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馬懿的安排下,周揚與任浩、郭大賢等人順利抵達了洛陽。
可是遙望城門緊閉不開,隻見半裏外的城牆之上,竟布滿了弓箭手。
不管怎麼說,周揚始終是魏國的丞相,而且為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加上現在蜀軍正在侵犯邊境,沒想到曹睿仍如此光明正大的對付他。
“難道我對皇上真有這麼大的威脅嗎?”周揚永遠都想像不到,竟有一天回到自己的家,也會與人兵刃相見,不禁感歎道,“甚至比諸葛亮更加迫不及待地要鏟除掉嗎?”
“諸葛亮是國家的敵人,但他隻是阻礙了皇上一統天下而已。”司馬懿道,“但是哥哥還阻礙了皇上繼續修建宮殿,又讓皇上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會感到綁手綁腳,如果不先除掉哥哥你,皇上隻會覺得自己什麼也做不了。”
“我一直以為他是個年輕英明的皇上。”周揚苦笑道,“沒想到持政不到十年,居然也會犯所有帝王都會犯的同樣錯誤。”
“但這也是所有帝王都必須做的。”司馬懿補充道。
“現在我們怎麼辦?”郭大賢直接問道,“總不能在這裏瞎呆著吧!”
“難道要攻城嗎?”白繞輕笑道,“那不是等於告訴天下人,說周丞相正式謀反了嗎?”
“事實上皇上不是已經定死了周丞相的罪名嗎?”任浩道。
“一碼規一碼,如果我們真的攻城的話,那這個罪名就算正式成立了。”周揚道。
“這也不成那也不成,到底要怎樣啊!”郭大賢不耐其煩地道。
“城裏有我們的人。”司馬懿道,“隻要能聯係得上,我想以皇上的權力,也不一定能夠阻止得了,畢竟現在民心所向,天下人都在等著哥哥回來哩!”
於是周揚下命,暫時在洛陽城外安營。
同時一邊派人前往城門問話,另一麵則讓郭大賢、白繞四神兵等一幹好手分批潛入洛陽。
除了打探情況之外,也盡快與情報團或軍隊取得聯絡。
果然,數日之後,郭大賢等人就回來了。
原來城內的人也一直在打探情報,所以郭大賢等人很容易就得到了城裏的消息。
自從周揚出行首陽山之後,洛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高堂隆見皇上雖然改變了原先的工程方案,暫停了行宮等各個大項目,重點投放在修廟上麵,可是苦役並沒有因此而有所減少,反而日漸增多。
為了加快修建速度,曹睿仍在不斷地向各地征召壯丁,準備在完成之後馬上進入下一項更加龐大的工程。
高堂隆多次上諫,直到不久之前,認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甚至對皇上說道:“所謂天下,決不是陛下一人之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
並列舉了周平王東遷,依靠晉、鄭;呂後作亂,朱虛侯劉章予以平定等各處前人先例。
後來終於得了重病,氣力漸消,並在臨終前口述奏書,全力勸戒。
高堂隆死後,家人遵照遺囑,入殮時給他穿的隻是一般的服裝,簡單地入葬。
郎中棧潛則代替了高堂隆繼續上諫,他甚至比高堂隆更直接,竟把兩位先帝搬出來想要壓住曹睿。
他說武帝曹操聰明威武,平定暴亂,恢複正統,如何南征北戰以創立帝業;文帝曹丕受天承命,開拓皇業,在位七年,兢兢業業。所以當今皇上也應當讓天下太平,百姓安息。
因為吳、蜀兩國尚未平定,而我們還派征夫戍邊,使得四邊戰事不斷,旌旗到處高懸,六軍不得安寧,水陸交通,從不停息。
百姓丟棄農作,國家每天耗費千金,皇上又不斷大興土木,動用勞工,數以萬計。
在黃河、淮水上運輸的幾乎不是商品、糧食,而是各類奇石與木材。疆域之內,莫非王土,讓他們提供稿秸钅至粟等物,用以充實苑囿,使林莽更盛,鹿兔更多。
這樣做實在危害農民,土地荒蕪,疫病流行,民眾心悴,以致損傷和氣,顆粒無收。
周揚看完這份奏書的副本,更是深有感觸,同時為高堂隆死都不忘江山社稷這種愛國精神所感動,竟有一種想衝入洛陽皇宮,與棧潛一同向曹睿停止苦役。
但是司馬懿馬上就阻止道:“現在哥哥要是進城的話,便等同於自投羅網,請不要忘記我們現在的處境。”
周揚自然明白,隻是一時激動而已,馬上就恢複了理智,道:“其實我一直覺得,自己從一開始就全力地幫助武帝曹公實現一統天下的夢想,直到現在也沒有變過,若不是皇上要趕盡殺絕的話,就算我退隱江湖又有何妨。”