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雨空林煙火遲〔1〕,蒸藜炊黍餉東〔2〕。
漠漠水田飛白鷺〔3〕,陰陰夏木囀黃鸝〔4〕。
山中習靜觀朝槿〔5〕,鬆下清齋折露葵〔6〕。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7〕!
題解
積雨,久雨。輞川莊,即王維在輞川的宅第,石本《輞川圖》上的“輞口莊”,其處依山傍水,為一兩進院落,中有樓閣殿堂,水亭回廊。後維施為寺,稱清源寺(宋改名鹿苑寺)。故址在輞穀南端,臨近輞穀南口,故又稱輞口莊。參見拙作《輞川別業遺址與王維輞川詩》。此詩寫輞川夏日久雨初晴的景象和作者過“習靜”的隱逸生活的快樂。頷聯“準確地表現了夏日積雨,田間景色的特征:漠漠水田與陰陰夏木形成明暗的對比;白鷺與黃鸝形成色彩的對照;飛白鷺是寫動態,囀黃鸝是寫聲音。這一切是那麼鮮明,那麼富有啟發性,啟發人產生藝術的聯想。”(袁行霈《王維詩歌的禪意與畫意》)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上稱王維此聯係取自李嘉祐詩,宋葉夢得《石林詩話》卷上說:“唐人記‘水田飛白鷺,夏木囀黃鸝’為李嘉祐詩,王摩詰竊取之,非也。此兩句好處,正在添‘漠漠’、‘陰陰’四字,此乃摩詰為嘉祐點化,以自見其妙。”添上“漠漠”、“陰陰”四字,確乎使此聯大為增色(境界開闊得多,畫麵更鮮明活躍),但“水田飛白鷺”二句,宋人所見嘉祐集無之(見宋晁公武《郡齋讀書記》卷四上),今傳嘉祐右集亦無之,況且王在李前(王維登第時間早嘉祜二十七年),所以李肇的說法並不可信。
注釋
〔1〕煙火遲:謂久雨後煙火之燃徐緩。〔2〕藜:一年生草本植物,嫩葉可食。餉東蕾(zī):往田裏送飯。茁,開墾了一年的田地。此泛指田畝。〔3〕漠漠:形容廣漠無際。水田:輞川水係發達,多植水稻。〔4〕陰陰:幽暗貌。〔5〕習靜:猶靜修。如靜坐、坐禪之類。朱超《對雨詩》:“當夏苦炎埃,習靜對花台。”朝槿(jīn):槿,木槿,落葉灌木,仲夏始花,朝開午萎,故稱朝槿。〔6〕清齋:謂素食。清,《文苑英華》作“行”。露葵:《文選》曹植《七啟》:“芳菰精粹,霜蓄露葵。”李善注:“宋玉《諷賦》曰:‘為臣煮露葵之羹。”張銑注:“蓄與葵,宜於霜露之時。”葵,草本植物,有菟葵、鳧葵、楚葵等,其嫩葉皆可食。〔7〕爭席:《莊子·寓言》載:陽子居往沛地,至於梁(沛郊地名)而遇老子。老子曰:“而(汝)睢睢盱盱(跋扈貌),而誰與居?大白若辱(汙),盛德若不足。”陽子居曰:“敬聞命矣。”“其往也(往沛),舍者(旅舍之人)迎將其家,公執席,妻執巾櫛,舍者避席(離開座位以示尊敬),煬者(燃火之人)避灶;其反也,舍者與之爭席矣(郭注:“去其誇矜故也。”)。”海鷗:《列子·黃帝》:“海上之人,有好漚(鷗)鳥者,每旦之海七,從漚鳥遊,漚鳥之至者,百住(百數)而不止。其父曰:‘吾聞漚鳥皆從汝遊,汝取來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漚鳥舞而不下也。”何事:為什麼。此二句意謂自己(“野老”)與人相處,不自矜誇,不拘形跡,恐怕連海鷗也不會相猜疑了。
春中田園作
屋上春鳩鳴〔1〕,村邊杏花白。
持斧伐遠揚〔2〕,荷鋤覘泉脈〔3〕。
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曆〔4〕。
臨觴忽不禦,惆悵遠行客〔5〕。
題解
春中,謂春季之中,即春二月。“作”字下宋蜀本有“二首”二字,其第二首即《淇上即事田園》。此詩疑作於輞川。詩的首聯隻選取屋上春鳩與村邊杏花加以刻畫,就把春日田園的生機勃勃景象表現了出來;第二、三聯抓住若幹細節,真切地表現了一年農事活動開始時的情形,充溢著忙碌而歡樂的氣氛。末聯觸景生情,由春燕的回歸故巢,聯想到那些遠行在外的人尚不得還鄉,從而感到惆悵。全詩用筆筒淡、自然,而蘊含的內容卻很豐富,值得仔細玩味。
注釋
〔1〕鳩:鳥名,斑鳩、山鳩等的統稱。〔2〕“持斧”句:《詩·豳風·七月》:“蠶月條桑(修剪桑枝),取彼斧爿斤,以伐遠揚(長得太遠而揚起的枝條)。”〔3〕荷鋤:扛著鋤頭。覘(chān):察看。泉脈:伏流於地下的泉水。謝朓《賦平民田》:“察壤見泉脈,覘星視農正。”〔4〕看新曆:為知節氣,以便耕種。〔5〕觴(shāng):喝酒用的器物。禦:進用。遠行:《文苑英華》作“思遠”。此二句謂,對著酒杯忽又不飲,我為遠行客而惆悵。
山居即事
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1〕。
鶴巢鬆樹遍,人訪蓽門稀〔2〕。
嫩竹含新粉〔3〕,紅蓮落故衣㈩。
潑頭燈火起,處處采菱歸。
題解
即事,謂眼前之事物。此詩為居輞川時作。王夫之評此詩曰:“八句景語,自然含情。”(《唐詩評選》卷三)前四句寫山居環境的幽清和詩人心情的寂寞,情寄寓於景中;後四句對山村景象,觀察入微,刻繪工細,形象真切生動,景物明麗如畫。從這些美好的景物中,可體味到詩人的心境是愉悅、恬適的,而非索漠無生氣的死寂。
注釋
〔1〕“蒼茫”句:庾信《擬詠懷二十七首》其十七:“日晚荒城上,蒼茫餘落暉。”蒼茫,曠遠無邊貌。〔2〕蓽(bì)門:用荊條或竹子編成的門。指簡陋的住處。〔3〕“嫩竹”句:新生竹的表皮上有一層白色粉末,故雲。嫩,宋蜀本、《全唐詩》等作“綠”。〔4〕落故衣:指蓮花凋謝時花瓣脫落。庾信《人彭城館》:“槐庭垂綠穗,蓮浦落紅衣。”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1〕,蓮動下漁舟〔2〕。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3〕。
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