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歸(2 / 2)

花了一個上午打掃,屋子的家居擺設還是很有條理的,隻是都被灰塵褪去了光華。那紅木的中堂、桌椅和櫥櫃顯得暗啞沉悶;牆壁上的白漆已經斑駁,有的用手一碰竟然大塊的掉落了;忘記撕掉得年畫已經卷了邊兒;父親母親的遺像也被灰塵蒙蔽得模糊不清······

擦拭著這些舊物,心裏感覺到一種恍若隔世的蒼白。幹累了,歇著的時候,便去看那飛舞在陽光裏的塵埃。人生有時候就是像微塵一樣,漂浮著,一直一直的,沒有出路。

中午的飯就隻是一包速食麵就打發了,那位嫂嫂倒是熱情的過來招呼我,我隻撒了個謊,說已經吃過。

收拾完一切是下午3點了,昏昏沉沉的睡了一覺,日頭就偏西了。仍是去了那家餛飩店,然後去拜訪那個小屋。那個婆婆。

走去小屋的路上,夕陽正好。那種如血的紅恣意地染透了天空,毫不掩飾地展現著一種蒼涼大氣的美,夕陽的紅色塗滿了這個小鎮的角角落落,影子也被拉的老長老長。放了學的孩子奔跑著回家,他們的笑語撒了一路,他們歡快地說啊,笑啊,他們周圍的空氣都仿佛變得活潑迷人。

大一點的孩子騎了車子一路狂飆,他們的衣服後擺飄在風裏呼啦啦的響,時而在轉彎的時候落下一串鈴聲,回聲撞在巷子的四壁悠悠的回蕩。不少人家的門口睡著悠閑的老狗,他們安靜的待著,似乎等著主人熟悉的腳步聲響起。菜肴的香味飄過高高的圍牆,香味裏滿是家的味道,愛的味道。

天黑了下去,一家家的燈亮了起來,不知道什麼時候夕陽已經收斂了最後的餘溫。街燈也亮了,夜色下的街巷有一種幽謐安詳的美。晚風帶著幾絲寒氣,我裹緊了外套,奔赴著那個目的地。

到達的時候意外地發覺,阿婆的燈沒有亮著。於是敲門喊話,沒人回應。

許是聽到了我的聒噪,鄰家的孩子探出頭來,是個有著大眼睛的男孩子,嘴角還殘留著油跡:“姊姊,那個老婆婆去啦,這家沒人啦!”

我於是收手,看著那個孩子可愛的臉龐:“謝謝你了,小弟弟,你知道不知道這個婆婆什麼時候走的呢?”

他撓著蓬鬆的短發若有所思的樣子:“我想大約是端午節,記得鄉裏鬧了龍舟呢,是我媽媽發現那個婆婆走了的。姊姊,你是阿婆的親人嗎?”

“算是吧,但也不是。謝謝你了弟弟!”我感激的笑著。

“坤坤,快回來洗澡,跑門口作甚?進來進來!”一個女子的聲音從屋裏傳來。小孩子向我揮揮手喊著:“姊姊,再見!”

我在那扇窄門外立了一會兒,聽到剛才的媽媽問那孩子在門外發生的事情。

等我再次躺在自家的老床上,忽然覺得身心俱疲。那位老人還是走了。走的是不是有點淒涼呢?今年的端午,大家都去看龍舟的時候,一位老人安靜地沉睡在塵埃裏??????

終於,她飄零到了自己的盡頭。

第二天的早晨,我買了花束,買了冥幣和一些簡單的點心、水果去鎮上的公墓。那裏埋葬了我的過去——我的母親,我的父親,現在又加上了那個婆婆。

看著紙片成灰,記憶在時光裏慢慢的失色。我們於是在失落的時空裏慢慢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