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正的反的,激勵的、退隱的、逃避的、豁達的、狂放的,各種人生態度一應俱全,隻要稍微讀幾本書,什麼角度的理論支持都找的到。
你不是說,我無論做任何事都能找到完美的理論支持嗎,當年我真就是這樣,套路玩的爐火純青。萬幸的是,我內心深處還是比較清醒的,知道這些不過是自欺,沒有長期沉溺,更沒有當真,隻不過用來反擊他人帶來的壓力而已。
修心的路上,有一種人的心態是阻難比較大的,就是某些文藝青年和類文藝青年,可不是全部啊。
說是青年,其實也不分男女老幼,隻要有這種心態的就是文藝青年。敏感、自戀、自恃才情、我執特別強,感性嚴重大於理性,看不清現實,經常不切實際的空想,對名利有渴望,卻不願承認在世俗層麵上的無力,癡迷於文藝作品塑造的理念,並且生搬硬套在生活中,時刻表現著憤世嫉俗,卻暗中渴望著大眾的認同,這些特點占了大部分的話就可以算是文青了。
即便主動修心或者信奉宗教,其發心也有偏差。在某些文青那裏,所有的修行都是在增加我執,愈發的自我膨脹,將自我與他人隔絕開。因為“我”和“你們”不一樣,眾生皆醉我獨醒,“你們”是俗人,“我”是智者。
於是開始對他人指指點點,有些才情的就會通過自己的詩文表現出來,自尊心得到了巨大滿足。卻不知道,宗教的根本目的不是逃避痛苦,而是找到痛苦的根源並且直麵它,解決它。結果一定是平靜愉悅的,但過程是曲折的,要徹底認清自我的更是有痛苦階段的。
然而,他們對自己的能力往往認知不清,名利、情感等想要的太多,不但想要,還必須要高質量的,而能得到的和想要的總是存在巨大差距,於是這種衝突在內心中時刻激蕩,痛苦也就不斷。然後他們還會自欺,把這種痛苦也當作是榮耀,認為隻有思想深邃的人才會痛苦,庸人是不配擁有這種痛苦的。卻不知真正的智者早已解決了這種痛苦。
所以,自古以來的文人、詩人,文青氣質過重的,把自己逼瘋、逼死、或鬱鬱而終的不在少數,三毛、顧城等等,就是範例。林黛玉更是毒害了一大批人,現在生活中還存在著不少把愛情看的無比重要,無比美好,動不動就為了愛情要死要活的人,還偏偏以此為榮。
大部分情歌和言情文藝作品都在傳導一個理念,就是人必須要依靠另一個人的陪伴才會快樂幸福,否則就淒楚哀怨、寂寞孤獨,就是生活不幸。這嚴重削弱人的獨立精神,誇大愛情、親情對人生的意義。不是說不能靠這些來溫暖人心,而是不能完全依賴沉溺其中。
這些作品說到底也是人寫的,不論作者有多大名氣,也難免有他的遺憾和情傷,於是借著作品美化和誇大情感的作用,彌補自己的遺憾,化解自己的傷痛,慰藉自己的內心,當然還有為了賺錢的成分。說白了,這裏麵是有意淫成分的,對情感的看法是不客觀的。可偏偏很多人就要上當,認假為真。結果呢,作者賺個盆滿缽滿,讀者落得一身情傷。
與這種不能反省自己,固執無比的文青結婚,對於一般心理不是極其強大的人來說真的是一種折磨。因為此類文青有一個特點,看人看事,總是帶著挑剔,因為他們的參照標準太高,都是跟書裏的完美描寫學習的,完全罔顧現實。
而且,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個道理他們絕不會用在自己身上,他們可能會對別人闡述這個道理,但不會用來警醒自己,雙標麼。
於是就常常挑剔自己的配偶,對婚姻不滿,說對方不夠浪漫,不能與自己靈魂共鳴,整日孤芳自賞。然後輕則家庭不和,重則精神出軌或身體出軌。出軌了也不會承認自己有錯,而是號稱為了追求真愛。再嚴重的就會自殺或殺人,或者變成精神病。即便一個人不認字,隻要他有這些心理特征,也可以稱作文盲版的文青。
不過你可別誤會,我對文青絕無鄙夷和偏見。我不鄙視任何人,我隻是客觀敘述一種不正確的心態,對任何不能修正自己內心的人,我都是心存悲憫的”。
六哥:“這種人我也見過一些,確實很難相處。那股子矯情、小資情調的勁頭,有些對弱勢群體還缺乏同情心,即便偶爾有同情,也是一種高高在上的施舍。一旦弱勢群體觸及了他的利益,立刻翻臉,尖酸刻薄比市井之徒還要嚴重的多,總以為普天之下都是他爹媽呢,種種表現真是令人皺眉頭,婚姻生活和職場大多不順”。
我:“這就是長期自我欺騙造成的,但無論如何,我們不可以鄙視任何人,我們自己也有些令他人皺眉的缺點,誰都不是完人,互相理解寬容吧。
說到婚姻,你是否發現,很多人婚後總是怨天尤人,整天抱怨配偶以及配偶的父母,無論是文青還是非文青,都有這種情況。
他們總是搞不明白一件事,你自己如何衡量自己的價值,如何自信,是一回事。在世俗人眼中,你價值幾何是另一回事。除非你的修養、氣場,已經強大到了耀眼的地步,任何人一見你都能感受的到,那才可能加分。
婚戀市場中,每個人都是有分數的,這個分數,你自己說了不算。你的外貌、財力、工作、家庭背景等等硬件值多少分,在世俗標準中都是固定的。要想不被物化,不被打分,除非你不進入婚戀市場。一旦進入,就等於承認了世俗那套價值體係,並參與其中。所以也別覺得別人給你打分就是侮辱了你。你也在用外物衡量別人的分數,這方麵很少有人能免俗。
進了婚姻市場就是賣家與買家的關係,你的靈魂和自信值多少分,別人初始是了解不到的。更不要拿感情說事,感情在前期情熱似火時可以加一萬分,到後期可能隻值一分,在房產、彩禮等利益麵前更可能瞬間變成負分,那個波動太大,做不得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