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可怕的是,一個普通人,在酒精或黑暗以及大筆財物等因素的誘發下,也可能突發犯罪,即便身邊的熟人甚至親人也並非絕對安全,80%的刑事案件都是熟人對受害人實施的犯罪。
《射雕》中王罕與劄木合欲伏殺鐵木真,郭靖報訊,鐵木真雖然懷疑,卻也要嚴加戒備,原文:“鐵木真身經百戰,自幼從陰謀詭計之中惡鬥出來,雖覺王罕與劄木合聯兵害他之事絕無可能,但想:“過分小心,一千次也不打緊;莽撞送死,一次也太多了!”命令次子察合台與大將赤老溫:“回頭哨探!”兩人放馬向來路奔去。”
我們研究學問和麵對生活處理一般事務時,要按照正常概率分析、決策,但涉及生命安全的事,隻要有萬分之一的概率,都要防備。
好比說,隻要有人因為邊充電邊玩手機導致爆炸,那我們就堅決不做這樣的事;隻要有人因為給親朋做借貸資金擔保後,借債人消失,擔保人一生都要替他人償還巨額債務,那麼這種擔保我們就萬萬不能去做。有些代價我們付不起。
你要明白,隻要利益足夠大、風險足夠小、各種誘因具備時,任何人可能會出賣或直接傷害任何人,不然,你以為“易子而食”的成語是怎麼來的,你以為女孩長大後為什麼不能和親生父親、哥哥睡在一起。
親生父母都可以為了活命將子女推向死亡,你以為還有什麼惡事是人類做不出來的,所以,任何時間、地點,麵對任何人,都不要徹底放棄自己的防範意識。
當然,凡事不可望文生義、僵化理解,大多數正常情況下,正常的家庭中,父母相對於外人來說,還是一生中最可信任的人。
每當有此類惡性事件發生時,都會有人提出,要大家學會保護自己,不要輕信他人,不要置自己於險地。
這時就會有另一種觀點跳出來說,你們不譴責犯罪者,反而怪受害人沒有防範意識,這有礙於伸張正義。他們認為,真正的公正社會應該是,三歲小兒手托重金行於鬧市,也不能有人覬覦、搶奪;絕色美女醉臥暗室,也不能有人動心、動手,否則就是限製了他們的自由和人權,他們認為,隻要我不做違法的事,無論做什麼都不應該有風險,不應該有人傷害他們。
道理對不對呢,放在書本上是對的。放在生活中,稍有閱曆的人都知道這種觀點是多麼脫離現實的空談。提出這種觀點的人,要麼是真的幼稚,要麼是居心叵測。要知道,自由度和風險度從來都是成正比的,法律和警察不可能24小時貼身保護你,有些場合隻能靠你自己來預防危險,畢竟活著才是最重要的。
還有些人遇事喜歡較真、講道理,卻判斷不出局勢是否危險,對方是否接近失去理智,自己是否有保護自身安全的能力。古語有雲“天子尚且避醉漢”,無論你占了多大的道理,與情緒隨時失控的人爭執,對你的人身安全都是危險的,因為對方很可能會直接武力攻擊你。
《倚天》中的司徒千鍾和夏胄麵對人多勢眾、殺氣騰騰的峨嵋派,直斥其非,終招來殺身之禍,這就是例子啊,這二位也是在維護心中的正義,可是有一個詞叫做“審時度勢”,要分辨出是否敵強我弱啊。
就好比說,一個文弱青年,見到六、七個光頭紋身、醉醺醺的彪形大漢隨地小便,偏要維護正義,去直言譴責對方,那絕對是招惹禍端的行為,不值得提倡,我絕不是譴責這個青年的行為,而是提醒其他人注意安全。
從政治層麵上講,真理隻在大炮的射程之內。從生活中講,與無理性、無道德的人發生爭執時,真理就隻在拳腳之間,沒有警察這種國家暴力機器保護你,你又打不過對方的時候,就算你掌握了宇宙終極真理也沒用,不肯退讓,就一定會被打甚至是被殺,世事就是這麼冰冷。
請不要說,為了維護正義就應該奮不顧身的話,那得是為了救人性命的時候才值得犧牲,其他的就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隨便忽悠別人勇於鬥爭的犧牲,以大義害人,往往是身處高位者為了實現自己目的的謀略,一將功成萬骨枯而已。
真正應該倡導的是,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當然,如果你真的是發自內心的願意為正義犧牲,那我尊重你是舍身取義的英雄,但我永遠不會提倡所有人都去為了某些理念去犧牲生命,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平安的活著太重要了。
再者說,正義這個定義不是那麼簡單的,要從更高遠的角度去分析思考,這個後文會詳細說明。
我們絕不是說心懷純真和正義感是錯的,這是寶貴的品質,一定要藏在內心深處,並保持一生,但各種謀略和戒心一定要學會。
退一步海闊天空,心理素質強大,有自信的人,絕不會在意一時的忍讓,他明白自己的價值所在,不會因此而自我否定,所以韓信會忍受胯下之辱,而小混混會一言不合就拔刀相向,因為小混混沒有其他的自豪點、自信點,隻好靠濫用武力支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