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那些因病情需要,應當盡快手術,雖然氣管推拉訓練還不是很充分(準備進行頸椎前路手術的病人),或者體位訓練還不充分(主要指頸椎後路手術者),或者病人對疼痛比較敏感難以耐受清醒麻醉,或者估計手術較困難術中出血將很多,對病人的循環係統影響比較大的手術,以及其他內科疾病較多,對清醒麻醉難以耐受或有一定危險的病人,可以采用全身麻醉的方法。全身麻醉的優點是麻醉完全,手術中便於對病人全身情況的監測及處理,在麻醉意外情況下處理較及時,有助於控製生命指征如呼吸、血壓、脈搏的平穩。缺點是對病人全身情況幹擾比較大,術後可能出現較多的呼吸道並發症,術後觀察處理較麻煩。而且,術中醫生與病人之間無法進行交流,無法觀察哪些操作可能會對脊髓神經造成刺激或損傷。因此在全身麻醉下進行頸椎手術時,出現脊髓神經損傷的可能性要大一些,當然對於手術經驗豐富,操作嫻熟的醫生來說,手術中仔細認真的操作,大多也沒什麼問題。
因此,骨科醫生可以根據病人的不同情況,手術的不同要求,以及在不同的麻醉狀態下手術操作的適應情況,選擇最適當的麻醉方法來滿足手術操作的需要。
91.頸椎病的手術前準備工作
(1)一般準備:頸椎病的手術屬於大手術,必須住院接受手術治療。由於頸椎病多發生在中老年,部分患者可能患有其他的內科疾病,所以手術前了解病人的全身情況尤為重要。所有準備進行手術的患者,手術前必須進行全麵係統的身體檢查,以及必要的實驗室化驗檢查和特殊檢查。包括血常規、尿常規、靜脈抽血檢查(肝、腎功能、血糖、凝血功能……等)、胸部透視或拍胸片、心電圖檢查等,部分病人需要檢查肺功能。這些檢查措施主要是為了全麵了解病人各重要的內髒器官功能,有無其他可能影響手術的潛在疾病,以保證手術能夠安全進行,預先了解並預防手術後可能出現的一些並發症。
頸椎病的手術一般來說不屬於急診手術,因此,如果病人在手術前,經檢查發現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病、肝腎功能異常,手術區域或者身體其他部位存在感染灶(如腳氣感染、毛囊炎、氣管炎)以及其他一些可能會增加手術風險、增加手術後並發症的疾病時,應當將這些疾病控製到相對平穩的程度,才能接受手術治療,必要時可以請內科、麻醉科及其他的相關科室協助治療。嚴重者可以先轉到相關科室治療一段時間,待其他疾病的病情平穩後,再轉回骨科接受手術。
在手術前的準備階段,病人還可以熟悉病房環境,熟悉有關的醫生及護士,隨時向醫生和護士詢問病情,與其他病友交流經驗,了解手術及手術後處理的一些情況,從而在心理上消除對手術的顧慮和懼怕,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更加有利於病人積極地配合手術治療,使手術取得更加圓滿的效果。
在決定手術前,主管醫生會向病人及家屬詳細交待病情,包括手術的目的,手術治療的預期效果,手術的危險性,手術中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以及手術後可能遺留的其他問題等,以取得病人及家屬的支持與理解,手術前病人及家屬必須簽署手術同意書。
(2)呼吸訓練:手術後,由於手術部位的疼痛,病人可能不敢進行深呼吸以及咳嗽咳痰等動作,同時,在手術後的前幾天內,由於病人疼痛及臥床等原因,全身活動量小,呼吸幅度小,不利於肺的膨脹及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尤其是頸椎前路手術後,由於手術操作的刺激還可能增加呼吸道分泌物的產生。這些都可能會加重病人手術後的呼吸困難,嚴重者可能導致手術後肺部感染、肺不張等並發症以致窒息而危及生命。因此,手術前認真的呼吸訓練,有助於病人手術後的深呼吸及有效的咳嗽,可以明顯減少手術後呼吸道內痰液的淤積,減少手術後各種呼吸道並發症的發生。呼吸訓練包括訓練充分的深呼吸和有效的咳嗽練習。
由於吸煙會刺激呼吸道分泌物增多,降低呼吸道的抵抗力。因此吸煙的患者手術後發生各種呼吸道並發症的比例大大高於普通人。吸煙的患者手術前必須禁止吸煙,一般手術前停止吸煙的時間大於兩周後方能接受手術治療。
(3)體位練習:術前體位練習是讓病人通過訓練,適應並耐受手術中特殊的體位要求,是術前準備必不可少的內容,十分重要。如術前練習得好,術中可以減少痛苦,有效地配合手術,有利於手術的順利完成,減少術中並發症的發生,這就是所謂的“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
頸椎前路手術時病人的體位是仰臥時頸部稍稍地過伸,因此,手術前病人需要練習去枕平臥或頸部稍稍地處於過伸仰臥位,以堅持約2~3小時為宜,以免手術中長期處於這一固定體位而產生不適感。另外,由於氣管及食管等組織位於頸椎的正前方,在進行頸椎前路手術時,醫生需要將頸椎前方的氣管及食管從右側拉向左側,有利於頸椎前方的暴露和手術操作的順利完成。一般人的氣管比較硬韌,這一操作將引起病人的憋氣及不適感,同時醫生牽拉氣管暴露頸椎前方也比較困難,不利於頸椎的顯露及手術操作的順利完成。因此手術前必須充分進行氣管推拉練習,氣管推拉訓練的目的有兩個:其一是通過訓練使病人能夠耐受手術中對氣管的牽拉刺激所引起的不舒適感;其二是使病人的氣管通過推拉變得柔軟一些,並使氣管增加活動度,使手術中醫生能夠更容易地牽拉開氣管,更好地暴露頸椎的前方,有利於手術的順利完成。氣管推拉訓練的方法是,以右手拇指或左手的示指、中指及環指將氣管自右向左推或拉,如果病人手指無力,可以由家屬來完成氣管推拉訓練的任務。訓練應當循序漸進,以氣管推拉後能堅持15~20分鍾為宜,注意勿傷及皮膚。
由於頸椎後路手術時的體位是俯臥位,同時胸部墊高、頸部前屈、前額部頂在手術頭架上,病人從上手術台麻醉開始,到手術結束後翻身至仰臥位為止,將在手術台上保持這一特殊的俯臥體位,根據手術醫生手術熟練程度以及手術操作的複雜程度不同,一般病人需要在手術台上俯臥2~4個小時(包括術前準備)。一般人未經訓練難以完成,因此,病人在手術前必須模擬訓練這一體位。病人俯臥在床上,胸部用高枕頭或疊好的被子墊高20~30厘米,額部墊一硬韌的東西例如書本等,以保持頸部屈曲的姿勢,堅持時間應超過手術所需的時間,一般以能堅持3~4個小時為宜。
(4)選擇頸圍領:頸椎手術以後,為保證維持頸椎處於中立位,以及保持頸椎的穩定性,需使用頸部支具保護。一般來說,簡單的頸圍領能夠滿足多數頸椎手術後頸部固定製動的要求。術前需選擇合適大小的頸圍領,要求圍領上緣頂住下巴,下緣達胸骨,保證頸部不能前後伸曲、左右側曲以及左右旋轉活動。術前應檢查圍領是否合適(站立和平臥時),否則術後可能不舒服。一般手術後需要有兩種不同規格的頸圍領,稍大稍寬鬆的一種用於手術後早期頸部還有紗布敷料覆蓋時;而拆線以後,去除頸部紗布敷料以後,就需要長期使用更加適合頸部形狀的稍小一號的頸圍領。如果因手術要求使用固定更加牢靠的頸部支具,需要選用頸托或者頸胸支具,部分病人需要量身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