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與現實最大的區別就是:差距太大
當我從雨衣裏掏出來別人的午餐的那一刻,這句話是我最先想到的。送外賣最討厭下雨天,因為路不好走,說不定還濕鞋。所以我一般都是走著去,說實話,就算晴天我也是走著去,因為我沒車。
“先生,這是您點的外賣,一共35元。”為了保證口感,我把飯放在雨衣裏麵,心裏還美滋滋的想著上學的課本裏某節課說一個小孩去送報紙,結果別人送她一輛自行車,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她從送報紙到現在,沒有打濕過任何一份報紙,很是敬業。雖然說我剛從事這行不久,但是也算敬業了吧。事與願違,客人先是楞了一下,然後皺了一下眉頭,最後問了一下
“你帶零錢了嗎?我沒有零錢!”
“帶了帶了,五十一百我都能找開。”
當我做完了這一單後才發現,跟書上寫的大不一樣,為什麼他會露出那種眼神,這輩子我都記得,是嫌棄、是詫異!當然,我沒那麼傻,從此以後,我從來沒有好好保護過任何一份餐,哪怕袋子裏麵都進水了,我也默默無然,當做看不見
其實最心寒的是我騎個自行車一下摔到了,飯都灑了一地,幾個保安就站在一旁看著。我整個臉都紅了,慌亂的撿著地上的飯盒。心裏還在糾結那些人為什麼不幫我撿。後來想想他們憑什麼給我撿,我又不是他們什麼人。但是跟我看的電視上完全不一樣嘛,什麼世道,現在想想當時還算好的呢,至少還沒流行碰瓷
最糾結的是,飯已經被摔得麵目全非了,要不要回去換個包裝盒啊,一想到老大那一副麵目可憎的臉就瞬間連回去的念頭都不敢打了,沒辦法,反正是密封的,擦擦盒子就好了,所以我又偷偷走到一個沒人的地方慢慢的把包裝盒擦幹淨。
爆個小黑料哈,有的一條路上的外賣會積累很多,所以意外有時也會發生。比如液體類的東西灑了,有的人就會把它再倒進去,但是我們的店是良心的、放心店。不會有這樣的事發生。所以,箱子裏放很多餐巾紙、筷子、勺子還有塑料袋的人最可疑
每天都在重複同一件事,是最可憐的吧。說重複也不重複,因為每天都有小插曲。早上第一張單子,往往是對麵公司定的。有時候是我送,有時候是別人送。但是突然有一天,馬強告訴我說
“那個阿姨不要你去送!”
“為什麼?她怎麼說的?”
“她說,不要讓那個說話不清楚的小女孩來,她送的飯都灑了。”當著店裏所有人的麵說的,這是讓我有多囧啊,還有說我送的飯都灑掉了,是不是沒長眼睛啊,哪次送的不都好好的,飯是飯菜是菜的。
“誰送的不是飯是飯菜是菜的,難道人家送的菜還能變成飯嗎?你也真是的,不讓你送不是更好嗎,天那麼熱,她買的又多”大姐顯得是非常無語,可能她覺得我好笑吧,仔細想想也是,買那麼多,還不如累我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