
時間像是海綿,要靠一點一點擠;時間更像邊角料,要學會合理利用,一點一滴的累積,會得到長長的時間。
那時傑克大約隻有14歲,年幼疏忽,對於卡爾·華爾德先生那天告訴他的一個真理,未加注意,但後來回想起來真是至理名言,爾後他就從中得到了不可限量的益處。
卡爾·華爾德是他的鋼琴教師。有一天,給他教課的時候,忽然問他,每天要花多少時間練琴。他說大約三四個小時。
“你每次練習,時間都很長嗎?”
“我想這樣才好。”傑克說。
“不,不要這樣。”他說,“你將來長大以後,每天不會有長時間空閑的。你可以養成習慣,一有空閑就幾分鍾幾分鍾地練習。比如在你上學以前,或在午飯以後,或在休息餘暇,五分、十分鍾地去練習。把小的練習時間分散在一天裏麵,如此彈鋼琴就成了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
當他在哥倫比亞大學教書的時候,他想兼職從事創作。
可是上課、看卷子、開會等事情把他白天晚上的時間完全占滿了。差不多有兩個年頭他一字未動,他的借口是沒有時間,這時,他才想起了卡爾·華爾德先生告訴他的話。
到了下一個星期,他就把他的話實踐起來了。隻要有五分鍾的空閑時間,他便坐下來寫作一百字或短短幾行。
出乎他意料之外,在那個周末,他竟積有相當的稿子了。
後來他用同樣的方法積少成多,創作長篇小說。他的授課工作雖然十分繁重,但是每天仍有許多可以利用的短短餘閑。他同時還練習鋼琴。他發現每天小小的間歇時間,足夠他從事創作與彈琴兩項工作。
卡爾·華爾德先生對於傑克的一生有極其重大的影響。由於傑克發現了如果能毫不拖延地充分利用極短的時間,就能積少成多地供給你所需要的長時間。
積攢時間就像存錢一樣,想一下子就存大錢,容易有挫折感。應該每天存一點點,10元也好,20元也好,慢慢存下去,不久後就會變成大錢了。
隻要能夠養成珍惜每一刻而去努力的習慣,這樣累積下去,就會產生出好的結果來。
有句話說得好:“有效的時間管理,就是一種追求改變和學習的過程。”上帝是公平的,不管是誰,每個人一天的時間都是相同的,你可以過得很從容,你也可以把自己弄得淩亂不堪,“沒有時間”絕對不是借口,那是你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