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曼殊
一
英人詩句,以雪萊(原譯師梨)最奇詭而兼流麗。嚐譯其《含羞草》一篇,峻潔無倫,其詩格蓋合中土義山、長吉而熔冶之者。曩者英吉利蓮華女士以《雪萊詩選》(原譯《師梨詩選》)媵英領事佛萊蔗於海上,佛子持貺蔡八,蔡八移贈於餘。太炎居士書其端曰:“師梨所作詩,於西方最為妍麗,猶此土有義山也。其贈者亦女子,輾轉移被,為曼殊闍黎所得。或因是懸想提維,與佛弟難陀同轍,於曼殊為禍為福,未可知也。”
二
作《寒山圖》,錄寒山詩曰:“閑步訪高僧,煙山萬萬層。師親指歸路,月掛一輪燈。”
三
廢寺無僧,時聽墮葉,參以寒蟲斷續之聲。乃憶十四歲時,奉母村居。隔鄰女郎手書丹霞詩箋,以紅線係蜻蜓背上,使徐徐飛入餘窗,意似憐餘蹭蹬也者。詩曰:“青陽啟佳時,白日麗暘穀。新碧映郊坰,芳蕤綴林木;輕露養篁榮,和風送芬馥。密葉結重陰,繁華繞四屋。萬彙皆專與,嗟我守煢獨。故居久不歸,庭草為誰綠?覽物歎離群,何以慰心曲!”斯人和婉有儀,餘曾於月下一握其手。
四
《世說》:“南陽宗世林與曹操同時,而薄其為人,不與之交。及操作司空,總朝政,從容問宗曰:‘可以交未?’答曰:‘鬆柏之誌猶存。’”香山句雲:“乃知擇交難,須有知人明。莫將山上鬆,結托水上萍。”
五
譚嗣同《寥天一閣文》,奇峭幽潔。《古意》兩章,有弦外音,曰:“鱗鱗日照鴛鴦瓦,姑射仙人住其下。素手閑調雁柱箏,花雨空向湘弦灑!”“六幅秋江曳畫繒,珠簾垂地暗香凝,春風不動秋千索,獨上紅樓第一層。”
嚐聞仁山老居士言:嗣同頂甚熱,嚴冬亦不冠雲。
六
寄劉三白門二絕句:“玉砌孤行夜有聲,美人淚眼尚分明。莫愁此夕情何限,指點荒煙鎖石城”“生天成佛我何能,幽夢無憑恨不勝。多謝劉三問消息,尚留微命作詩僧。”
七
“山齋飯罷渾無事,滿缽擎來盡落花。”此境不足為外人道矣。
八
餘年十七,住虎山法雲寺。小樓三楹,朝雲推窗,暮雨卷簾,有泉,有茶,有筍,有芋。師傅居羊城,頻遣師兄饋餘糖果、糕餅甚豐。囑餘端居靜攝,毋事參方。後辭師東行,五載,師傅圓寂,師兄不審行腳何方,剩餘東飄西蕩,匆匆八年矣。偶與燕君言之,不覺淚下。
九
“豔女皆妒色,靜女獨檢蹤。任禮恥任妝,嫁德不嫁容。君子易求聘,小人難自從。此誌誰與諒?琴弦幽韻重。”此孟郊《靜女吟》也。今也吾國長婦姹女,皆競侈邪,又奚望其有反樸還淳之日哉!
一〇
昔人賣子句雲:“生汝如雛鳳,年荒值幾錢?此行須珍重,不比阿娘邊。”又女致母詩雲:“挑燈含淚疊雲箋,萬裏緘封寄可憐。為問生身親阿母,賣兒還剩幾多錢?”二詩音節哀亮,不忍卒讀。昔陶淵明遣一仆與其子,兼作書誡其子曰:“此亦人子,須善遇之。”所謂“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也。記朱九江先生絕句雲:“新茶煮就手親擎,小婢酣眠未忍驚。記否去年扶病夜,淚痕和藥可憐生?”風致灑然。
一一
明末有《童謠》曰:“職方賤如狗,都督滿街走。”不圖今日滬上所見,亦複如是。
一二
兵所以衛民,於此土反為民害,真不詳之物也。力田《今樂府》有《梳篦謠》曰:“東家抱兒竄,西家挈婦奔。賊來猶可活,兵來愁殺人!況聞府帖下,大調土司兵。此物貪且殘,千裏無居民。掠人持作羹,析屋持作薪。莫言少為貴,國威嚐見輕,無功害尚小,有功憂更深。問誰作俑者?必有林中丞。蕭條夔子國,城郭為荊榛。賊如梳,兵如篦。玀犭回來,更如剃。保寧賊未除,霸州賊又熾。買馬須快劍須利,從今作賊無反計。”讀之令人扼腕撫膺。
一三
十二月望日行抵摩梨山,古寺黃梅,歲雲暮矣。翌晨遇智周禪師於灶下,相對無言,但笑耳。師與餘同受海雲大戒,工近體,俱幽憶怨斷之音。寺壁有迦留陀夷尊者畫相。是章侯真跡。
一四
張娟娟偶於席上書絕句雲:“維摩居士太猖狂,天女何來散妙香!自笑神心如枯木,花枝相伴也無妨。”娟娟語餘:“是敬安和尚作。”餘日:“和尚一時興致之語,非學吞針羅什。”敬安和尚即寄禪,有《八指頭陀集》。
一五
黃仲則“如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是想少情多人語。
泰西學子言:“西人以智性識物,東人以感情悟物。”
一六
山寺中北風甚烈,讀《放翁集》,淚痕滿紙,令人心惻。最愛其“衣上征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銷魂。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一絕。嚐作《劍門圖》懸壁間,翌日被香客竊去。
一七
十一月十七日病臥秪垣精舍,仁山老檀越為餘言秦淮馬湘蘭證果事甚詳。近人但優作裙帶中語,而不知彼姝生天成佛也。
一八
南雷有言:“人而不甘寂寞,何事不可為”“籠雞有食湯刀近,野鶴無糧天地寬”二語,特為今之名士痛下針砭耳。
一九
蘇格蘭雪特君為餘言:“歐人有禮儀之接吻(Conventional Kiss),有情愛之接吻(Emotionsal Kiss)。”
二〇
《舊約全書》,在紀元前四百五十八年及四百五十年間伊薩羅氏所輯,千四百八十八年意大利始刊行《希布羅經典全集》。
二一
穆罕默德(原譯瑪哈默德)本麥加產,少時家貧,傭於嫠婦赫蒂徹(原譯開池育)家。開氏敬其為人正直無私,遂嫁之,因而得廣交遊。至埃及、敘利亞等地,受猶太、基督兩教感化。歸而隱退山中,住心觀淨,至四十歲始下山,自立一教曰伊斯蘭(原譯於思蘭)。伊斯蘭者,此雲“隨順”。倡宇宙一神論,著《可蘭經典》。
二二
春序將謝,細雨簾纖,展誦《拜倫集》(原譯《裴輪集》):“What is wealth to me-it may pass in an hour”,即少陵“富貴於我如浮雲”句也。“Comprehened,for without transformation,Men become wolves on any slight occason”,即靖節“多謝諸少年,相知不忠厚,意氣傾人命,離隔複何有”句也。“As those who dote on odurs pluck the flowers,and place them on their breast,but place to die”,即李嘉佑“花間昔日黃鸝囀,妾向青樓已生怨,花落黃鸝不複來,妾老君心亦應變”句也。末二截詞直怨深,十方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