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忌飲酒。飲酒會導致痔靜脈充血、擴張,痔核腫脹。
(2)忌食辛辣。痔瘡患者如果嗜食刺激性強的辛辣食物,如辣椒、大蒜、生薑等,會促使痔瘡充血,從而加劇疼痛。
(3)忌暴飲暴食。進食過飽,會加大痔瘡的發病程度。
(3)忌久坐不運動,會使腰、臀部的血液循環受到障礙,從而加重痔瘡的病情。
(4)忌緊束腰。過緊束縛腰部,會妨礙腹腔及肛門的血液回流,影響腸的正常蠕動,給排便帶來痛苦。
(5)忌忍便。糞便在腸道裏滯留的時間長了,水分被過多吸收便會幹硬,造成患者排便困難、腹壓增加、痔裂出血。
(6)忌諱疾忌醫。痔瘡患者不能因為部位特殊而不好意思就醫,或者認為是小毛病而不予重視,導致病情嚴重給盡快治愈帶來難度。
9.中醫如何認識治療痔瘡?
中醫認為,痔與峙同義,即高突的意思。在中醫古籍中,有大量關於痔的描述。如《醫學綱口》中說:“腸僻為痔,如大澤之中有小山突出為痔(峙),入於九竅中,凡有小肉突出皆曰痔。”《奇效良方·腸僻痔漏門》中還說:“痔於肛門生窟,或在外麵或在內,有似鼠乳者,有似櫻桃者,其形不一;其病有痛有癢,有硬有軟,......有腫痛便難者,有隨大便下清血不止者,有穿竅血出如線者。”認為痔瘡多因飲食不節,易生濕積熱,濕熱下注肛門,使肛門充血灼痛,引發痔瘡;或勞累過度,久坐則血脈不行,久行則氣血縱橫,淤血流注肛門而生痔疾;亦或是便秘,久忍大便,大腸積熱,引發痔瘡,中醫對痔瘡分型有以下幾種:
(1)血熱腸燥型。
症見:口渴喜飲,唇燥咽幹,大便秘結,小便短赤,便血較多,滴下或噴射而出,色鮮紅,或挾淤塊,肛門掀紅灼熱腫痛,舌紅苔黃,脈弦數。
治法:清熱潤燥。
方藥:槐花散或涼血地黃湯加減。
(2)中氣下陷型症見:肛門墜脹難受,痔出難收,便血色淡質稀,麵色少華者。
治法:補氣升陷。
方藥:補中益氣湯加減。
可配合使用苦參湯外洗,或以玉紅膏、黃連膏外用,療效會更佳。
10.什麼是肛裂?
肛裂是肛管皮膚層裂開後形成的小潰瘍或裂傷。其方向與肛管縱軸平行,長0.5-1.0厘米,呈梭形或橢圓形,常引起劇痛,愈合困難。而肛管表麵裂傷不能視為肛裂,因很快自愈,且常無症狀。肛裂是一種常見的肛管疾患,也是中青年人產生肛管處劇痛的常見原因。肛裂最多見於中年人,但也可發生於老人及小兒,一般男性略多於女性。
11.肛裂的症狀有哪些?
其典型症狀是疼痛、便秘、出血。排便時幹硬糞便直接擠擦潰瘍麵和撐開裂口,造成劇烈疼痛,糞便排出後疼痛短暫緩解,經數分鍾後由於括約肌反射性痙攣,引起較長時間的強烈疼痛,有的需用止痛劑方可緩解。因此肛裂患者恐懼排便,使便秘更加重,形成惡性循環。創麵裂開可有少量出血,在糞便表麵或便後滴血。
12.如果老公出現肛裂,如何治療?
新鮮肛裂,經非手術治療可達愈合,如局部熱水坐浴,便後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坐浴,可促使肛門括約肌鬆弛;潰瘍麵塗抹消炎止痛軟膏(含地卡因、黃連素、滅滴靈等),促使潰瘍愈合;口服緩瀉劑,使大便鬆軟、潤滑;疼痛劇烈者可用普魯卡因局部封閉或保留灌腸,使括約肌鬆弛。
若為陳舊性肛裂,在經上述治療無效後,可采用手術切除潰瘍連同皮贅,還可切斷部分外括約肌纖維,可減少術後括約肌痙攣,有利愈合,創麵不予縫合,術後保持排便通暢,熱水坐浴和傷口換藥,直至完全愈合。近年來采用液氮冷凍肛裂切除術,獲得滿意療效,具有術後痛苦小,創麵不出血,不發生肛門失禁等優點。
13.肛裂可以預防嗎?如何預防?
肛裂是可以預防的。其方法主要在於保持大便軟化,按時有規律排便,無久蹲強掙的不良習慣。這是預防肛裂的根本辦法。軟化大便最主要的方法是利用粗纖維飲食或潤腸藥物。良好的飲食習慣,飲食中注重精細搭配,配合良好的排便習慣,完全可以預防肛裂的發生。
14.中醫如何認識治療肛裂的?
中醫認為肛裂的形成,主要由於燥火鬱結於腸道;濕熱下注,蘊結於肛;血虛腸燥,結而化火所致。對肛裂的治療,中醫不僅在外科技術方麵有許多獨創,而且在藥物治療方麵也有非常豐富的醫療經驗。
(1)燥火便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