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妹李珊珊和堂弟李立峰看到這邊熱鬧,也跑過來湊熱鬧了,搶過王小貝畫的人物草圖,看到畫中的人物明顯的像兩個哥哥,對著王小貝笑哈哈的稱讚。
李山山不用說是本身就是一個宅屬性,再多所謂的見識也沒有實踐的經驗,王小寶還是一個大正太,兩人討論來討論去,實在說不出什麼來了,覺得差不多了,就把草圖給何美嫻看,讓她點評點評,畢竟人家守著書攤經營,算是是半個生意人。
何美嫻見兩人都很認真的樣子,也認真地看了草圖,仔細看了後,說:“這樣的背包好象已經有了,隻是還沒有你們畫的這麼漂亮,怎麼,你們在哪裏看到的,想買一個用嗎?”
李山山心涼了半截,怎麼可能啊,難道我真的是太孤陋寡聞了,這種旅行背包已經出現了而我不知道?不死心地問:“嬸嬸,你在哪裏看過這種背包的,我在縣城那裏的供銷社都沒看見過啊。”
王小寶也說:“是啊,媽媽,我也沒有見過這種背包啊?”
何美嫻說:“你們最遠隻去過縣城吧,你們在縣城看不到,怎麼知道在外麵看不到,市裏你們去過嗎?我看過的背包很簡單,和那種提著的旅行袋差不多,就是邊上開了口子,一點都不好看,比起你們畫的差得多了。”
李山山的心呀,被一提一放,刺激得撲撲直跳,拍著胸口說:“嬸嬸你嚇倒我了,我還以為和小寶辛苦設計出來的背包早已經有了呢,還有用就好,拿到縣裏再想辦法看能不能把它製造出來。”
“這是你和小寶設計的?不錯嘛。到縣裏問好,你爸媽是有本事的人,也許有辦法幫你們來也說不定。”
書攤書置不大,大人小孩子的有五六個人,尤其是四個小孩圍著書攤在鬧,嚴重影響了書攤的空間,等幾人就玩了一會兒,李山山王小寶看形勢不好,一個抓住一個就要拉著人就走了。
這時路邊來了幾個穿得很正式的人在門口站著,有人在大聲喊:“王家嫂子,王家嫂子在不在?”
見到有人來找何媽媽,幾人暫時又不走了,站在一邊看。何美正在屋裏,聽到有人喊,出來一看,除了認識帶頭的兩個是鎮上的幹部外,後麵的都不認識,走到門口說:“何幹部和馮幹部來了,找我有什麼事情?”
老屋不是很小,但是沒有桌子凳子,也沒有茶水,所以有人來都不會往裏麵請,一般是在外麵談。
馮幹部是外村上來的幹部,比較老成,何幹部是本地人,比較年輕,聽何美嫻叫他何幹部,神情有點尷尬:“美嫻姐把我當外人了啊,都是同一個祠堂的何姓人,叫弟弟就行了嘛,小時候我還跟著你下過河呢。”
馮幹部咳了一下,說:“何家妹子,這是縣裏的幹部,他們帶人來找王叔用,我們知道你在這裏,就把人帶過來了,你們自己聊聊。”
聽說是找王叔用的,何美嫻王小寶搞不清楚情況,李山山也是茫茫然,縣裏除了他一家之外已經沒別人了啊。往馮幹部和何幹部身後看,有個穿西裝中年人,四十多歲的左右,神情好象有點緊張激動的樣子,眉目之間有陌生的熟悉感,再後麵還有二個年紀差不多的中山裝,一看就知道幹部派頭。
何美嫻“哦”了聲,看著後麵的幾個人說:“是誰要找我家叔用?有什麼事嗎?”
那個穿西裝的中年人說:“是我要找王叔用,你是他媳婦吧,我想問下你公公是不是叫王悌民?你們住的地方是不是在鎮尾的嶺腳下那間大院子?”
何美嫻有些驚愕,沒回答,看了看馮幹部和何幹部。何幹部說:“美嫻姐放心,他不是壞人,是縣裏的幹部帶過來找人的,你知道的就說,不知道的等下回去問偉用哥嘛。”
何美嫻聽了何幹部的話還是有些不舒服,畢竟一來就問你家的底細,是人都不舒服,但她還是有點涵養的,說:“我家現在是住在那裏,至於我公公叫什麼名字,我不知道,隻是小時候見過,現在都沒有什麼印象了。”
西裝中年人有點急了,問:“你怎麼會不知道你公公的名字的?怎麼會隻是小時候見過,那是什麼意思?”
後麵的中山裝對中年說:“王先生,不用著急,慢慢問,隻要是在這鎮上的就好,總能問個清楚。”
李山山聽中山裝叫中年人‘王先生’,心裏已經大概知道是什麼情況了,這王先生口很明顯是寶島那邊的,早在八十年代就有台商過來內地做生意了,有了九二共識之後,來往更是頻繁。而且前麵問了王二爺爺的名,又問住的地方,如果料想不差,這王先生一定是去了寶島的王老太爺的後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