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是鐵路的時代,20世紀是高速公路係統的時代,21世紀將是寬帶網絡的時代21世紀將是寬帶網絡的時代在Internet興旺之前,有許多人以為擁有500個頻道的高容量有線電視網就是所謂的信息高速公路。然而,美國公用無線電台(NPR,National Public Radio)的一位資深廣播員麵對500個頻道,卻感慨萬千。他說,從前僅有6~8個頻道時,美國人每天晚上呆在家裏交流看法,工作時則討論前一天晚上的電視節目。但是有了500個頻道後,每人將收看不同的節目,第二天他們根本無法分享討論的快樂。人是社會性的高等動物。如果對Internet用戶進行調查可以發現,他們很少有人感覺孤單,並且正在全身心地與外界聯係。Internet作為了解世界的一種方式及通信、創造的手段已逐漸顯示出其實力,正在形成一個新的社會。盡管它不能代替我們的社會,但它卻是與現在的社會並存的另一個社會。
Powersoft公司總裁米歇爾·科茲曼說:“19世紀是鐵路的時代,20世紀是高速公路係統的時代,21世紀將是寬帶網絡的時代。”這是一個重要的論斷,它意味著,盡管Internet本身還不足以被稱為信息高速公路,它卻是我們今天所擁有的對未來信息高速公路的最佳模擬,並且它會發展成為信息高速公路。“公路”在此是一個很好的隱喻,它在傳統上是基礎設施建設的一部分。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意思是組織和國家等賴以延續和發展的基本的裝置和設施,如道路、學校、發電廠、交通和通信係統,等等。古羅馬建造公路,以便較快地將物資和軍隊運送到皇帝身邊;希臘建造碼頭,以便快速地將物資裝船卸船;埃及建造灌溉係統,以便人們能獲得更好的收成。20世紀30年代,羅斯福新政提出,建設幾百座橋梁,擴充美國鄉村的電力和電話設施,它在創造就業機會的同時,也通過使鄉村居民積極參與,發展了國家的經濟。這些曆史都表明,高效的基礎設施是國家發展和繁榮的支柱。
1955年,來自田納西州的民主黨參議員阿爾伯特·戈爾(Albert Gore)在美國國會提出了對美國戰後經濟起飛具有重要意義的“州際高速公路法案”。這是一項極為明智的投資——通過幫助和鼓勵州際商業、旅遊、汽車和石油買賣,國家獲得的回報是原先花費的許多倍。戈爾及高速公路的其他提倡者看到,美國中部地區正從農業經濟發展成為製造經濟,而且更多的美國人正在成為批量產品的積極的消費者。一個高效州際係統可以更快地把更多的物資運輸給更多的人,從而加速經濟發展,使製造商和消費者均能受益。所以,毫不奇怪,老戈爾的兒子阿爾·戈爾36年後提出政府資助建設國家信息基礎設施(NII,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的主張。他將這個項目昵稱為“信息高速公路”,以便所有的人知道上述的曆史先例。正如州際係統擁護者們意識到並促進了美國向由工人構成的消費社會的進化一樣,戈爾及其他人意識到了向信息社會的進化,這個社會由知識工人(knowledge worker)——用信息而非具體的技術工作的人構成。他們認為政府會鼓勵一個新的“高速公路”係統的產生,以促進這種進化——造就一條傳送電子通信信息的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